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苦旅》读后感

作者: 是周周周呀 | 来源:发表于2020-01-04 22:03 被阅读0次

    说实话,在过去的十多年的读书生涯中,我是很少读中国近现代作家写的文章的,小学阶段读的是格林童话、小王子、伊索寓言等外国童话故事书籍,中学阶段读的则是爱的教育、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等外国名人励志教育书籍,高中阶段读的则是简爱、傲慢与偏见、百年孤独等小说名著,直至现在依然读的是刀锋、飘、红与黑、牛虻此类等等,当然还有读过中国古代的四大名著,然而关于中国近现代的书籍真的很少涉猎,只在初或高中课本里偶尔读过一两篇,比如朱自清的背影、鲁迅的孔乙己、巴金的家,但是大都是节选,所以好像我从心里就直接忽略了关于中国近现代的作家和名著,不知道是我崇洋媚外还是才疏学浅,一直没法理解关于近现代中国作家写的那些名著。

    前段时间突然意识到了这个问题,觉着对于中国近现代的文章读的实在太少了,以至于我未曾完全沉浸书中去了解那段近几十年一百年间我未曾参与的历史,于是决定真的有必要好好读一读那段历史里的文章了。当然,关于近现代中国有名的文学作家我还是知道一些的,比如鲁迅、巴金、郭沫若、朱自清、张爱玲、余秋雨、三毛、严歌苓等等。最开始看到余秋雨这个名字时,就觉得这个名字好文艺啊,肯定人也是个文艺的人了,后来慢慢了解到他有写过《文化苦旅》、《行者无疆》、《千年一叹》、《山居笔记》等,心想:这还是一个很喜欢旅游的作家嘛,正如我意,不如就从读他的《文化苦旅》来开始我对中国近现代作家及文学的了解吧。看到“文化苦旅”这四个字的,心里想的内容应该是关于作者在旅途中的各种所见所闻写的感想吧,可是又纳闷,这怎么和文化挂起钩了呢,旅途苦就苦嘛,关文化什么事呢?直到我真正读完这本书时才似乎明白了这本书的真正内涵,正如作者余秋雨先生自己在书中所说的:“我指的‘苦旅’,并不是指旅行之苦,而是指创造之苦。由创造之苦连接成了人生旅途,这便是文化的宿命。”于是我大概明白了,这些文化、旅途、山河、创造、人生、命运等等字眼似乎从来就是连接在一起割舍不开的。

    翻开第一部分的如梦起点,我就开始读得如痴如醉了,《牌坊》中为了改变女子在乡村中的社会地位而不远万里跑来教书的女教师们和翻山越岭去上学的河英、《寺庙》中诵经打坐、为孩子们祈福的和尚们,《信客》中连接起在外打拼的丈夫们和在家持家的妻子们而来回奔波的信客们,这些人物都是我现在所处时代身边不曾有过的人物,然而这些人却都曾出现过在中国历史上并随着历史车轮的滚滚前进而变成了一种文化,实在奇妙。

    当读到第二部分的中国之旅时,则更是让人感叹良多了,关于都江堰、关于莫高窟、关于沙漠隐泉、关于阳关雪、关于西域喀什,关于黄州赤壁等等,作者都把他们和有关的人名挂上钩了,把那个地方讲活了,似乎有了人,也就有了文化,有了文化也就有了历史,有了历史也就有了创造,当然就不定这种文化是好的文化还是坏的文化了。我在一边惊叹作者的知识渊博的同时也在一边为自己的才疏学浅倍感羞愧,想到自己每每去到一个名胜古迹,大多想的是一定要多拍几张美美的照片,一定要吃吃那里的特色美食,却从未想过要去深究一下这些经历过风雨沧桑的古迹文物和与之相关的名人事迹,这大概就是真正的学者与我们这些普通看客之间最本质的差别吧!尤其当读到“宁古塔”那一篇时则倍感悲愤交加了,清朝你凭什么不允许人说真话,凭什么要因为一句不知错由的话就株连全家,凭什么要如此残暴的折磨百姓,凭什么要实行毫无人性的统治,凭什么不早点灭亡,那些无辜的百姓们你们凭什么不站起来反抗?正在愤怒时读到了作者写的“文明可能产生于野蛮,却觉不喜欢野蛮。我们能熬过苦难,却绝不赞美苦难。我们不害怕迫害,却绝不肯定迫害……毫无疑问,最让人动心的是苦难中的高贵,最让人看出高贵之所以高贵的,也是这种高贵。”遂转悲愤为敬畏,敬畏这苦难中高贵的人们。

    读到第三部分“世界之旅”时更多的则是敬佩之情,敬佩那些常年客居异国的人们,他们既得忍受文化的差异又得忍受思乡之苦,他们既行动大胆又内心细腻。同时也随着余秋雨先生的国外旅途不断增加对中国土地的喜爱之情,仿佛越是了解这个世界,就越能体会到中国河山的好,越能体会到中国河山孕育出来的人的魅力。然而当读到第四部分“人生之旅”时,心情又变得沉重起来了,谢晋导演对电影的执着、巴金先生对文学的热爱、黄佐临先生对话剧的痴迷,从这些文字中多少能读出他们对人生、对生活的态度,令人敬仰!尤其巴金先生则更是令人敬佩。读此书之前对巴金先生的印象就是他很厉害,还老是以为他是外国人,写的激流三部曲《家》、《春》、《秋》和爱情三部曲《雾》、《雨》、《电》特别有名然而却从来没读过,然而看了此书后才了解他光荣背后的辛酸与不易,心想他是如何在文革时那些歪曲事实、颠倒黑白的棍棒下生存下来的?他是如何做到即使身陷沟渠依然能够仰望星云的呢?巴金先生晚年所发出的三项呼吁第一项建立“文革博物馆”又有多少人敢真正实施呢?全文读罢,唏嘘不已。

    我一直认为“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指的读了万卷书就好像行了万里路,然而在余秋雨先生身上,则是既读了万卷书,又行了万里路,正如他所说的“没有两者,路就是书。”文学创作从来都不是在纸上凭空想象出来的,而是糅合了作者的所见所闻而不断积累出来的。我很少有看到这样的作家,所以更加增添了我对余秋雨先生的敬仰。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文化苦旅》读后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pwfa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