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落之玉,或乱乎石;碌碌之石,或似乎玉。”看到《文心雕龙》里的这两句话时,不觉心中一动,很是喜欢。看到宇文所安是这样评价的:《文心雕龙》的读者时不时为一些真正的洞见所震惊,那是一些最终证明“刘勰是无法追逐的”时刻。
![](https://img.haomeiwen.com/i16478799/aa6fceb41a770c9e.jpg)
在刘勰的时代,已经有很多人在探索,最佳的和最差的写作,到底如何区分?那个时代的批评家所普遍谈论的那些基本特征,比如说约、博、浅、奥……是否能够真正的用于检验一篇文章的高下呢?刘勰说那是不行的,比如,“‘约’这种特征既适用于那些以无比经济的语言表达丰富思想的作家,也同样适用于那些写不出多少东西的作家。”
![](https://img.haomeiwen.com/i16478799/e35912dcecc846d2.jpg)
那用什么东西来区分呢?“刘勰领悟到在作品之中一定存在着另一种东西,本质性的东西,可以把佳作从劣作里区分出来。”
那是什么呢?其实刘勰并没有给出答案,因为他也无法给出答案。那是一些很微妙的东西,他无法解释。
我想,千年前存在的问题现在依然存在吧,看着网络上铺天盖地以博人眼球为已任的各种文字,那些标题党,那些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惊悚文辞。也许今天我们更需要这个问题的答案,那到底是什么呢?
![](https://img.haomeiwen.com/i16478799/39706381cddddcd5.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