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我在写作过程中逐步积累的一些小经验,也可以说是自己的一些体会和想法,或许对你有用,写出来和大家共同讨论。
1.
很多人常常是起了一个标题,写了几个句子就再也写不下去了。这很可能是标题所涉及的内容超出自己的能力,比如你起的标题如《苏东坡的快意人生》。要想把这篇文章写好,你起码要对苏东坡的整个人生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如果你连林语堂的《苏东坡传》都没有看过,那么,最基本的素材你都不具备,如何下笔?
另外,你还得做一些中国古代哲学的功课。苏东坡一生深谙儒释道,这完完全全地体现在他的诗文和言行中。如果对儒释道的一些主要思想还是一片茫然,或者没有很好地读过中国古代的经典,例如《老子》、《庄子》、《论语》、《金刚经》等,那么,对于《苏东坡的快意人生》这个标题,你就无法做到深入探讨。
当然,文章有深度和角度的不同。或许你还可以从欧洲哲学的角度来展开;或许你也可以粗略而简要地叙述。但是不管怎样写,你总得有一些文本或者经历在脑海,否则,难以触发好的思想,也就不能用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很好地议论苏东坡的人生。只能是照搬一些别人的已成之见,作一些空洞的言论而已。这样写文章就很难有进步。
2.
有文友和我说写作没有灵感,很羡慕别人下笔如有神。其实,灵感不是凭空而来的,灵感是触发而来的。关于触发,《文心》这本书讲得比较好,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读一读。
这里要提一下读书对于灵感的触发,《如何阅读一本书》里面有句话讲得特别好:书籍是一个人思想的助产士。的确如此,不管是读小说还是读诗词,在读的过程中,总会有一句话;一个观点或者一件事让你若有所思,你的大脑在接触这些文字的时候,会自动和你以往的生活或者大脑里已有的思想碰撞,这时候,你若是主动去思考,及时记录自己当时所想,那么,属于你的新的经验就会产生。经验再经过时间的洗涤以及多次的碰撞,就会产生灵感。
所以,要产生灵感,读书是必不可少的一件事情。古人的一句话特别能说明这一点:不读《诗》,无以言!
3.
我在写作的过程中,有时候,写着写着文章离题了。这时候会很苦恼,删掉修改吧,觉得可惜,好不容易文思泉涌想出来这么几段绝妙的句子;不删吧,文不对题,纵然再好也是徒劳。
这时候,可以改一个适合这篇文章的标题。如果觉得原标题很不错,那么尽可能把文章往标题方面引导,把文不对题的段落加以修改,特别是开头和结尾。
季羡林有一本谈写作的书,书中特别强调文章的开头和结尾对于一篇文章的重要性。他举了古代诗歌和散文的例子来说明,比如说杜甫的《望岳》,开头点题: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末尾把文章加以升华,或者引向一个悠远的境界: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同样,我们看白居易的《长恨歌》也是如此。全篇天上地下地写李隆基和杨贵妃的爱情悲剧,最后把这种爱情总结并引向悠远,让人有一种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感慨: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4.
在写作的过程中,经常会有和这篇文章毫无关系的好的想法,或许是因为写作中的某一个情节触发所得,或许是之前经历的事情,总之,大脑有时候并非受你当前任务的控制而心无旁骛。既然如此,有了好的想法就马上写出来吧。
如果不是因为赶稿子,你可以暂时中断这篇文章的写作,另外建立一个文档,把自己喷薄欲出的思想尽情地挥洒出来。谁也没有规定一定要写完一篇文章再写另外一篇。我经常是几篇文章一起写。不仅是内容,偶尔想到好的标题,或者引用,也要及时写下来。灵感不是想来就来的,所以,来了就要及时抓住。
在写这些灵感的时候,要一气呵成,千万不要去计较逻辑和标点,从而浪费时间。因为灵感稍纵即逝,它不会像你的妻子一样,耐心地在那里等你。灵感就像你约会的高傲女友一样,你迟到一分钟她就和你say goodbye了。所以,这就需要你拥有一双灵巧而听话的双手,和一台不那么low的电脑。古语有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有的时候,灵感会扎堆出现。在吃饭的时候;在逛街的时候,甚至在睡觉的时候。灵感来了,就要尽可能马上记下来。这并不十分麻烦,现在人人都有一部手机,可以随时记录,如果不想打字,也可以用语记。很多人说懒得记,但又在抱怨自己写不出东西来。不肯付出劳动,却又坐享其成,这是圣经里关于乌鸦的逻辑。
以上是我写作过程中的一部分想法,以后会陆续写出来和大家分享交流。
在我们写作过程中,肯定会有心得和经验,有时候虽然心里知道,但如果不写下来加深印象,那么,好的写作技巧有时候会淡忘,难以熟练应用;错误的写作习惯也会因为得不到明确的改正而习惯性地一犯再犯。所以,有好的写作经验就写下来吧,我们互相交流,一起进步。
网友评论
在简书交一些朋友,大家互相鼓励,这样就有写作的动力。时间长了,写得好了,好运自然会来。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