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如果仅仅靠爱心那是科技含量低的一件事,每个人都会,甚至连老母鸡都会,爱不属于专业能力,教育缺少的不是爱,而是理智、是智慧、是科学的教育观念和方法。教育更多地要靠智慧,探寻源头,找到方法,对症下药,才能药到病除。
王晓春老师这本书没有高深的理论,从100个教案案例开始,包括了教师问题、学生问题、师生关系、教师与家长关系,管理问题。展示的案例,大多都是我们在教育过程中遇到的典型案例,王老师分析案例及解决的方法,透露着教育的智慧。
1.教育需要研究。每个问题的孩子背后都是有原因的,我们应该多问几个为什么,为什么他会这样?他心里怎么想的?这样我们遇到问题时都能够理解了从而更理智地处理问题。孩子们许多调皮的做法,很多时候往往源于一个淳朴的理由。可是在现实生活中,遇到问题我们就想着批评,马上解决这件事,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其实只是暂时的、表面的解决,时间长了,还会再犯。我们需要多几种假设,然后验证,多角度思考,就会多些智慧。教师应该先做研究者,其次才是管理者。诊断先与治疗。
2.教育需要引导。成功的关键不在于知道答案,而在于知道如何寻找答案。我们大多数都是普通人,做一个合格的普通人。尊重每一位劳动者,可是为什么能选择职业时没有人主动选择环卫工人呢?把身份的剥离,才谈的上对人的尊重。我们教师不仅仅教育学生,有时候我们还要引导家长学会教育,让家长成为明白人,中国的家长大多靠自学成才,没有专业的机构进行培训,家校合作才能更好的教育好孩子。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上游,孩子的一切问题,根子都在家庭。新时代教师,不会具体地指导家庭教育,不算是合格教师。孩子在进校前已经不是白纸了,家长已经在纸上作画,如果作的不好,教师还要擦了重新来。
3.教育需要反思。教育不是为了把小孩弄的让老师满意,而是为了让他自身得到切实的发展。我们很多教师接受孩子是有条件的,而孩子却希望我们“无条件”地接受他。
4.教育需要专业。医生越老越香,教师越老越臭,在年轻的时候一定要修炼自己的内功,不能为了蝇头小利而放弃自身素质的提高,只要你真有别人无法替代的东西,你就永远有价值。你想让谁养鸟就送给他一个鸟笼,对孩子我们需要正面强化,让孩子在某种情境下学会自己教育自己。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更多的靠的是专业,而不是体力。
教育不是三言两语能够说清楚,一种教育方法也不能包治百病,需要不断探索,多几种思路就是多些智慧。在教育的这条路上,保持热爱,与智慧同行,可以走的更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