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史以来,史家论史,没有不提三皇五帝的,但三皇五帝自身从未自称皇自称帝,都是后人因为他们首创文明,才把“皇”和“帝”的名号加在他们头上,这才有了“三皇”“五帝”的叫法。
就连夏之大禹、商之成汤、周之文武,这些有道明主,也是不敢称皇称帝的,而是各自称王而已。
后来,东周逐渐衰落,西秦趁势崛起,传到嬴政的时候,他凭着祖宗基业,纵横环宇,蚕食鲸吞,终于把那秦帝国建立起来了,放眼天下,无人能及。于是乎,嬴政就将“三皇”的“皇”字,还有“五帝”的“帝”字,合二为一成了“皇帝”,加在自己头上。
从此,他便有了“皇帝”这个新头衔,并且自称“始皇帝”——秦始皇,他的儿、孙依次可叫“二世皇帝”(秦二世)、“三世皇帝”(秦三世)……他妄想子子孙孙、千秋万代传将下去。
想一想那暴秦的历史,就知道嬴政这“皇帝”两字可是沾满了血腥,他自己侥幸早死,不致身首异处。谁能想到,秦帝国的皇帝位刚传到“秦二世”这里,宫廷内,就折腾得一塌糊涂;宫廷外,却是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随即,刘邦项羽争雄就开始了。
李清照诗云:“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那项羽真壮士也,力拔山兮气盖世,怎奈有勇无谋,终究不能出人头地,最后,被那泗上亭长出身的刘邦给打败了。
纵观项羽,为人暴力有余,刚愎自用,不纳良策,不晓得聚拢民心,心眼儿也不如刘邦多。而那刘邦则很善于采纳手下谋臣策士的建议,入关约法,尽除苛禁,首先赢得了民众欢心,最终得以扫秦灭项,大功告成。
从此,天下归了刘家,西汉取代了秦朝,但西汉制度多半沿袭秦制,仍旧厉行专制政体。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