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育人”的朝阳实践
近年来,“文化育人”已经成为共识,且“传统文化教育”被看作重要载体。朝阳区一直重视“传统文化育人”工作:打造传统文化示范校、非遗教育基地,让优秀或珍稀的传统文化在传习中得以传承;组织编写《中华传统文化读本》,并以此为推手,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入课堂,将之融入各学段的语文、地理、生物、历史、音乐、美术等国家课程和学校校本课程的教学实践中;“文化立校”、素质教育八项工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进校园等德育探索中,传统文化教育也被视为重要力量;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以“东岳书院”为依托,推动在高碑店乡、朝外街道、左家庄街道、亚运村街道等地区建立起一批具有辐射效应的传统文化教育基地,为朝阳区传统文化的广泛传播和传承提供更广阔平台……
目前,朝阳区传统文化教育内容涉及方方面面,包括:“孝”“礼”“信”等德育教育,中华经典传承,包括京剧、诗词歌赋、建筑、茶文化、传统服饰、书法、音乐、绘画、字谜、楹联等,中华民族历史教育,民风民俗,山川古迹……一个以“朝阳教委为主导,学校教育为主体”的传统文化教育格局已经形成,正卓有成效地将传统文化的育人力量扩散到全区各个角落。
在区教委的带动下,朝阳各中小学在实践中探索了多种路径,传统文化教育呈现“全面开花”的局面:或将传统文化教育融入学校文化建设之中,让其成为滋养孩子人文素养的重要力量;或打造传统文化教育,让课堂成为育人的主要阵地;或创新传统文化教育路径:讲解与动手实践相结合;引入iPad、抢答器、电子书、APP等,将信息技术与传统文化教学相结合;诗配画、艺术与体育等传统文化内容的融合……多要素、多学科、多手段融合特征显著……这些探索积极推动传统文化回归教学、回归学生生活,为他们的成长注入“精神”之力,在潜移默化中,将“北京情”“中国心”“民族根”等优秀文化品格深植孩子心底。
传统文化立校
代表学校:呼家楼中心小学“三礼”文化、平房中心小学“楹联文化”
在“朝阳区首批实施素质教育示范校”呼家楼中心小学,上课秩序井然,上操、吃饭队列整齐,没有加塞儿、随便倒饭菜的现象,教室楼道卫生整洁……这都得益于该校于2001年开展的“礼节、礼仪、礼貌”三礼教育。
“人格的塑造首先要从尊重做起。基于这样的责任、理想与理念,我们努力搭建尊重、包容的成长环境,希望把美好的未来体现在孩子身上,让他们成为一代敢于担当的人,给民族以未来。”校长马骏给出了“三礼”教育的初衷。
“抓好课堂训练、注重家庭实践、接受社会检验”:课堂上,学习炎黄读本,让学生从传统文化校本读物中吸取养分,再用实践转化为道德自律,从正确坐立、行走、言谈中,体会如何与人相处,文明做事;在家里,践行“孝”文化,主动承担家务,为父母分忧;在社区,欣然接受居委会干部的检查,承担“楼门长”职务,培养自己的责任心……一群有教养的中国娃是这么养成的。
此外,从“三礼”出发,呼家楼中心小学逐步在德育、智育、课程、活动、环境建设等方面构建起了一套系统完整的育人体系。可以肯定的是,在这样的氛围里,每一个学生都将获得基于道德基础上的精彩绽放。
在“中国楹联教育基地”平房中心小学,“楹联文化”已成为学校的立校文化,绝大多数学生都能出口成联,落笔成韵。
一进学校,“书香联韵”特色扑面而来:“知新联”“温故联”悬于校门,重重木刻对联立于教学楼两侧,楼内大厅宋版书楹联更是随处可见,仿古屏风上刻有简单而隽永的校训——“读千古美文,做快乐的人”。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驽马不停蹄,心存广宇;孺子甘俯首,乐在天涯”,校园楹联中既有家训名言,又有励志警句。
“这些都是老师们精选出来的,非常适合学生阅读。”校长李洪海说。
此外,从2005年起,学校创设校本课程,将楹联教育融入课堂教学,配合定期活动,学生的语言积累日趋丰富,为今后运用夯实了基础。“孩子们对楹联由不了解到感兴趣,自己创编,在毫无压力负担的参与过程中,学到了许多知识和人生道理。”谈到未来,李洪海说,“我们会将楹联文化和教材、社团、师生队伍建设、校园活动进一步整合,在专家引领下,以更专业有效的方式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代表学校:白家庄小学“京味”课程、新源里四小京剧课程
紧邻使馆区,身处中外文化交融的氛围里,白家庄小学更注重引导学生对本土特色文化的认知,培养孩子成为一个有“根”的人:围绕“京味、身边”,一批有趣的京味文化主题课程如卷展开,孩子们走进故宫、前门、四合院、老胡同……全面深入了解丰富多样的老北京建筑艺术、地理人文之后,增强了自我认同感;“京味文化楼”里,兔爷儿、驴打滚、皮影、沥粉画、牌楼素描等蕴含北京味儿的作品错落摆放,孩子们的佳作蕴含着对社会、自然环境的思考,也有着对身边文化的肯定。
“每个孩子通过探究,用画一画、摸一摸、演一演的方式感受传统文化,激发对它的热爱,有热爱才有传承。今后我们还会继续引导学生探索,扩大课程范围。”副校长张继红说。
台上老师津津有味地讲解京剧,台下孩子们聚精会神聆听,时而被老师的表演惊得瞪着小眼睛,时而又被逗得哈哈大笑,这便是新源里第四小学“走进京剧讲坛”主题活动中动人的一幕。
作为北京市22所“京剧进课堂试点学校”之一,新源里第四小学以“瀚海戏剧”校本课程为载体,通过组建教师、专家指导团队、社团,创设京剧“大登台”资源教室,系统性地将京剧文化教育融入教育过程中:学生在唱念做打中了解祖国文化,在京腔京韵中提升人文素养。通过放声高唱、深吸慢吐,促进肺部运动,提高身体素质;通过京剧作品赏析、曲目学唱,学习人物中的好品质,明是非、知荣辱;通过自信的表演,展示个体水平,增强合作意识和集体凝聚力。
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对艺术的兴趣,对艺术课程形成完整理解,在探索设置两节课合一的连排课程的同时,学校还和朝阳区三源里社区书画协会、朝阳区青少年活动中心等单位合作办学,共同打造综合性学习平台。这些最终指向的都是提高学生整体的审美能力,促进人格完善。
打造“非遗”教育基地
走进芳草地国际学校教育辅助中心四层,被一道非遗全景惊艳:楼道、走廊的墙壁上,缀满了风筝、京剧脸谱、剪纸、木刻以及介绍各种非遗知识的展板;你还会发现每间教室都不一样,非遗展室、茶艺室、剪纸室……真是走进了一个“非遗”大世界。
作为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培训基地”,教辅中心一直发挥着它的辐射和带头作用。2012年成立之初,只有结绳、剪纸、杨式太极拳、养生功夫、古彩戏法5种项目,但近日举办的第二届“非遗嘉年华”公益活动上,孩子们可以免费参加多达22种项目,面塑、书法、围棋、戏曲表演、风筝、古琴、毛猴儿、北京琴书、紫砂制作……孩子们大呼过瘾,流连忘返。
“好玩的活动在潜移默化中发挥着它文化育人的作用。”中心主任郝卫民说, “课堂采取老师讲述非遗背景和学生动手相结合的方式,既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做事的精细度,又有助于学生更好地了解中华传统文化,进而增强民族的自尊心、自豪感。也会使孩子们在国际文化交流中更加自信,孩子们一会儿就编出一个小礼物来送给外国朋友,外国孩子都觉得太神奇了。”
将来,教辅中心将继续发挥它的引领作用,把更多的非遗课程送到外校、外地甚至外国。由中心率先成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合作联盟”也将在未来发挥它联动学校和社会组织开展非遗教育的优势。
北师大三帆中学朝阳学校是一所和少数民族结缘的非遗特色校,普米族的全国政协委员、非遗传承人茸芭莘那为它授予“非遗传习基地”牌匾,山谷文化传媒公司的少数民族乐队“木给帕”,经常义务到学校和孩子们同台演出。
“校园的民乐教育也是纯少数民族的,”负责学校非遗传承的老师李凌云自豪地说,“我们教孩子们演奏云南的葫芦丝、芦笙乐器,教他们唱高难度的海茶腔,跳优美的云南石屏彝族烟盒舞……希望给孩子营造的氛围是让孩子每天都渴望来上学,让孩子们每天的校园生活都多姿多彩。”
学校还和山谷文化传媒公司签署“非遗进校园”合作协议,传媒公司旗下的非遗传承人将会在学校开设相关的非遗社团和校本课程,并举办多样的非遗展演、讲座等活动,传授学生少数民族声乐、器乐、舞蹈等技艺。
“我们还会为孩子搭建舞台,让孩子通过展示自己、获得认可,变得自信起来。我们甚至希望三到五年之后,带孩子们上国家大剧院表演!”美好的设想让李凌云有些激动,“但这是鼓励,而非功利,学校所有活动的开展,都紧紧围绕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孩子们在了解了如此多姿多彩的少数民族文化之后,会自然产生美好的爱国情感。”
探索多元素融合的传统文化教育路径
多元素融合是三里屯一中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特点之一。
学生们戴着耳机,借助iPad收听、观看视频中徐徐滚动的《兰亭集序》;遇到问题怎么办?比如“八音之乐”课中的“八音”指的是什么?”“视频中《楚调》的演奏用到哪些乐器?”这可难不倒同学们,大家拿起iPad,很快就搜索到了答案……借助IPAD等现代技术手段,让传统教育教学更有现代感和时尚感。
你能想象古琴配乐朗诵《七步诗》是怎样的一种美妙艺术体验吗?还有,怎样用纸艺去塑造京剧中的三国人物?……在三里屯一中,让不同的传统文化要素进行混搭,别具特色。
在百子园校区的初中部还有专门介绍百子园地域文化的地理课,“这是课堂与社会的结合,孩子们上学放学就会经过这些地方,感受到社会的发展、思想的变迁。”自主开发这门课的许老师说。
传统文化渗透进课程表和文体活动,使这所区级示范中学的孩子们脸上,找不到重点中学的紧张和压力,充满了幸福的微笑。(写于2016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