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缺乏知识以及不愿意学习的人,
总有过于优越和自豪自我评价。
因为知识越匮乏,他所相信的东西就越绝对,
不接受任何超出自己认知之外的观点,
因为他根本没有听过与此相对论的观点。
1、认知靠后天形成
成功=20%的智力因素+80%的非智力因素,智力因素是天生的(当然后期的训练可提升我们的大脑细胞活跃度),非智力因素就需要我们不断地从他人的身上模仿、练习而形成我们自己的认知。
格局决定态度,态度决定行为,行为决定细节,细节决定结果。
一个普通人只想看到结果,
一个成功的人会看到原因,
而一个杰出的人会打造格局。
2、成长环境形成认知
纪录片《人生七年》向我们展示了14个不同阶层的孩子,每7年记录一次他们的生活。阶层的不同使得孩子的教育方式、圈子以及生活条件的不同,以此也决定了他们的认知不同。我们的认知,大部分是我们的生活阅历积累形成而成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也是同个道理,我们收获着来自什么层面的教诲,就会有什么层面的认知。一个因生活不得不每日出入田地的孩子与一个每日固定与父母看金融时报的孩子,你觉得七年之后,他们会各自站在哪个位置?
3、个人阅历形成认知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
这熟记于心的名言警句,是在告诫我们,认知获得的不同种程度与方法。
万卷书中我们可获得不少知识,积累我们的知识库。但总是因为咀嚼着作者品味过的成果,终归不够原汁原味,我们得切身体会,从阅读进阶到行动。
行万里路,让我们得认知从书本内的文字,升华成山上的风,森林的雨,世间的生灵万物,异地风情的文化习俗,人间百态,亲身体验。
而阅人无数,则是我们来见证我们所获得的这些认知,能否内化运用出来。千人千面,甚至一人千面,人是最复杂的文化产物,也最挑战我们认知的境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