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分数出来了,表妹小颖一家人来到我家共商填志愿的事,小颖的分数比较尴尬,距离本科线差了十来分,一家人都很纠结,是复读呢还是读个大专呢?明天是填志愿的截止日期,今天是学校复读报名的截止日期,紧密的时间安排着实让人焦躁,一家人争论了一个下午,争论的内容让我思考良多。
1铁饭碗
小颖的初衷是复读,因为她觉得自己没发挥好,不甘心,颖爸和颖妈想她去读大专,他们认为即使复读给她多个100分,上不了一流的大学,回到我们这样的非一线城市,好单位还是不会要你,那和读大专没区别。
他们口中的好单位就是体制内,估计和大多数父母期待的一样,他们想自己的女儿出来社会找一份安稳的工作,年纪差不多了找一户好人家嫁了,生个娃,一辈子稳稳地过就是最好的选择。我很纳闷,社会迅速发展,为什么人的路还是那么窄?
他们的规划在他们眼里是很好,不仅仅是他们这么想,放眼望去,他们身边的人以至于他们的长辈全都这么想,这样的思想一辈一辈地传下来,但是我看起来总觉得有点别扭,连我自己都不确定我的质疑是不是对的。也许我没经历太多的社会教训,没吃过苦,不能领会稳定就是人生追求的真谛。
他们的良苦用心我是能理解的,哪个父母想自己的孩子吃苦,如果你选择了体制外,你就必须去打拼,就要吃苦,好好做了几年还要担心来年会不会被裁员,公司会不会倒闭,工作朝不保夕,而另一边是安稳的工作,保你到退休的待遇,为什么要跑去吃苦呢?
这么说好像也没毛病,假设把人生在体制内和体制外的曲线画出来,体制内随着时间的发展是一条稳稳的直线,体制外是一条大起大落的波浪线,即使今天高于体制内,难保明天会低于体制内,既然这样为什么要选择有低谷的路呢?
我从小就是接受这样的教育的,好像唯有体制内才是正道,偏离了体制,一辈子就凉凉了。可是,当我真正地走到这个社会,我的世界观遭受到了这个多元化社会的极大冲击,人生明明就远远不止这两条线,而是密密麻麻各种走向的线,体制外的谁都有可能过上香车宝马的日子,而体制内的也不见得都过得很潇洒呀。
我看到的体制内的线虽然是平稳的,但是如果按他们的安逸思维,这条线的趋势只是一条缓缓下降的线,那是一条“温水煮青蛙”的线,不过我相信,有些青蛙已经发现了水在升温了,在奋力的往上跳,他们在试图扭转趋势,让线缓缓上升,我猜这才是“体制内是最好选择”的解释——稳中求进,而不是稳得一成不变。
再看看体制外的线,有上升趋势的,也有下降趋势的,有时会低于体制内的线很多,有时也会高于体制内的线很多,是不是有起伏才叫人生呢,这样的人生才有意义呢?估计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给不出答案,能想到的是这样的一句话,如果不能接受最差的,那也不配享有最好的。
按道理他们吃盐比我吃米要多,他们也应该见识到这个社会的多元化,而且比我见识得更深,难道他们说的才是正确的,而我只是很傻很天真?
我私下和小颖说,不一定体制内才是好工作,只要自己肯努力,行行出状元,而且现在互联网催生了很多新兴的自由职业者,自媒体、主播、漫画家……都可以做得很出色。
小颖可能以为我在开玩笑,她听了笑了笑,放佛她自己也认为,自己没走上父母规划好的道路,这辈子就凉凉定了。我不知道她真实的想法是怎么样,如果我是她,我会觉得自己很可怜,选择不了自己想要的生活,读书出来找份稳定工作,找户好人家,生个娃,让娃读书出来找份稳定工作,找户好人家……这样不断循环的生活真的很有意思吗?
2我很了解你
颖爸颖妈认为,从小看着孩子长大,什么个性自己当然清楚,孩子懒,吃不了苦,复读是没有必要的,所以他们是根据孩子量身定做的路线。嘴上虽然没有明说,但是听起来好像是,孩子不是读书的料子,孩子容易受到周围的同学影响,读了也是浪费时间。毕竟孩子是从自己肚子里出来的,最了解的当然是自己,孩子九成的人生已经被看透了,这种论调好像也没毛病。
不过,我不能理解这样看透一切的把握从何而来,也许要等我做了父母才知道吧,原来我还能给自己的孩子画好框框,让她只在我的框框里成长。
孩子小时候都在父母身边,一举一动父母都能看得很清楚,但是孩子出去念书,和周围的人和事已经有接触了,影响不说有多大,但是总会有吧,这些影响带来的变化难道也在父母的预料之中?他们认为孩子即使受了影响也不会有成长?
《少有人走的路》说到,许多家庭不幸福是因为孩子成长了,而家长自己没有跟着成长。父母依旧试图以小时候的目光看待自己的孩子,当自己的孩子成长了,表达出有自己想法的意见时,他们一时间不知所措,感觉这个好像不是自己的孩子,自己的孩子怎么会和自己的意见相阻。他们并不在意孩子真实的想法,他们在意的只是他们觉得孩子该有的想法,因为他们“了解孩子”,所以,他们的第一反应就是孩子出了问题,采取责备的手段,不懂得如何处理变化,也不懂得如何与孩子沟通,从而导致了家庭原本的和睦出现了裂痕。
父母的想法也是能理解,比如他们和你从小到大都吃惯了中餐,当然也认为你长大了也该吃中餐,他们并没有想到,在你十几年的成长中口味早已变了,你喜欢吃西餐了。也许他们知道你口味变了,但没想到你的口味变得如此之快,也许他们没吃过西餐,并不知道西餐的好,只道中餐才是最佳的选择。
当然,没吃过西餐也可以解释为自己没有成长,一辈子都在吃中餐,怎么可能会知道其他餐的滋味呢?我不提倡一种餐吃到老,我重视变化,餐食需要依赖环境,没有哪一种餐是任何时候都能供应上的,拥有多种口味有何不好?任何时候都能饱餐一顿!
3乖宝宝
看着小颖难做的样子,我给了她一枚硬币,看天吧,如果是字你就复读,如果是花你就读大专。
其实,我并不是真的想让她靠硬币决定,而是在抛硬币的瞬间,她脑海里会最期待出现某一面,那一面才是她最真实的想法。
她抛了,结果是花,很明显看出她脸上更多的是不情愿。
这个时候,颖妈终于语重心长地说出自己心里话了,“孩子,其实我真的不想你去复读,但是如果你坚持要读,我们也不拦你。”嘴上说着不拦,脸上却凝重地写着“你敢去吗?”
哈,这也许是我们从小到大司空见惯的“伎俩”吧!果然,小颖就动摇了,打个电话和同学聊聊,她就想改变主意了。
我不知道颖妈这样的举动是情真意切的,还是因为把握了孩子的个性使出来的,反正就是很有效,我从旁观者的角度看,这样的举动似乎无关痛痒,但是对小颖却是杀伤力巨大,再想想我自己,从小到大也中过不少类似的招,印象中,听到类似的话身子会为之一震,霎时间巨大的压力从天而降。
为什么会如此大的压力呢?我想了想,因为我们都是“乖宝宝”吧,不听话就会有巨大压力,霎时间成为“千古罪人”。
从小到大,长辈、邻里、老师都教育我们,要做个听话的“乖宝宝”,只要听话就可以得到表扬,都不管自己喜不喜欢,反正父母叫做这我就做这,叫做那我就做那,一直是别人眼里的好孩子,而那些不听话的孩子就是大家眼中的“异类”,不可以和他们玩,会学坏。小时候的“乖宝宝”就是大家眼中的榜样,快乐地成长着,但是长大后走入这个快速变化的社会后就陷入了很多痛苦和矛盾中,体现在这几个方面:
1.太在意别人的意见
从小看着父母长辈的脸色做人,长大了之后也会习惯性地做一个“乖宝宝”,做事总是在意别人的意见,总是放不开,无法坦诚地做自己,说句话都怕别人指指点点。
2.患得患失
一切都是以父母的话为圣旨,没有独立的思考能力,根本不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怕这怕那,为什么怕,因为父母说该怕呀,自己对未来没有明确的指向,而父母这时却总是在一边叹气,你什么时候才能独立,其实自己压根就不知道什么叫独立。
3.没有出头的魄力
怕自己成为异类,做事安分守己,在家围绕“长者之言”,在外围绕“领导之言”,在朋友中围绕“大声之言”,自己说话没有底气,总是畏畏缩缩,做事谨小慎微,到最后可能依附一份自己并没有那么喜欢的工作,为了养家糊口老老实实地打工。
小颖的动摇,也是上述这些方面的体现,自己不知道做了选择将要承担什么后果,反正听话就不会有错,因为“父母都是为了你好”,这样的话估计不少孩子都听过,父母确实不会害自己的孩子,但是听他们说的去做是不是真的好,这个我不敢苟同了,如前所述,父母自身是否成长也会影响到他们决策的正确性。
我认为,让孩子独立去思考后果,并且有勇气去承担后果才是真正为了孩子好,打着“为了你好”的旗号为他们做决定,也许能换来短时的顺利,换得了一辈子风雨无阻吗?孩子总会有摔倒的一天,就应该试着让他们摔倒了自己站起来,而不是每次都防止他们摔倒,这样会让他们有一种惯性,每走一步都要先听听父母怎么说,父母点头了才敢迈一步。终有一天父母会离去,那一刻孩子该怎么往下走呢?
龙应台在《目送》里说:
“渐渐地,我们变成了那个目送的人。我们在各种各样的离别里,终于明白,有些路只能一个人走。我们能做的,只是放手让他去飞。”
不试着放他们飞,他们累,做父母的也累,常常能听到这样的叹息,“你什么时候才可以长大,什么时候才能独立?”扪心自问,做父母的什么时候放过孩子长大,放过孩子独立呢?不要在孩子自己做决定的时候用“不听话,不孝顺”去捆绑他们,不要再用“我养你这么大,你怎么可以不听话?”去责难他们,不要再用“别人家的孩子怎么样”去批评他们……让他们去飞吧,他们是独立的个体,他们有自己做主的权利,越早越好,毕竟,人越长大,就越难改变了。
嗯嗯,口号喊得很好,但实践还是没那么容易的,那是十几二十年埋下的种子,早已生根发芽,不管孩子说什么,他们都会认为“在我们眼里,不管走多远,孩子永远是孩子”,试想一个小屁孩在你面前说三道四,你会当回事吗?所以,口号喊完了,孩子还需要自己努力,自己做出独立成长的样子给他们看到,让他们意识到不应该把你当做小屁孩,不过,这个过程是不可能一蹴而就的。
“乖宝宝”迈出自己的第一步后,会感到自我怀疑、困惑、不坚定、暴躁等情绪,甚至会与父母有经常性的冲突,每一次冲突过后,自己还会迷茫怎么谓之成长,身边的过来人告诉我,你自己要试着摆正心态,克服潜意识里“父母会帮我安排”的顽症,要多抢事做,不管在家里还是家外都要主动承担责任,真真正正地去做一个大人,也许,一段时间你就成长了,父母也不会再像看“小孩”那样看你。
父母的某些思想可能会与时代格格不入,但同时也会有些思想值得自己参考,尊重他们的意见,耐着性子听完,不要急于驳倒他们,驳倒是没有价值的,只有做成给他们看才有价值,就像和秦始皇杨贵妃说飞机火箭没有意义一样,只有让他们看到飞机火箭,他们才会相信有那么一回事。在家难免会听到父母不绝的教诲,即使多不合口味都要心平气和,一旦你动气了,他们内心的伤口你是看不见的,如果做不到,可以试着和他们保持一定的距离,搬出去住,但是要常回家看看,不管发生什么,父母都是希望孩子呆在自己身边的。
洋洋洒洒地写了那么多想法,我自己还是很没底的,毕竟我做了二十多年的“乖宝宝”,至今依旧迷茫,毕竟“有些事要等我做了父母才知道”,但是我还是先把话写这了,十年二十年后回头看看,我究竟是不是很天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