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 红楼梦》里有个大观园,园里有“怡红院”、“潇湘馆”、“蘅芜苑”、“梨香院”、“稻香村”、“栊翠庵”等等之类。对“怡红院”有很祥细的描述:绕着碧桃花,穿过竹篱花障编就的月洞门,俄见粉垣环护,绿柳周垂。……院中点衬几块山石,一边种几本芭蕉,那一边是一株西府海棠,其势若伞,丝垂金镂,葩吐丹砂……
原来四面皆是雕空玲珑木板,或“流云百蝠”,或“岁寒三友”,或山水人物,或翎毛花卉,或集锦,或博古,或万福万寿……
这样的院子的主人自然不同寻常,怡红公子贾宝玉是何许人也?他曾作螃蟹诗曰:持螯更喜桂阴凉,泼醋擂姜兴欲狂。饕餮王孙应有酒,横行公子竟无肠……在大观园,贾宝玉就是一横行公子,没有谁不敢不顺从他,除了林黛玉偶尔讥讽他几句,给他一点气受。
这“院子”自然不敢与怡红公子的院子相比,毕竟不住着贾宝玉。也没有假石,雕梁画栋,亭台楼榭,流水潺潺之类;亦无芭蕉修竹,海棠盛开,倒是有一棵很高的松柏树,它是建院的见证吧?四五层楼高,平时没注意,那天去同事家,居然与五层楼齐平!即便孤零零的,形单影只,也没人关注,自顾自生长,也长成了参天大树。
院子本身破破烂烂,了无生趣。但有一老者颇有生活情趣,他住一楼,便充分利用阳台空间和周围,种上铁树、兰花、辣椒、芋头之类,以前还种上丝瓜、苦瓜,总让那片绿带来生机盎然,让退休后单调乏味的生活染上自己喜欢的颜色。八十多岁了,每天大清早背上剑,骑着单车去锻练。他极喜欢看报纸,时不时到办公室来收集报纸仔细阅读。生性乐观的他看到人笑眯眯的,有一天他碰到山三,便说,你在《今日邵东》发了好多文章,真是你写的吗?山三不好意思地点头,“嗯!”不错,不错!这个好!山三不知道为什么,却莫名其妙的不好意思起来:现在大凡有点本事的谁还写文章呢?就像农民,若死磕那一亩三分地,能有啥出息,不是卵毛上面勒“挤子”么?话又说回来,若老实巴交,不如此,又何以生存呢?某文学大家却在北大演讲中说,中国不缺聪明人,就缺老实人,缺笨功夫。明显是站着说话不腰疼嘛。
靠北边有一长溜的一层平顶房子,原是做杂屋的,放置一些“锄头、耙头、斧头”和“畚箕、箩筐、簸箕”之类杂七杂八的东西。人们喜欢土地,喜欢种菜,便燕子衔泥似的运来泥土,用石头、红砖、泡沫塑料做围栏分成一小块一小块的菜地,在平顶房子上热火朝天地忙碌开了。种红薯的只在乎吃红薯幼苗,不在乎红薯;辣椒、茄子、豆角、丝瓜、黄瓜等等郁郁葱葱,一片生机勃勃的绿色给这比山三的老父还老态龙钟的院子凭添了一抹亮色,虽然不能彻底扭转,返老还童,但至少像喜儿一样,在头上束了一红绸子,算是穷人家的女儿有花戴了。
在这院子住了几十年,也不能说白住,至少经历了一些“触动”你灵魂的事。某年冬天,这院子靠马路边的门面全是做早餐的,人来人往,熙熙攘攘,繁华得就是邵东的“南京路”,米粉、包子、卷子、馒头、稀饭、豆浆、面条等等应有尽有,那招牌一个比一个亮眼,桂林牛肉粉,正宗螺蛳粉,邵阳回民粉,福建沙县小吃,兰州拉面……这些招牌也非名不副实,招蜂引蝶,“十里八乡”的人们都来这里吃早餐了,每个门店都是人满为患,外面进来的,或者出去的,无不是摩肩接踵。
人多拥挤就好混水摸鱼,为小偷小摸,甚至杀人越货提供了绝佳的掩护。一天早上,山三从店里出来,抹着嘴巴,打着饱嗝,抽着白沙,惬意地走着,快到传达室门口时,忽见“勾肩搭背”的两个人中一个喊了一句“哎哟!”还未明白这低沉的痛苦的叫声为何而来,发现他腰上插着一把尖刀,刀子捅得很深,只剩下木柄留在外面,那嫣红的血不断往地面上滴,有晕血毛病的山三差点晕过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