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般企业主要交易或事项的内容:
可以分为筹资活动,经营活动和投资活动来处理。
二、筹资活动的核算
1.投资者投入的资本的核算
贷方为实收资本
2.借入资本的核算。
贷方为短期借款。
三、经营活动的核算
1.采购过程的核算。
注意增值税的计算。
(1)购入材料、支付贷款和运输费
(2)购入材料,贷款未付
(3)预付材料贷款
(4)购入已预付贷款的材料
(5)偿还应付账款
(6)结转验收入库材料的实际采购成本
2.生产过程的核算
包括:
(1)生产领用材料
(2)计提生产工人的工资
(3)计提车间管理人员的工资
(4)计提生产工人的福利费
(5)计提车间管理人员的福利费
(6)支付职工工资
(7)计提生产用固定资产折旧
(8)支付其他费用
(9)将制造费用分配计入产品的生产成本
(10)结转完工产品的生产成本
3.销售过程的核算
(1)销售产品收到贷款
(2)销售产品尚未收到贷款
(3)预收贷款存入银行
(4)销售预收贷款的产品
(5)缴纳税费
(6)收到赊销的贷款
(7)以银行存款支付销售费用
(8)结转已销售产品的生产成本
(9)计算应交纳的销售税金
四、投资活动的核算
1.固定资产投资的核算
2.无形资产投资核算
五,经营成果的形成与分配。
1.经营成果的形成
定义:
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进行经营活动,投资活动等的最终成果。如果当期实现的收益大于相关的成本费用,则为实现利润,反之,则为发生的亏损。另外,企业当期产生的利得和发生的损失应直接计入所发生会计期间的利润。
2.净利润的计算方法
(1)营业利润
是指企业一定期间的日常经营活动取得的利润。
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期间费用—资产减值损失佳±公允价值变动净损益±投资收益
(2)利润总额
是指企业一定期间的营业利润与营业外收支净额的合计总额及所得税前利润总额。
利润总额=营业利润加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3)净利润
是指企业一定期间的利润总额减去所得税费用后的净额,即:净利润等于利润总额减所得税费用。
所得税费用:企业根据税法规定,按其应税所得计算的应上缴税务机关,并计入当期损益的费用。
3.经营成果的形成
会计期末,企业应将收入类账户的贷方余额转入本年利润账户的贷方,将费用类账户的借方余额转入本年利润账户的借方。借以确定当期经营成果的过程。
4.结转收入账户和费用账户发生额的两种方法。
(1)账结法
每月末结转。收入和费用类账户月末时无余额。
(2)表结法
年末一次结转。每月通过编制利润表计算当月实现的利润数。收入和费用类账户月末时不进行结转,应有余额。年中结转后应无余额。
二、经营成果的核算
(1)期末结转各项收入
(2)期末结转各项成本费用
(3)计算应缴纳的所得税费用
(4)将所得税费用转入本年利润
(5)年末将本年利润账户余额转入利润分配账户
(6)提取盈余公积
(7)决定向投资者分配股利
(8)年末将利润分配账户转入未分配利润账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