在王阳明看来,一个真正的圣人要做的事是非常多的,但是这些事必须符合以下的条件:
第一,你是可以做到的,也就是说,这些事是你能控制的。比如孝顺父母,任何人都能做到。但比如造反,恐怕你没有这个能力,所以就不要去做,这种事就不应该是你心内的事。
第二,听从良知的指引,有些事可能是你能做到的,但你不做,这就不是真正的心外无事,心外无事不是逃避。比如,你遇到有人持强欺弱,这就是你应该做的,如果你这个时候说心外无事,只要不动心,就不去做,那就不符合心即理的要求。
第三,有些事虽然被道德家们鄙视,但如果在你能力范围内,你依然可以做。比如追逐权势名利尊伟,如果你有超人的智慧,在不违背良心的情况下,为什么不去做呢?
致良知就是:要听从第一感觉;要听从内心的声音。
王阳明说,不动心不是轻易就能做到的,非要在平时有克制的能力,在自己的良知上用全功,把自己锻造成一个泰山压顶面色不变、麋鹿在眼前而目不转睛的人,才能不动心。
知行合一的“知”,不是“知道”,而是“良知”,是每个人内心与生俱来的道德感和判断力。找到并遵循内心的良知,复杂的外部世界就将变得格外清晰,致胜决断,了然于胸。
知行合一,就是遵循内心的良知,便能达到宁静于内、无敌于外的境界。
如果心学是圣贤功夫,那么,知行合一则是俗世智慧。知行合一并非得自我顿悟,而是在磨难中不断反思、修炼,最终砥砺出的生命境界。
(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