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6529909/d4a5d0e3b92323a6.jpg)
拖着
——2015年
我从中门,她从前门,上公交。虽然身在人群里,在我的感觉中,上车的却好像只有我和她。只因注意到她有一件硕大的行李:铁皮箱。超出印象中的公交范畴。
车开动了,越过人群,看到她和箱子比肩而立。我略略放心:还好,允许上车。携带有潜在危险性的大物,极有可能遭遇拒载。
一阵哗啦作响,她很快有了座位。让座者出于同情及困惑,抑或安全感。人们同时也为箱子让出空间。
箱子薄而空,在行进的车体内不能自控。箱子一跑,她的手便重重拍住,响亮地拽回来。很像盛怒的母亲夸大对孩子的教训。
因为离得近,我的包被活跃的箱子冲撞了两次。只好不让她察觉地悄悄躲开一些。
她是一个悲情的旅客,一路在述说自己的遭遇。她凝聚了人们散乱的注意力。
“做啥啥不顺!”
“什么破箱子,我儿子用都没用就成这样了。”
箱子的一扇门摇摇欲坠。有乘客说,其实焊一下就好了。
“我要找110!”
“我要向315投诉!”
“到110了吗?”
“师傅,到110叫我一声!”
……
她听从别人的建议,挤到车厢前边,去向司机交待明白。一个女人自告奋勇,帮她扶住箱子。然后就是久久不见她回来。当刚上车的乘客要坐她的座位时,人们不约而同会说“有人了”。
人头攒动中,终于看到了她——端坐在一个临窗的位子上,望着车外。她好像气糊涂了,想不起还有箱子的事。她在潜意识中很想抛下箱子吧。
看箱子的女人有点急:“哎呀,我得下车了。快来管你的箱子!”人们悄悄地笑。她这才回来了,带着极不情愿的神情。
……
我到站下车,发现她和箱子也下来了。虽然还没到“110”。
她拖行几欲散架的箱子,与地面摩擦生响,声动传远近,就像拖着人类的全部苦难。有时候她改变方式,用胳膊抱、肚子抗来搬运这个冤家。一个柜门彻底废了,她摔摔打打地塞进柜里,拖着继续前进。
“110”是否还在尘世?
“110”管她和箱子吗?
好像开天辟地时候,她就拖着一个箱子了。大而无当,又破又响,完全累赘……
她走出了许多怨气。
所有路人的怨气也都汇集于此。
我觉得我的烦恼也在那箱子里了。
车来人往。依然一派马路上的风光。明媚的阳光、摇曳的花树渐渐淡去她的身影。
只有,只有那个身在课堂的学生,也许会久久走神:
母亲的维权之路远不远?
(20150519)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