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赖辉东《论语史鉴》9·19刘备、公孙瓒的老师卢植!

赖辉东《论语史鉴》9·19刘备、公孙瓒的老师卢植!

作者: 冬晖 | 来源:发表于2022-12-01 12:28 被阅读0次

    第19章

          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

    为山:用土堆山。

    篑:土笼也。从竹从贵,贵的甲骨文象双手掬土,古人把土看得非常珍贵,所以贵延伸指贵重、宝贵等意。

        竹贵结合,指装土的竹器。其如《书 ·旅獒》: “为山九仞,功亏一篑。”

        篑也通作匮。如《前汉·王莽传》:“纲纪咸张,成不一匮。”匮者织草为器,所以盛土。

    止:下基也。象草木出有址,故以止为足。许慎依据“止”的小篆字形认为,“止象草木出有址”,所以才有“足”的意思。徐灝的《说文解字注笺》认为:“许以为象草木出有址,殆非也“。

          止是象形字,象人之足,引申指脚趾,这些意思后来写作“趾”。

          足在人体的最下面,故止又引申指地基,字后作“阯(址)”。

          通过脚可以去任何地方,故引申为至、临等义,由至、临引申为静止义,如《庄子》:“人莫鉴于流水,而鉴于止水,唯止能止众止。”意为:人不能在流动的水面照出自己,但可以在静止的水面照见自己的样子。只有安静不动地事物才能让别的东西也安静下来。

          止进一步引申为停止义。如老子的《道德经》:“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史记·酷吏传》:“寇盗不为衰止。”

          止又有留的意思,如《论语》:“止子路宿。”《孟子》:“可以止而止。”

        由停留引申为居住、处所、安等义。如《大学》:“为人君止於仁,为人臣止於敬,好恶所止,谓此类也。”

        止由停止义引申为禁止、去除等义。由本义亦可引申指人的举止、容止。如《诗·鄘风》:“人而无止。”无止即为无礼节之意。

          “止”字也是重要的意符,古文字中的“止”构件往往预示着动作、行动,如:步、走、武、正等。

    平地:平整土地。

    全文理解为:

          孔子说: “比如堆土为山,还差一篑就成功了,但如果必须停止,我也会停下来; 平整土地的时候,虽然才倒下去一篑,如果有必要继续倒,我一定会坚持到底。”

          对于本文的传统解读为,孔子说:“譬如用土堆山,只差一筐土就完成了,这时停下来,那是我自己要停下来的。譬如在平地上堆山,虽然只倒下一筐,这时继续前进,那是我自己要前进的。”

        传统的解读认为孔子在这里强调人的主观性,不管怎么做,做得对也好,错也好,再有个性,都是我自己的事。这样很容易让人感觉孔子在宣扬任性、特立独行、玩世不恭。

        其实,孔子在本文强调人要因时而动,懂得权变。人应该懂得进退,如果需要退,只要可以退,就必须立即退。

        《易经》曰:“知进而不知退,知存而不知亡,知得而不知丧,其唯圣人乎?知进退存亡而不失其正者,其唯圣人乎!”

        有些事情就像烧开水,只要不烧到一百度,怎么烧都不会沸腾,所以,该不该继续烧,自己心里要有数。

        当然,如果需要进,一定要坚持到底。孟子曾说:“有为者,譬若掘井,掘井九仞,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挖井必须有水出来,才能放弃,不然挖得再深,也是白费功夫。

          新生事物往往开始时都很弱小, 但如果是正义的,有前途的,即使是遭到旧事物、旧势力的阻挠,也要义无反顾地进行下去。

          对于各种知识也是如此, 只要是有益的,哪怕学习起来再困难,实践起来再艰难,也要鼓足勇气,勇往直前,不可半途而废,功亏一篑。

          堆土成山,只差一筐就能成功,如果放弃,似乎令人非常惋惜。但是,有些事无功即有功! 该不得不停止的时候,就要停止、悬崖勒马!

          《易经》还说:“时止则止,时行则行,动静不失其时,其道光明。”不管是为政、经商还是人际交往,人如果能做到进退自如,那离圣人就不远了。

    刘备、公孙瓒的老师卢植

        三国时期是人才辈出的时期,其中不乏文武双全的奇人,刘备、公孙瓒共同的老师,韩国前总统卢泰愚、卢武铉的先祖卢植便是其中之一。

        卢植(139年-192年),字子干,涿郡涿县(今河北省涿州市)人。东汉末年经学家、将领,范阳卢氏先祖。

        卢植身长八尺二寸,声如洪钟。性格刚毅,有高尚品德,常有匡扶社稷,救济世人的志向,不喜欢做辞赋,能饮酒一石。

        他年少时,师从太尉陈球,大儒马融,并引荐郑玄为同门。卢植博古通今,喜欢钻研儒学经典而不局限于前人界定的章句。

        马融是外戚豪族,家中常有歌女表演歌舞,而卢植在马融家中学习多年,从未为此瞟过一眼,马融由此对卢植非常敬佩。

        卢植学成之后,返回家乡涿县教学,门下弟子除了刘备、公孙瓒,还有刘备堂兄刘德然,高诱等。

          汉灵帝建宁元年(168年),窦皇后之父窦武因为援立汉灵帝刘宏即位有功,被拜为大将军,开始掌控朝政。

        当时窦武想要为其族人封爵,卢植以布衣身份上书给窦武,劝阻窦武封爵,而窦武不听。后来窦武在当年九月辛亥发生的政变时,因走漏消息,政变失败被杀。

          此后,州郡屡次征辟卢植,他都不应。直到建宁(168年-172年)年间,被征为博士,才开始步入仕途。

        熹平四年(175年),扬州九江郡蛮族叛乱,朝廷认为卢植文武兼备,于是拜他为九江郡太守。卢植到任后,很快便平定叛乱,之后,卢植因身体健康原因而辞职。

        同年,由蔡邕、李巡等人发起的校勘儒学经典书籍的建议得到朝廷批准,并将以刻成石碑的形式立在太学门口,史称“熹平石经”或“太学石经”,卢植主动上书,毛遂自荐。

          后来,庐江郡再次发生蛮族叛乱,朝廷因为卢植在九江郡担任太守时,对当地人有恩威信义,于是再次拜其为庐江郡太守。

        一年多后,卢植又被召回朝廷担任议郎,与马日磾(di)、蔡邕、杨彪、韩说等人一起在东观校勘儒学经典书籍,并参与续写《汉记》的工作。但汉灵帝刘宏认为写书不是紧要的工作,便又拜他为侍中、尚书。

        汉灵帝光和七年二月,冀州钜鹿郡人张角发动起义,史称“黄巾之乱”,天下有八州响应,朝野震动。

        刘宏便拜卢植为北中郎将,命护乌桓中郎将宗员任其副手,率领北军五校的将士,前往冀州平定黄巾军。

        卢植连战连胜,张角率军退守广宗县,据城死守。卢植率军包围广宗县城,并挖掘壕沟,制造攻城器械,准备攻城。

        而这时,刘宏派小黄门左丰到卢植军中检查工作,有人劝卢植向左丰行贿,卢植拒绝。左丰没讨到半点好处,于是怀恨在心,六月,左丰返回雒阳后,向刘宏进谗言说:“臣看广宗县城很容易攻破,卢植却按兵不动,难道他是想等老天来诛杀张角吗?”

        刘宏大怒,下诏免除卢植的职务,并用囚车押送回雒阳,判处无期徒刑,朝廷拜董卓为东中郎将,接替卢植在冀州平定黄巾军,但董卓战败。

          同年八月,由左中郎将皇甫嵩统率的另一支政府军已平定兖州东郡黄巾军,朝廷又派皇甫嵩前往冀州平定黄巾军。皇甫嵩不负众望,最终凯旋而归。

        皇甫嵩返回雒阳后,上书给刘宏,将平定冀州黄巾军的功劳推给卢植,于是卢植官复原职,仍任尚书。

        中平六年,汉灵帝刘宏驾崩,大将军何进掌控朝政,何进听信袁绍等人的建议,意图铲除宦官,甚至征召并州牧董卓进京,卢植知道董卓必为后患,竭力劝阻,而何进不听。

        同年八月,发生政变,何进被杀,董卓进京,掌控朝政。董卓意欲废黜少帝刘辩,拥立陈留王刘协为帝,便召文武百官商讨,当时无人敢言,只有卢植独自一人出来反对。

        董卓大怒,下令将卢植处死,蔡邕为其求情,而议郎彭伯也赶紧出来劝阻董卓说:“卢尚书是海内大儒,士人之望!如今若杀他,天下人都会震惊失望。”董卓这才作罢,仅将卢植免职而已。

        卢植预感不能在董卓身边久留,于是以年老身体不适为由,请求返回家乡涿县。等董卓批准后,卢植担心董卓反悔,便走小路离开雒阳,董卓果然派人追杀而不及。

        从此,卢植便隐居在幽州上谷郡,不问世事。初平二年(191年),袁绍取得冀州,拜卢植为军师。

        第二年,卢植去世,一生淡泊名利的他,去世时也仅着一件单衣。建安十二年(207年),丞相曹操率军北伐乌桓,途径涿县,下通告称赞卢植的生平,并派人为其扫墓。

          卢植著有《尚书章句》《三礼解诂》等,今皆失佚。唐代时,卢植配享孔子,北宋时被追封为良乡伯。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赖辉东《论语史鉴》9·19刘备、公孙瓒的老师卢植!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qmkf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