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真正的成熟是当我们不再拥有分享欲。
分享快乐在别人眼里可能是在炫耀,袒露痛苦很可能是别人茶余饭后的一个笑料。
有个姐妹在网站上开了一个贴子,专门用来记录和男友的日常,有聊天记录,合照,更多的是男友送她的礼物。比如,别人都是“秋天的一杯奶茶”,她是“秋天的一桌奶茶”。
我和朋友们也八卦过某个礼物值多少,不明白为什么这么小的一件事还要拿出来秀,朋友笑言:“她说永不删贴,我不信。”
后来,这个姐妹在某一天悄悄删了贴,身边渐渐出现了关于她不好的言论,“就知道他俩处不久”,“听说那个男的有家室,被发现了”,“这下没的秀了吧”……
后来,那个姐妹也消失在我们的视野里。
很久以后,我又遇到了一个一样的人,这一次,我不再和朋友八卦。因为我本人,也是一个特别爱分享的人。
拥有分享欲本没有错,一段关系的联结恰恰是因为有分享欲,错的是我们总是低估人的本性。与其说别人炫耀,不如说是有人羡慕,羡慕的眼神逐渐扭曲,演变成嫉妒。
“我碰到一个女孩,前几年活泼开朗,现在满身疲惫,两眼无光,我很想安慰她,于是我伸手碰了碰镜子。”你永远不知道自己哪句话,就成了别人后来伤害你的利器。
![](https://img.haomeiwen.com/i12029325/5ef529c47ea1f98a.png)
有一次去找朋友吃饭,有个短发,很可爱的姑娘问工作人员:“网暴可不可以报案”。工作人员很公式化地告诉她,可以去找律师咨询,姑娘有点失落地离开。
我问朋友,网暴如果能立案,施暴者能受到严惩吗?
朋友说很难,除非形成了很大的社会舆论,或者有受害者受到巨大伤害的证明,否则费半天劲,最后不过是雷声大雨点小。而且说的难听些,一个巴掌拍不响,谁让她在网络里跟人推心置腹的?
朋友虽在陈述事实,我听着却很难受。因为其实这个世界上很多人,网络社交要大于现实社交的。
我在小红书里认识一个和我玩同一款网游的粉丝;写作涨粉慢,但后台每一份粉丝的喜爱和支持都是我坚持的动力;有位网友的爸爸妈妈组建了新的家庭,没人记得他生日,评论区有上万条祝他生日快乐的留言。
网络害人,也救人。
有人说,这个世界上没有真正的感同身受,除非你穿上他的鞋,去走他走过的路,否则你万箭穿心,你痛不欲生,仅仅是你一个人的事。
或许别人会同情你,会感叹生活不易,但永远不知道你的伤口究竟溃烂到何种境地。就像大部分人都无法理解因为被母亲训斥了几句,就从高楼一跃而下的小孩,不懂小小年纪为什么就这样结束自己的生命。
我们不懂小孩子在想什么,或许他不知道会死亡,只是不想听母亲唠叨了;或许他长时间处于水深火热中,无人听他的倾诉;或许,他觉得自己做什么都做不好。
小扇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既想告诉大家:不要在意别人的眼光,我们仍然可以做自己,分享与自己有关的事物,不要因为他人的几句恶语就丧失对生活的热情,又想说要慢慢学会消化痛苦,毕竟后半生的路只能一个人走。
万般皆苦,唯有自渡,他人爱莫能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