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能读几多书

作者: 吴昱则刚 | 来源:发表于2016-05-25 05:33 被阅读0次

相对于严肃晦涩的学术论文,我更喜欢读些学者关于怎么读书和读些什么书的文集。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的赵勇教授,在文学理论领域用力颇深,而其随笔集《书里书外的流年碎影》,唠唠叨叨了许多读书人的甜酸苦辣,翻完共鸣颇多。

大概读书人的苦恼之一,就是买了许多书后总有人会问:“那么多的书,你有没有全部读完?”问得多了我也觉得很烦,干脆就回了一句:“你给太太买了那么多的衣服,她每一件都穿过吗?”其实对于书迷来说,读书的乐趣并不仅仅在于沉浸在故事的过程中,还包括从书本装潢的细节、到坐拥书城的满足。特别是经历过没有几本书可以读的年代,在知识爆炸的今天,这种流年碎影般的回忆更能满足一种追寻历史的快感与超越时空的触动心弦。

该书共分三辑,分别是“书里书外”、“家长里短”、“旧人旧事”。其中开篇的《一个人的阅读史》,从赵先生用买菜的一块钱买的第一本书开始,详细记述了他从一个懵懂少年到大学、到研究生再到攻读博士的主要书目。有许多细节不仅是个人阅读史的记忆,也是国家从闭塞到开放的阅读经历,比如李泽厚《美的历程》初版时,大学学子如何奉为经典、日夜抄写;比如某些曾被禁止流行的书籍,如何影响了研究生们的文学修养乃至言语表达;比如赵先生在撰写博士论文期间大量阅读法兰克福学派的原文经典,想方设法在国家图书馆多借几本外文书出来复印,将自己的书桌堆得只剩下埋头之所……应该说,这篇长文可以引起许多不同年龄、不同经历的读书人回忆自己的读书生涯,例如撰写博士论文时的艰辛,我读来颇有遇见知音之感。

书籍来之不易,研读便自然十分用功。而当青涩学子成长为学界专家,阅读便不再成为一种独特的乐趣,而不得不带有几分功利,几分被迫。赵先生将自己近年阅读路遥《平凡的世界》作为全文的结束,慨叹那种随心而阅的自由及来之不易。值得一提的是,全书还有不少赵先生珍藏的旧书封面,读者不妨照图索骥,看看自己的书柜中,是否也有类似的记忆,类似的时光。

相关文章

  • 一生能读几多书

    相对于严肃晦涩的学术论文,我更喜欢读些学者关于怎么读书和读些什么书的文集。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的赵勇教授,在文学理论...

  • 一生能读几多书?

    这本《书海泛舟记》是作者范福潮在《南方周末》同名专栏的文章合集,基本上说的是自己的书缘、书事,读罢掩卷沉思,令人回...

  • 《一生能读几多书》

    1.梁老师: 梁老师借书,总是提前一两天归还,还回来的书都用报纸或旧画报包上书皮,不揉、不皱、不涂、不卷边折页,干...

  • 《一生能读几多书》摘录

    1.父亲每天晚上检查日课之后,就拆开烟盒,内衬纸自己留着用,烟盒纸给我用,嘱咐我,不动笔墨不读书,每天必须写满一张...

  • 阅读《一生能读几多书》

    上午,路过市图书馆,突然感觉好久没有进去过了,于是就一人信步走进,此时已经十点左右,加上周末,座位基本都满了,个别...

  • 《一生能读几多书》摘录

    文人: 父亲有些急了,厉声说:“敲门砖只要用上一次,就有第二次,以后就成习惯了,遇事就找敲门砖,文人一旦把文字当成...

  • 《一生能读几多书》摘录

    1.《书目》摘录:若论文章,精通韩、柳、欧、苏足矣,......,若论诗词,熟读李、杜、柳、辛足矣。此八家文集,是...

  • 人这一生,到底能读几多书?

    出去培训,因为要住五天,衣物带了不少,几乎就是满满一箱。 每次出行,在行囊中带一本书,是我多年的习惯。这次却纠结了...

  • 一年能读几多书

    看看我的“晒书房”app,显示我有292本书,两面墙壁高的书柜,摆的满满的书,时值书香佳节,买了十来本书还没来得及...

  • 《一生能读几多书》:回归阅读本源

    12月11日下午,去莘庄中学听步根海老师上课。 相对于沪上名校,莘庄中学只能算是一所普通学校。 1980年代初,中...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一生能读几多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pttd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