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读书笔记18

作者: 孟铎 | 来源:发表于2022-08-14 22:08 被阅读0次

    第十八章 儒家兴盛和道家再起

    汉朝在很多方面继承了秦朝未竟的事业。秦朝完成了中国的统一,汉朝则巩固了统一的中国。

    思想的统一

    秦朝采取了很多措施确保它统治下的统一,最重要的是统一思想。在战胜六国之后,始皇帝采纳了宰相李斯的建议,于公元前二一三年,除秦朝史书,医书、药书等技术类书籍之外,将其他百家之说,皆以焚毁。李斯这样做的目的是确保一个天下,一个政府,一部历史,一种思想。

    秦朝由于其严酷统治迅速灭亡,汉朝兴起后,许多古代文献和“百家”著作又逐渐重见天日。思想统一的问题再次提到汉朝的皇帝面前。公元前一三六年,董仲舒上书汉武帝: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意思是除孔子六经之外的学说,都要予以禁绝。

    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的建议,颁令以儒学为国家正统之学,其中“六经”占统治地位。

    董仲舒认为其所鼓吹的“大一统”思想,正是孔子作《春秋》时为他理想国中的新朝代制定的纲领之一。

    汉武帝和秦始皇都致力于从思想上统一中国,但比起秦始皇,汉武帝比较温和,只是扶植儒家,使它成为正统,并没有禁止其他各家思想。不过如果想从政当官,则必须学习儒学和六经。

    官学以儒学为宗,成为此后中国历代开科取仕的基础。

    孔子在汉代思想界的地位

    汉代尊崇孔子,把《诗》《书》《礼》《乐》《易》《春秋》等六经奉为孔子所作。又有人说,孔子还依“六经”作了“六纬”,认为这才是孔子著述思想的全部。事实上,纬书是汉朝的人假托孔子所作。

    纬书将孔子推上神的地位,认为他可以预知未来。幸亏此后不久,儒家中更现实和更讲理性思维的一派起而反对这些荒诞说法。他们认为,孔子既不是神,也不是君王。他是一位圣人,只是继承了古代文化的遗产,并赋予新的精神,使它得以流传后代。

    汉代经学中古文学派和今文学派之争

    中国学术史上,曾有一部分儒学家声称找到了秦朝以前的古籍,自称“古文学派”,与号称“今文学派”的董仲舒追随者相对立。

    冯友兰认为,很可能今文学派是早期儒家中理想主义一派(即源自以荀子为首的一派)的继续,而古文学派是早期儒家中现实主义一派(即源自以孟子为首的一派)的继续。孟子和子思都相信,天人之间能互相感应,历史的运行是循环的。这些学说在阴阳家和五行家的思想中都很突出,而董仲舒正是继承了这些思想。至于古文学派学者,在宇宙观方面则继承了荀子和道家的自然主义宇宙观。

    杨雄和王充

    西汉末到东汉初的古文学派学者杨雄的著作《太玄》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老子》和《易经》中“反者道之用”的思想影响。在另一篇著作《法言》中表达了对阴阳家的反对。

    古文学派最大的思想家是王充(公元二七至约一OO年),他的主要著作《论衡》充满对各种偶像的科学怀疑主义精神。他猛烈攻击阴阳家的学说,特别是阴阳家从目的论或机械论讲天人感应的理论。王充写道:”夫天道,自然也,无为。如谴告人,是有为,非自然也。黄老之家,论说天道,得其实矣。“

    对天人感应论的机械论方面,王充写道:”人在天地之间,犹蚤虱之在衣裳之内,蝼蚁之在穴隙之中。蚤虱蝼蚁为顺逆横从,能令衣裳穴隙之间气变动乎?蚤虱蝼蚁不能,而独谓人能,不达物气之理也。“

    道家和佛家

    王充以他的思想为一百年后道家的复兴准备了道路。”道家“并非”道教“,”道家“复兴指的是”道家“哲学思想的复兴。冯友兰称之为”新道家“。

    古文学派把阴阳家的思想影响从儒家清除出去之后,在汉末阴阳家与道家思想结合形成了道教。这个过程虽将孔子还原为人,却使老子成为道教的创始人。道教后来模仿佛教,发展出道观、道士和道场法事。这种有组织的道教虽以老子为祖师,却与早期的道家哲学毫无相似之处。

    在此之前,公元一世纪时,佛教已经从印度经中亚传入中国。佛教对道教的兴起,有很大的推动作用。主要因为一些具有强烈民族情绪的人认为佛教是外来的,应该致力于发展中国土生土长的道教。

    佛教还是一种哲学,即佛学。道教和佛学在哲学上结成了同盟,在神秘主义这一点上有相似之处。公元三、四世纪(两晋时期)时的著名学者在思想上往往都是道家,其中不少与佛教高僧结为至交。它们对佛经很熟悉,而佛教高僧对道家经典,尤其《庄子》也非常熟悉。

    禅宗实际上是道家哲学和佛学精妙之处的汇合,对此后中国的哲学、诗歌、绘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读书笔记18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onhg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