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科学的训练方法

科学的训练方法

作者: 此間閒人 | 来源:发表于2017-01-11 21:45 被阅读0次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流行起一万小时定律,大意是在一个行业内进行一万小时练习,你就可以成为这个领域内的专家。我没有看过一万小时定律那本书,但是按照我的理解,我觉得这种理论看起来没那么可信。一个人工作数十年,不一定会成为一名专家,毕竟专家是少数,那么专家和普通人的区别在什么地方呢,这就是本书要叙述的内容。首先,成为一个专家必然少不了训练,这也是一万小时定律的部分内容。毕竟没有哪些巨大的成就是轻而易举可以得到的,那么除了长期的训练外,还有什么必备的条件呢?

       按照作者所做的实验,找一名学生作为实验对象,让他开始记数字。这个练习很简单,作者报出数字,实验者回答出作者所报出的数字。这个游戏难点在于,作者会逐渐增加数字的长度,按照一般人的短时记忆力,一般7位数字已经是极限。这个实验设计精巧在于,当实验对象答对数字,增加一位长度,实验对象答错数字,减去2位长度。在为期几个月的训练中,这位学生可以记录多达82位数字。这在一般人看起来简直是不可思议的难度。而这位学生恰恰的一个普通人。那么这个实验科学训练的方法在于什么地方呢?简单来讲就是反馈机制,科学的训练方法必须要有反馈机制。这样可以使实验对象了解自己当前的问题所在。当然这个实验对象有过平台期,自己的在记录数字到达一定程度很难再进步。这个时候,需要实验对象自我寻觅更好的办法来记录数字。这里的实验对象采用的分组或者可能类似记忆宫殿的方法,使自己突破平台期,最后取得更好的进步。

       按照现在的说法,一个人是喜欢在自己待在自己的舒适区,喜欢待在自己的习惯模式。比如拿运动当中的羽毛球来讲。如果你只是随便玩玩,就是你玩几万个小时,也不会达到一个普通专业羽毛球运动员的水平。这是因为什么?因为缺少相应的科学训练。在我们一开始打羽毛球时, 我们的目标是能接到球即可,随着不断学习,我们已经可以几乎接到所有“正常”的球。我们更加习惯于接正手的球,而假设我们参加羽毛球比赛,而对手刚好发现你仅能较好的接到正手的球。而反手却一塌糊涂,那么作为对手一定会不断攻击你的反手。这个时候,如果你能走出自己的舒适区,迫使自己不断练习反手。那么相应的,你的能力将得到一个提升。而我们看到专业运动员可以瞬间接到对手200多码球速的球,都是长期有针对性训练的结果。当然这里涉及到一个概念,就是他接球的完全靠心理表征。

       接下来我们介绍心理表征,心理表征是我们对客观世界进行加工的结果。这涉及到心理学范畴,按照我的理解,这有点类似于相关领域的经验的意思。按照书中所举的例子,有一位国际象棋大师,同时跟26位挑战者进行对弈。而令人惊讶的是,这位象棋大师下的是盲棋,既他完全不看棋盘与这26位挑战者进行对弈。最终他赢了其中的17盘,输了5盘、和了4盘。是这位象棋大师的记忆力超强还是有其他原因。这主要来源于心理表象,既长期科学训练的结果。研究者发现,如果让象棋大师去记忆别人下到一半的棋局,他们很快可以记住大部分棋子的位置,而普通人只能记住其中2-3个棋子的位置。而如果是完全随机打乱的棋子位置,象棋大师记忆水平并没有比普通人要好。这就说明了心理表象为他们提供了帮助,当然这是长期科学训练的结果。

       有一种观点,既这个世界上很多领域存在着不同的天才,他们出生似乎就异于常人。先天带有天赋点。比如当年的神童莫扎特,拥有绝对音高,同时很小时候就可以作曲。作者在研究后作出一些结论,我觉得是很有道理的。首先,绝对音高或叫绝对音感(绝对音感的能力指在没有给基准音前,听者能分辨任一音的音名及音高),据说这种人是万里挑一,我在最强大脑综艺节目有看到类似表演。在后来的一次日本研究中,一位老师带领一个班的学生进行专业训练,最终几乎每个学生都获得这个所谓万里挑一的绝对音高。而莫扎特的爸爸刚好是以为音乐教师,在莫扎特小时候,他的父亲就对其进行了一系列的训练。很有可能是这些训练成就了莫扎特的绝对音高。还有就是传说莫扎特小时候就能完成交响曲的创作,他父亲说他只是做了一些整理工作。研究发现,莫扎特小时候创作的交响曲很有可能是其父亲代其完成的作品。另外一位传奇是帕特尼尼,据说他在一次演奏过程中,小提琴的琴弦断了一根,而他没有中断表演。接着用三根弦继续演奏。按照戏剧化进程,琴弦又断了一根,还剩下2根。而他的演奏依旧没有收到任何影响。最后如你所想,又断了一根(那个年代提琴的质量还真是差),最终帕特尼尼用一根琴弦完成了演奏。而观众都觉得他用一根琴弦比其他的四根都要好。这似乎验证有些就是天才,为此而生。按照作者的研究,事实情况是这样,帕特尼尼曾经用2根琴弦完成一次表演,其中每根琴弦表达一个人,用来表达男女之间的纠缠的爱情。后面一位贵族就问他能不能用一根琴弦去演奏。帕特尼尼自己做了精心准备。前面乐章是4根弦,然后3根、2根、1根。最终完成这个戏剧化的效果。所以这一切都是经过尽心准备,而不是所谓的天才论。

       按照作者的观点,科学的训练和自我激励非常重要。因为长期乏味的训练容易让人失去信心,而这个时候反馈和不断受到正向的效果可以使人继续训练下去。同时,对于儿童时期,做一些兴趣引导同样重要,著名的波尔加三姐妹被父亲同时培养成为国际象棋大师(小妹朱迪特·波尔加,连续26年连续排名女子世界第一),而那个年代女性被认为不是从事国际象棋。其父亲通过科学的训练方法完成这一壮举。当然,作者最后研究,所谓的象棋、围棋看起来是高智商人事才能完成的游戏,其实实际的研究成果是,这些人的智商平平,甚至不如平均水平,所以智商带来的优势并不明显。

       最后,方法都知道,有没有用还是看自己能不能有一个有效的训练方法,当然作者给出的建议是最好能找到这个领域一个资深的导师,对你进行指导并给出反馈。如果实在是条件有限,就需要自我为导师,可以参考下本杰明富兰克林如何练习写作的方法。当然,自我激励和反馈同样重要。知易行难,想要做出成绩,还是需要下一番苦功。最后附一张以前看到图片,很是契合本文的观点。

相关文章

  • 科学的训练方法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流行起一万小时定律,大意是在一个行业内进行一万小时练习,你就可以成为这个领域内的专家。...

  • 《发现天赋的15个训练方法》

    训练方法1:冥想 训练方法2:评估“现在的你” 训练方法3:描述自己 训练方法4:你擅长什么? 训练方法5:如何发...

  • 2020-3-13

    科学用声.达到声音最佳状态 1了解科学用声, 2用声益处 3训练方法: 一是有针对性地练习气息; 二是练习规范地吐...

  • 舞蹈学习掌握这三点

    1、个体的身体情况(每个人的情况都不一样) 2、训练方法(科学、专业) 3、训练过程(量的积累)

  • 认知红利~学习分享~

    1.思维训练方法: #刻意练习(用科学方法) #经常反思复盘~ 例如:今天遇到的事情,自己说过的话、做过的行为进行...

  • 听你自己的,还是听健身教练的?

    健身训练中,正确科学的训练方法,包括动作选择、训练重量、训练次数、训练速度、组间间歇等,是保证你燃脂更多,围度更大...

  • 跑步训练中遵循的原则

    人在跑步训练中,一定要了解自己的身体情况,遵循科学训练方法,做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我就介绍一些训练规则,不...

  • 最优解”时代给我们的启发—— 从打篮球到做教练

    在唯才是举的精英社会、科学的训练方法、人工智能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背景下,我们正在进入一个“最优解”(optimal...

  • 关于口语

    为什么孩子学了好几年英语但是口语还是不会表达 对应痛点分析:除了环境的因素,缺乏科学有效的训练方法是导致孩子口语羸...

  • 怎么在生活中运用刻意练习原则?

    首先,找位好导师。 好导师很重要,好导师会给你提供建设性的意见和反馈,鼓励你进步,交给你一套科学的训练方法。 其次...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科学的训练方法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qorb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