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汪村桥头边的小店,早上聚集了很多人。老老少少都在讨论姜家老太跳河自杀了,你一言,我一语。
“90几岁了,竟然被孙子气死了,作孽呀!”
“老太婆这一生活得太苦了!”......
地处偏僻的海汪村,以前有两个大姓,分别是李姓和姜姓。姜婆婆原是孤儿,本没有姓氏,嫁到姜家来,便随了夫家的姓。
姜婆婆家是海汪村最大的地主,村子里的良田大多是姜家的。早在建国前,姜婆婆的男人就迷上了抽鸦片,败光了姜家的大部分资产。后来吸食过量,抽死了。
土改时,姜婆婆因是地主家的,被打倒了,天天拉去批斗。家里三间大青瓦屋也被分给了村里刘姓的一户人家,只得寄宿在一间放杂物的废旧砖瓦屋。
屋子总共才十个平方,用布隔开,一半是卧室,另一半是做饭的地方。一到下雨天,屋顶就“滴滴嗒嗒”地往下漏水。常碰到邻里问姜婆婆,“恨不恨夺走她房子的人?”姜婆婆每次笑笑说:“老刘头的大儿子和二儿子都是在抗美援朝时牺牲的,三儿子还在读大学,家里穷。我一个地主老婆子,住住这老房子有什么大不了的?”
姜婆婆比我祖母还年长不少,我们这一辈儿的叫她“佬婆婆”。她闲下来给庄稼户带带孩子,不要工钱,只要管口饭。
听我母亲说起,姜婆婆也带过襁褓里的我。七月里,父母亲忙着收割庄稼,没有时间照看我,请来姜婆婆。那时候,村子里传着有外地人下乡偷抱孩子去卖。姜婆婆连中午眯一会儿,都生怕孩子被抱走。她系了一根细绳子在我腿上,吃喝拉撒不离开这根绳子。
姜婆婆有三个女儿,两个远嫁他乡,一个嫁给了本村的一个渔户家。大女儿和二女儿很早就得病过世了。嫁在本村的三女儿,丈夫在她三十几岁时下海捕鱼溺死了,只留下了个遗腹子。
好不容易,三女儿把儿子拉扯大,养的却是个败家子,托关系找去亲戚厂子里干了几个月嫌苦,整天在家吃吃喝喝,靠着几亩薄田过日子。他的媳妇儿是个傻子,先是被丈夫酗酒家暴,又被邻居二狗子欺负,哭得受不了了,不久就改嫁了。
姜婆婆不爱打牌,也没啥爱好,只是喜欢喝那么几两小酒。别人说她命硬,丈夫和女儿早死,她却不紧不慢地活到了九十一。
一个下雨天,姜婆婆拄着拐杖,从桥头小店里买了瓶二锅头,心想着去看看三女儿和外孙。酒桌上,外孙因老婆改嫁了,孩子又在哭,受不了心烦。看到姜婆婆在用自己的碗喝酒,呵斥道“你个老不死的,整天只知道喝喝喝,喝不死!”说着,就把酒瓶子和碗一并摔了。
姜婆婆想了一晚,气不过,当天夜里就跳进了门口的大河。
夕阳下,海汪村的河面飞来了一只白鹭。不远处,一个提着小篮子的孩子急乎乎地跑去坟头,给姜婆婆送下酒的新蚕豆……
姜家婆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