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读后感

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读后感

作者: 禾懒懒不喜欢读书 | 来源:发表于2018-12-31 16:38 被阅读0次

      说出来我自己都不信,离开了学校还写读后感。某种程度上来说,一开始我是拒绝看这本书,并且也拒绝写读后感,实在是推脱不掉了。拒绝的原因很简单,不想面对书本,懒得思考,并且有一种羞耻感就是我很久很久没有好好看过这类书籍了。

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读后感

      成年后长时间脑袋空空是很可怕的事情,尤其是自己经历并体会的时候,这种生活状况会一点点侵蚀你整个人并渗透到人生去,毫不自知。突然一声惊雷响起时,似乎要改变点什么,努力挣扎点什么,几天又打回原形。没有大意志力的人,永远也逃不过“真香”。

    我讨厌看外国书籍,尤其是哲学类的,更是让我深恶痛绝。讨厌一个人你可以列举出他N个毛病,讨厌一本书,我可以扩大N个毛病。于是,收到电子书时,我挑剔的嘴脸开始了。哲学类的书本,我喜欢纸质的,那样才有踏实感,并且把重要的东西划出来,嗯有一种成就感;哎,又要面对书中人物奇奇怪怪的名字了,算了算了,以开头字命名他们好了;这本书那么长(300页)竟然要我五天看完!要命啊,我没那么多时间(请忽略我一天能看很多某点小说的速度)!

    我拖延症厉害,至于看这本书的时候,我拖延到最后一天,也不确定是拖延还是纯粹讨厌。慢腾腾花了两小时,看了七十页。对比看小说的劲头,对比仙侠玄幻灵异的世界,这本书跟我吃饼干不喝水一样难以下咽。朋友说读后感一千字就好,您瞧我这光是读前感受都能五百字了。

      好了打开第一页,扑面而来的是熟悉的饼干式配方,翻译过来的东西,迄今为止,我觉得《伊索寓言》最好看🤣🤣🤣🤣。在我的阅读习惯里,一目十行之后找到重要字眼,提出,每一章就是简单的归纳总结,尤其适合语文考试里面做阅读理解,是最合适我的方式。但是这样的方式,不知道为什么十多年前我觉得就不适用于外国读物,当然我也没去思考过为什么,毕竟应试考试里面国外的文章少的可怜,而我没事干也不会想去做自己不舒服的事情,不想面对。

      毕竟是一本哲学书,在阅读时候我依然下意识的寻找了和自己相似点,期待能有什么“共鸣”的东西。骑着摩托车旅游的作者,跟我喜欢的一样,我也十分喜欢摩托车,它能穿梭在人海里,又能不受堵车影响,最重要的是能让我不晕车。作者跟约翰在对于摩托车的保养与修理态度是有分歧的,对照起来,我跟约翰有一拼,喜欢逃避。从某些方面来说,我们逃避了也能清楚认识到问题的存在,就是不愿意去面对,能产生这种心理的,只能说明还有其他方式可以拖延到问题随着时机而解决,或者自认为船到桥头自然直,至少我以为我是这样的人。这当然是有大风险的,没有自律的人,连生存其实都是交给运气了。明明意识到问题,不愿意改动,这就是文中提到了自有比实用更总要的价值观,只不过价值观本身就是个体意识产物。(未完待续)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读后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qhwl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