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在锻炼身体休息的时候,看到老师发给我孩子在学校体检抽血晕倒的照片和信息,心里有对孩子的担心,同时也有对孩子平时不听教导的生气。
老师说孩子晕倒可能和没吃早餐有关系,还问我是否有贫血,血压,心脏等疾病,我曾带她去医院做过所有检查,她的身体一切正常。瞬间想到她肯定是晚上不按时睡觉熬夜,早上起晚了没有时间吃早餐,导致身体虚弱低血糖头晕。请老师帮忙给她多喝点葡萄糖水,吃些东西应该没有什么问题的。
当我开始继续锻炼时,另一个老师打电话给我说孩子的情况,挂掉电话,顺口抱怨道:“这孩子真让人操心!”旁边一起练习的姐姐询问怎么了?我说孩子体检抽血晕倒了,每个月还特意多给她生活费,让她一定要多吃有营养的食物,在学校要先学会照顾好身体,才能有精力去学习呀,她倒好,在家在学校总是晚上不睡觉,学校很早起床,身体哪能这样折腾还受得了?
她立即对我说:你不要给孩子贴标签总说是她自己的坏习惯导致的,孩子的问题还不是你作为家长没有管理好导致的,有问题就带去医院看医生,用中药调理身体,一个医生看不好,就看两个三个,你要做的就是解决问题,首先要关心她,不是指责,抱怨她呀……(此处省略一千字)。
那一刻我是能感受到她的动机是好的,是出于为我考虑,给到实际有用的建议,真心想要帮助解决问题。随着她越来越高昂越来具有“攻击性的”说教,瞬间情绪失控了:“我本来只有一点焦虑 ,我需要你同理和共情我的感受,而不是指责我,给我建议,你的话此刻让我非常焦虑和烦躁,请不要再说了,换个话题,可以吗?”那一刻瞬间冰冻了,异常尴尬。
回来后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即使在我失控的那一刻,我依然清楚她的用心是好的,为何我会难以忍受的反感和抵触,甚至粗暴无理打断她的用心良苦的说教呢?
面对问题,逃避责任是本能反应,即使知道是自己的问题和责任,依然不希望有人用手指着我说,都是你的错。
其次,当时我的内心是焦虑不安的,我希望得到的是他人对我的同理和共情,希望她能告诉我:当妈真不容易,真为孩子操心。而不是长篇大论给到我说教和建议。
建议说教越多,越反感,傲慢和自卑同时被激起,我很蠢吗?我没有能力解决好自己孩子的问题吗?好心说教在那一刻成了难以忍受的对比和炫耀。
在这件事中,我看到了自己即使人到中年依然会处于孩子心理状态习惯性的抵触,反驳和对抗,而不是成年人的解决问题方式:游刃有余做到冷静、理智和得体,这是我需要成长和练习的功课。
记得这位姐姐曾说,已经参加工作年近30岁的儿子从不愿意谈女朋友,甚至对于女同事颇有抵触,问他为什么不愿意谈女朋友,她儿子回答:“我已经被你说教快三十年了,我的后半生再找一个女人,被两个女人管着,我这辈子活得还有什么劲?”当时一群人听后哄堂大笑,而我却感受到了年轻生命里苍凉和无力。
对于他人的共情和同理能力永远是优于打着“我是为你好”的旗号的说教,明白清楚他人诉说的需求做出相应的回应,也许是解决问题更好的方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