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舍离”的概念是日本杂物管理咨询师山下英子针对家居收纳提出的。
断=明白哪些事情是重要的。
舍=舍弃一些对自己无用的事情。
离=专注自己的事情,远离外界的诱惑。
为什么今天突然想到说“极简主义”,是因为最近愈发的觉得周遭各种事好像让我处理起来有了点小麻烦,这也丢不掉,那也丢不开。越来越臃肿,越来越累赘。
所以特别需要被“极简主义”包裹,主精神,物质次之。
我不知道这种感觉快爆发的根源是什么,难道是因为家里越堆越多的杂物?还是越来越少的独思时间?亦或永远都做不完的工作和家务……
有人推荐看董豫赣的《极少主义》。完全是硬着头皮看下去的,文字晦涩得文艺,可能是我读文学书太少,知识也没成结构体系,可是又觉得越读好像越觉得有那么点意思。北大建筑学的教授,从建筑到文学,从绘画到雕塑……最后的结论就是:至少50%没读懂,不明觉厉,需要重读。
扯远了。
因为开始越来越觉得身外物的叨扰,比如那些堆在书柜堆里越来越多的书,却很久没有去翻阅过。不知道“物尽其用”,是不是就是“极简”和“断舍离”的态度,选择太多,越来越混乱。梦想list越来越短,是不是就越自在?
所以最近参考一些所谓的人生整理方法,正在执行中:
1、丢掉无用之物,简而言之,就是扔扔扔。旅行买的小纪念品,游乐园玩的战利品,这些无用之物,与其摆那生灰,不如就丢弃掉。
2、给物品找到归属,不用的就二手卖掉,能用的就变成有效的装饰品。
3、掌握正确的收纳方法,这一点我很低能,比如如何折衣服更节省空间,如何收纳更整洁,在我看来就是天书。
4、知道自己要什么,然后努力的去做什么。坚持学习,做有趣的人。享受生活,拥有丰富的业余。摒弃拖延癌,说干就干。
推荐一个APP,滴答清单。你可以给自己设置比较变态的任务量,哈哈哈,那感觉,真的爽到爆。才做起来很难,坚持下去,会轻松起来的,相信我。
极简不代表生活单一,一样可以丰富多彩。只是在态度上,坚持宁缺毋滥,不管是对人还是对事。现在很多书也好,网络上的热文也好,都太极端,教条式的规定了各种,我的理解就是坚持极致,但极端不可取。听从内心深处最真实的声音,可称之谓:顺心意。
现在往回头看,我之前干了多少“收集癖”可以干的事啊。
举两个栗子。
1、买笔记本,一度超爱各种笔记本。大大小小,简约的、复杂的、上百本肯定是有的。
2、买书,特别是小王子。各种版本的小王子,我都不知道买了多少本。
还好有件事,我没干。
芬理希梦的500色铅笔。差一点就买了一套。你们随意感受一下。
当时脑子发热,还好没买回来召唤神龙。
芬理希梦的500色铅笔对实物的处理只是第一步,还有社交、习惯、心态,今天没时间了,下次再说。
可是,过着断舍离极简主义式生活的我,坚持了一个周不往家里添置物件,在扔扔扔中度过。但是,在一周最后一天的下午破了功。因为,刷卡的感觉真的好极了。不过,不得不说,开始扔扔扔之后,真的有一种前所未有的轻松。
写在后面:
对于每一个独立的个体来说,极简主义、极少主义、不婚主义、单身主义……都不见得是最好的,只能说是最合适的。
对了,TED有一个演讲的视频《所谓断舍离》,可以去看看。
【TED】所谓断舍离 - 腾讯视频
还有,极简主义现在大家一提到就想到日本,其实我国很早就有拉,阴阳八卦,这才是极简主义的鼻祖叭。
阴阳八卦豆瓣上有一个小组“极简生活”,小组说明是这样写的: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这是一个充满自我挑战的小组,这里聚集的是一群生活的精英,他们知道自己的需要,并致力于将自己的精力、财力、时间等资源集中于人生中最重要的事情上。
极简主义生活方式,是对自身的再认识,对自由的再定义。深入分析自己,首先了解什么对自己最重要,然后用有限的时间和精力,专注地追求,从而获得最大幸福。放弃不能带来效用的物品,控制徒增烦恼的精神活动,简单生活,从而获得最大的精神自由。
——人民日报
百度百科:极简主义(Minimalism)以简单到极致为追求,是一种设计风格,感官上简约整洁,品味和思想上更为优雅。
I believe that a simple and unassuming mannerof life is best for everyone,best both for the body and the mind.
-- Albert Einstein
我相信简单低调的生活方式对每个人都有好处,无论是身体还是心灵。
——爱因斯坦说。
推荐书单
《怦然心动的人生整理魔法》
《断舍离》这书写到了家居和衣物的精简,对于单身和非单身的人都很有用。
《极少主义》
《简单生活的艺术》
《不持有的生活》
和这个江湖打交道,公众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