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论语》中,我们发现孔子老师特别推崇《诗经》,处处谈及,可以说散布于各个章节,对于有悟型,很喜欢的学生,常爱说:“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起予者商(卜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相当于说:“哦,赐宝贝儿,你太棒了,作为奖励,我们一起讨论《诗经》吧。”,“哇,能启发我的是小卜同学啊,太感动了,作为奖励,啥也不说了,现在就开始讨论《诗经》。
对于自家儿子,一般也没有特殊要求,什么“开小灶”,“补二课”,只是好巧不巧遇见时,只问一句:“学《诗》乎”。儿子伯鱼说,“没有呀”。老爸估计当时就有些不高兴了:“不学《诗》无以言”。(“你不学习《诗经》用什么说话?”),儿子就赶紧答应,“退而学诗”。再过一些时日,好巧不巧又遇见儿子,又只问一句:“女为周南和召南(《诗经》中的两篇)矣乎,人而不为《周南》《召难》,其犹正强面而立也与?”(人要是不学习《诗经》中的“周”“召”就像面墙而立,视线被阻,接收不到信息,基本上就是“不学无术”的人了。)
再者就是有事没事,总忍不住,来点感慨:什么“《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思无邪。”,什么“《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