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悅己散文暮潇潇诗文
《一本书读懂西方哲学史》,关注自然世界的谢林(25)

《一本书读懂西方哲学史》,关注自然世界的谢林(25)

作者: 小河边的依依杨柳 | 来源:发表于2022-08-01 07:25 被阅读0次

    谢林德国人,牧师之子,生于1775年,死于1854年。他是少年成名的哲学家,15岁进入大学,与黑格尔、荷尔德林等为友,17岁开始发表论文。

    他早期接受了费希特的思想,但对费希特以自然界为“道德行动的工具”提出异议,他肯定自然界为绝对者的直接显示,形成动态的目的论系统,朝向“意识”的出现,然后,自然界通过人认识它自己,这是谢林20岁时的见解。

    谢林比黑格尔年轻5岁,23岁就担任耶拿大学教授,直到1807年,黑格尔出版《精神现象学》而声名大噪,二人在学术上的合作互动才结束。

    谢林于1841年出任柏林大学哲学教授,平淡以终。

    谢林认为,一切哲学的主要工作,都在于解决“世界的存在”这个问题。换言之,就是要回答:“为何是有而不是无?”

    他专心探究自然界,所以有客观唯心论之称。

    自然界是可见的精神,精神是不可见的自然界。

    进入哲学的第一步,是理解观念秩序中的绝对者,即是在实在秩序中的绝对值。

    绝对者是唯一的,是主观性与客观性的“纯粹同一者”。

    绝对者本身是一个永恒的自我认识行动,这个行动没有时间先后,但分为三个阶段:

    1.绝对者把自己客观化于观念的自然界中,即自然界的普遍形式。

    2.作为客观性的绝对者,被转变为作为主观性的绝对者。

    3.这两种绝对性成为同一的绝对性。

    换个方式来说,绝对者是永恒的本质和观念。

    它先将自己客观化于自然界中,再以作为表象世界中的主观性而返回到自己;然后经由哲学反省,认识到自己是实在与观念的同一者,是自然界与精神的同一者。

    因此,人对自然界的认识,即是自然界对它自己的认识,犹如睡着的精神变成清醒的精神。

    自然界是一个目的性系统,是永恒观念必然的自我开展。

    低层次是作为高层次的基础而存在,高层次是低层次的发展目标,高层次在逻辑上先于低层次,机械物与有机物之间的对立消失了。

    自然界整体是一个有机统一体。自然界是无限绝对者的自我客观化表现。

    自然界是绝对者直接而客观的显示,因而它是观念的,它表现了永恒的观念,并朝向通过人的心灵,并在人的心灵里的自我反省。

    谢林的客观唯心论除了关注自然界之外,也强调艺术哲学。

    他说: 客观世界只是精神之最初的、尚无意识的诗;哲学的普遍求知工具,以及它整个结构,而基石,乃是艺术哲学。

    美感直观显示了无意识与意识,实在与观念的统一。因此,人在观看艺术作品时,心灵享有一种终极目标性的感受,觉得根本问题被解决了。

    艺术作品是无限绝对者的有限的显示,美与真在终极上是一体的。

    谢林的哲学又被称为“同一哲学”,因为他总是要把表面的差异回溯到根源的同一。

    的确,就绝对者(或称绝对精神)而言,一切原本为一。

    自然界的归宿也是绝对者,至于中间的转折过程,大概要等到黑格尔上场才说得清楚。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一本书读懂西方哲学史》,关注自然世界的谢林(25)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rplw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