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观园里的“浮生遗梦”

作者: 睛川 | 来源:发表于2019-11-26 15:56 被阅读0次
“ 秋来有佳兴,秫稻已含露 ”

中国文化里有一种对季节的敏感,一年四季,唯有秋天,最能体现园林的意境。

在秋阳的逆光中,远远看去,这座位于淀山湖畔的大观园,增添了独一无二的秋天况味。与春日的热闹,夏日的焦躁,冬日的冷峻相比,此时的风景更令人陶醉。

大观园,这座《红楼梦》中富有诗意的纸上园林,师法自然而又不局限于模仿自然山水的形态,集中体现了曹雪芹建筑园林艺术的精髓。是他利用建筑、山水、花木、艺术,为世人所构筑的一个虚虚实实、亦真亦幻的“太虚幻境”。

淀山湖的落日

上海大观园是依据曹雪芹的笔意,运用中国传统园林艺术手法而建的大型仿古园林 。园林设计之初,可能是考虑到建园一定要大才有大气势,因而建筑面积由原先的135亩扩大到了1500亩。园林的整体布局和构造也都力求真实再现大观园景观。为此,建造者们充分发挥改造自然的智慧,在园中筑起了亭、台、楼、阁等一系列仿古建筑群;在平地上挖掘出了大面积的人工湖泊,并利用挖湖取土堆掇了一座高十几米的小山,作为大观楼的背景,终于构成大观楼背山面水的壮丽气势。

为了不辜负这一番战天斗地的苦心,我决定按照大观园游览图的路线走上一圈。

太虚幻境

园林的整体布局以大观楼为主体,中轴线上设有省亲别墅和体仁沐德厅,景观建筑大气威严,气象庄重;东、西两侧,分别建有怡红院、拢翠庵、梨香院,潇湘馆、蘅芜院、稻香村等一系列馆舍;全园又以人工湖为中心沟通各处景点,湖边建亭、榭,湖中造曲桥、石航,构成了一派小桥流水,竹村山石,庭院深深的江南园林风光。

省亲别墅 潇湘馆的亭台 紫菱洲 黛玉的书房

然,大观园美则美矣,和江南园林相比,倒显得奢华有余而精致不足,刻意雕凿,反而少了自然之美与田园生活的意趣。况且,建筑即使再美,如果没有人文精神点缀其间,也会因为过分单调而索然无味,缺乏灵魂。

“三春去后诸芳尽,各自须寻各自门。”

大观园,曾是红楼女儿的闺阁筑梦之地;如今,雨打芭蕉,群芳散尽,花事已了。

藕香榭的莲花,栊翠庵的红梅,稻香村的春韭,蘅芜院的香草,俱已坠入紫陌红尘,落英缤纷;只剩下,潇湘馆里那竿竿翠竹,仍“龙吟细细,凤尾深深”。

潇湘馆大门

《红楼梦》中的大观园无疑是充溢着诗情画意的。这诗情画意中蕴籍着:“寿怡红群芳开夜宴”的热闹,“秋爽斋偶结海棠社”的才情,“宝钗扑蝶”、“湘云醉眠”的浪漫,更饱含着“林潇湘魁夺菊花诗”的灵气。

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大观园就是一幅立体的山水画,亦是一首有形的抒情诗。只是,这诗意五味杂陈,有的天真烂漫,有的凄凉哀婉,凡此种种,不是人人都能懂得的。

浮生着甚苦奔忙,盛席华筵终散场。
悲喜千般同幻渺,古今一梦尽荒唐。
漫言红袖啼痕重,更有情痴抱恨长。
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
怡红院

原创不易,如转载须获得本人授权,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相关文章

  • 大观园里的“浮生遗梦”

    秋来有佳兴,秫稻已含露 中国文化里有一种对季节的敏感,一年四季,唯有秋天,最能体现园林的意境。 在秋阳的逆光中,远...

  • 大观园里的“浮生遗梦”

    “ 秋来有佳兴,秫稻已含露 ” 中国文化里有一种对季节的敏感,一年四季,唯有秋天,最能体现园林的意境。 在秋阳的逆...

  • 大观园里的小资梦

    下午继续听蒋勋老师的细说红楼梦—— 第四十一回 贾宝玉品茶栊翠庵 刘姥姥醉卧怡红院 宝黛钗​三人和妙玉品茶这一回,...

  • 无题

    轮回不问梦, 前尘花间酒。 浮生空遗影, 一世奈若何?

  • 林红玉

    曹雪芹先生的《红楼梦》做为四大名著之一流传至今,在大观园里我们也看尽盛世繁华。大观园里多愁善感的黛玉、开朗豁达的宝...

  • #浮生大观#

    #不可告全体性转且7p 二合一——不可告大观园# 1.“啊————”一声尖利的女音划破天际鱼肚白,深宅大院里的男女...

  • 大观园

    世上哪有什么大观园呢?大观园不过真是红楼梦里的一个梦罢了。只有在这个梦里的大观园里女儿们才真如宝玉说的如水一般。连...

  • 院子

    二 《 红楼梦》里有个大观园,园里有“怡红院”、“潇湘馆”、“蘅芜苑”、“梨香院”...

  • 装糊涂的智慧2.9

    今天读《红楼梦》到第四十一章,刘姥姥第一次进入到大观园里面,在大观园里刘姥姥在贾母面前总是装傻,对自己自嘲和自黑,...

  • 红楼别序

    春夏秋冬各为情,生老病死聚散逢。 雪芹先生一杆笔,大观园里梦初惊。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大观园里的“浮生遗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rtjw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