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还想继续出题目考考大家,因为出题容易上瘾,就喜欢看你抓耳挠腮、又想不出答案的急吼吼、惨兮兮的模样,哈哈。
不乱开玩笑了,讲正事儿!
有三个人进京赶考,去找算命先生,算命先生做了一个"1"的手势,沉默不语。
问:这个算命先生算的准不准?
算命先生嘛,你懂的,如果能算的准确的话,就不会以此为生了,最少也要去当个国师或者丞相啊啥的,干嘛要在街头卖艺?
那么,算命先生的“1”,究竟准不准呢?
谈谈心理学中的暗示效果——乱弹琵琶(18)只能说,真TMD准呀!
如果三个都考上了,他就会说“一起中!”,准不准?
都没考上——“一起落榜!”
一个人中,那还用说嘛?
两个人考上了?——那就“一”个不中呗!
所以,算命先生的“1”,那叫“放之四海而皆准!”怎么说都是对的!
这就是“1”的奥妙所在,也是中文语言的博大精深和变化无穷的基本演绎。
那么,这个和心理学又有何关系?
如标题所示,心理暗示在不知不觉之中就完成了“请君入瓮”的过程,让你心甘情愿地、主动地钻进了圈套。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总会把不相干的事(征兆、符号),联系到与自己正在关心的事(古时候所谓的天人感应)。这么讲就明白了吧?
算命先生,就是中国最早的心理学大师。他可以观察你、引导你、发现你潜在的心理活动。
什么察言观色?古时候的中医,讲究望问诊切,其实也是心理学的鼻祖级应用,通过问观察和对话、把脉……能够将症状了解个八九不离十,这一点,现在的心理医生可就差远了。
更进一步的,人们大多喜欢把中立的事物向好的方向去理解,这是人类进步的动力源泉,或者说,这也是乐观积极的态度永远占据主流思想的潜意识规则。
您对心理学中的暗示效果,有何高见?
辣么,问题又来了:上图(第一张图)中的太阳,是朝阳还是夕阳?请至少给出一点依据(ง •̀_•́)ง
谈谈心理学中的暗示效果——乱弹琵琶(18)欢迎留言讨论交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