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阶层流动的错觉】
按照韦伯和马克思的观点,社会阶层(社会阶级)划分的首要基础是经济标准,也就是马克思所说的生产资料的占有和韦伯所说的财富。
而所谓的社会分层呢,则是政治、经济、社会多方面因素的结果。社会流动则是在上述这些维度上出现层级的变更。——那么问题来了,现在有一个群体,他们在社会因素方面出现了层级上移,但是在经济和政治方面依然处于下层,这种群体的阶层划分可以怎样确定呢?
再现实一点问:这样一种群体应该以怎样的方式生活,认同怎样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树立怎样的人生追求呢?
这之中是否存在一种阶层流动的错觉,存在一个人身份上的撕裂呢?
无法寻到自己认同也认同自己的阶层归属,自然就无法融入相应的社会群体,也就无法获取其中的支持,社会交往的需求也无法实现,时间久了人可能会变激进,也可能会产生心理问题。
这种错觉和撕裂,是一种个人问题还是正在变成一个公众议题呢?
【有趣的人类】
复杂啊,社会生活真是一团混乱的毛线,连头都理不出来,更别说尾了。
我觉得吧,人失败和犯错是常态,正确反而更像误打误撞。当然这里所说的成功与失败不是具体指某个人的某次成功或者失败,而是就人类整体而言,或者说就一般意义的人类而言,认识世界和自身并做出判断采取行动的过程中,犯错和失败是常态,正确仅仅是误打误撞而已。因为人的认知是他自己的理性构建的,一方面,由于人本身就受到很多非己的因素影响,人的理性即使具有完全拟合世界的才能也无法克服非己部分的误差;另一方面,人的认知和理性同样是靠认知和理性去检验的,因此实际是一个自证的过程,因此无法回避这之中的风险——人的理性是否有足够的能力认识和拟合世界,这一问题的干扰。这些原因决定了,我们就一般意义的人类而言,常常是所知匮乏的,通俗一点说就是,再聪明的人也不过是他以及他的同类自以为罢了。
悖论的是,拟合世界的动机和行动却都是不可缺失甚至可以说比对人认知能力的怀疑还要存在得久远,我们甚至可以认为,它是植根在我们的本能中的,无需论证就存在的存在。
关于自然科学,因为不熟悉暂且不论。在社会科学方面,我觉得可爱的是,我们用漫长的时间锻造自己的智慧来认知自己的愚蠢,甚至可以说是为了探清我们在多大程度和什么情况下会是个蠢货。
人类,其实很有意思不是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