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原创文字集读书
《一生能读几多书》:回归阅读本源

《一生能读几多书》:回归阅读本源

作者: 吴玫 | 来源:发表于2018-12-27 11:59 被阅读26次

    12月11日下午,去莘庄中学听步根海老师上课。

    相对于沪上名校,莘庄中学只能算是一所普通学校。

    1980年代初,中学老师就已经不是众人瞩目的职业了,但步根海放弃广播电台抛给他的橄榄枝,去复旦附中做起了语文老师。他的大学同学说,毕业时步根海放出豪言,若干年后你们同学中将会诞生一个名师。果然。名师公开课,是不是应该选择名校?但是,步根海老师在莘庄中学带领孩子们进行整本书阅读的教学活动,已经坚持了数年,《草房子》、《青铜葵花》、《童年河》之后,公开课上展示的,是他怎么指导预备班的孩子阅读高尔基的《童年》。

    我听到的这堂课之前,孩子们已经在步老师的引导下通读完《童年》。这堂课上,他们用给小说每一章节起标题的方式来反馈老师,自己有没有读懂整本书。呈现在大屏幕上的他们得到每一章节标题的思维导图,让我心悦诚服:他们对高尔基《童年》的理解,已经超出了我的预期。

    步根海老师尝试的带领孩子们整本书阅读的教学活动,基于他畅想的语文教学的理想境界。我赞赏他的这种尝试——语文课终于下决心带领学生回归阅读本源了。

    之所以会有这样的感慨,是因为去听这堂课的前一天,我刚刚读完范福潮先生的《一生能读几多书:我的私人阅读史》。书海茫茫,能在茫茫书海中遇见名气不甚响亮的范福潮先生所写、在我看来可类比美国家喻户晓的专栏作家菲迪曼先生《一生的读书计划》的《一生能读几多书:我的私人阅读史》,并非我慧眼独具,而是,我与作者有着一段书缘。

    那是10多年前的往事了,彼时,我是《上海中学生报》“阳光阅读”版面的责任编辑。正当我焦虑地到处寻找能为我的读者写作一组关于阅读的文章时,读到了《南方周末》上的专栏“书海泛舟记”。那真是一个关于阅读的极好的专栏,我觉得,作者如果能将文章中推荐的书籍降低一些难度,同样的写法是能够打动中学生的,于是,就开始寻找范福潮先生,过程的波折和趣味,另文再叙,在这里我想说的是,范福潮先生为报纸撰写的一组“书林童趣”,不仅仅成了当年我们报纸的最佳栏目,也让我获益匪浅。

    《一生能读几多书:我的私人阅读史》汇集了“书海泛舟记”、“书林童趣”以及“父子大学”等范先生所写与阅读相关的所有文章。拿到范福潮先生题赠给我的厚达400多页的新书,我以为自己很快就能完成阅读,原因嘛,“书海泛舟记”和“书林童趣”都是读得很熟的文章了,只有“父子大学”对我来说是新的。

    然而,就连我自己组到的稿件并在报纸出版流程中至少读过三遍的专栏“书林童趣”中的所有文章,时隔十年再次阅读,竟有了不一样的阅读收获!可见,《一生能读几多书》字字珠玑。不过,还是第一次读到的“父子大学”部分,带给我的触动最大,其中,尤以从第254页《父子大学》到第309页的《<文选>与文体》总共11篇文章,我读后辗转得夜不能寐,扼腕叹息自己遇到这组文章太迟了,不然,只要从“父子大学”这一组文章里偷学到十分之一的读书方法,我的阅读状态就会比现在更良性。

    从农村回到城里的父母身边,范福潮早出晚归地去仓库上班每天挣个一块二。获知只有回到农村努力表现才有可能被推荐上大学,作者的心动了。范福潮先生的父亲料定,那时的大学已经没有学问,见小儿子这么喜欢读书,饱学诗书的父亲决定自己给儿子上课。范福潮的父亲亲笔写了一张入取通知书递给儿子后,父子大学开学了。从那一天起直到1978年6月6日父亲因病辞世,范福潮先生始终是父子大学的好学生。期间,年轻的范福潮被电影吸引过,被文艺汇演吸引过;身体有恙过,心情波动过,但是,他的坚持成就了今天的范福潮,一个虽毕业于江汉石油学院却在文史领域每有独到见识的学者型作家——可是,我写本文,并不想褒奖范先生在嘈杂的读书无用年代里能在父亲的引领下坚守在知识的海洋里默默畅游,而是想分享范先生的父亲指导阅读的思路。

    父子大学开学后,范先生的父亲为儿子开立的书目是:历史课本用《史记》,参考书是崔适的《史记探源》和翦伯赞的《中外历史年表》;中文课本用《诗经》,参考书是许慎的《说文解字》和王力的《古代汉语》。《史记》怎么读?“父亲给我讲‘文史书目举要’,他说这是父子大学的必读书:古代文史不分。《左传》、《国语》、《战国策》,既是史书又是文学……只有自司马迁作《史记》、班固作《汉书》后,始有文、史之分”,怎么读《史记》?范先生父亲的主张,不言而喻。那《诗经》又该怎么读呢?“‘四书’你读过了,这里不讲。《左传》、《诗经》前面说过了,‘五经’里还有《礼记》,你要好好读,《檀弓》尤其要多读……”选自《<史记>作法》和《书目》两篇文章里的片言只语,我们庶几可以揣测到范先生父亲、一个优秀的读书人对怎样才算是真正的阅读所做的界定,亦即要通读、读通同属一支脉络的代表作品。

    学海无涯生有涯,范福潮先生的父亲辞世后的这半个世纪里,信息呈几何级数地增长着充塞了我们生活的角角落落,国门打开以后从世界各地涌入的优秀读物多到每每令阅读者望洋兴叹,在这样的情形下,想要按照范先生父亲的阅读法通读、读通一支脉络的文本,已难乎其难,那么,步根海老师尝试利用语文课引领初中学生享受整本书阅读的快乐,是回归到了阅读本源,也是在向范福潮先生的父亲、真正的读书人致敬。

    我致敬这对纯粹的读书人父子的方式是,试图按照范老先生教给范福潮先生的方式,将《漫话历史》、《六体二家》、《日课》、《通史难作》等等篇什里涉猎的书籍给自己列一份课程表,列完以后发现自己面对的是一个大难题。尽管如此,我还是想面对难题,并将《一生能读几多书:我的私人阅读史》推荐给年轻的朋友们。假如说,菲迪曼先生《一生的读书计划》是一本偏重西方典籍的一生读书计划的话,那么,范福潮先生通过《一生能读几多书:我的私人阅读史》还原的,是他父亲精心规划的中国古典文化的读书计划,能够按图索骥地阅读,才是真正在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41)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一生能读几多书》:回归阅读本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vrrl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