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义山杂纂》之“痴顽”系列:
所谓“痴顽”,乃本质恶劣,品行不端且不知悔改。
有钱不还债。(网上有个小段子,某人借了钱久不还,债主婉转提醒,这壁厢还怪不高兴:借了钱是我的本事,催什么催?这种主儿眼下委实不少,古代也断不了这种事儿,只不过讳掉了,为古人讳嘛。若交友不慎,弄几个这样的朋友在身边,那就自认倒霉吧。)
知过不能改。(明知错误就是死活不改。为什么会这样呢?这种人从骨子里觉得天下就是我的,为什么要改呢?以往损人利己惯了,改掉了我岂不是不舒服?故而坚决不改。)
见他言语强拗。(所谓言语强拗,就是睁眼说瞎话,明显的事实或结果已经摆哪儿了,就是他的无心之失或有意使坏作恶,可这厮偏不承认,还振振有词。现代社会里也屡有这种人出现,像霸座的那对男女,拒不配合接受酒驾检查的,殴打公交车司机的,大多就是这种社会渣渣。)
见人文字,强评骘。(国人有个传统,那就是喜好评骘他人文字,就像古代不少文人嗜好给人撰写祭文和挽联挽幛差不多,眼下的网站登载新闻报道,也特意留下评论区,以迎合需要。应该说是一个好习惯吧,不过前提是的确一语中的,发人之未见,令读者有柳暗花明,醍醐灌顶的感觉。像毛宗岗评三国,金圣叹评水浒,脂砚斋评红楼,李卓吾评西游,王渔洋评聊斋大致都属于这种。而那种明明二把刀而自觉慧眼过人就是一种恶心了,偏这种人不在少数。)
自不知过,强怪人。(可参见上述“见他言语强拗”条,而本条所指之人则更等而下之。为啥?事情出了,恶果来了,不仅不反省检讨自己,反倒推卸责任,倒打一耙,这种可谓天下最赖者。民间谚语里“屙屎不来怪狗撵,生不下娃娃怨炕短”就指的这类货色。)
把酒犯令,不受罚。(把酒犯令又耍赖不喝酒当然小事,不过,也足见这种人的不守信。如果交朋友,还是远离为好。)
家贫,强作富贵相。(俗话讲,“穿衣吃饭看家当”,对不?当然对,持家过日子照此规则再好不过。可问题是,即便一个穷到一文不名的穷人也得厮混这个社会,有人就有江湖嘛。而江湖的第一大规则就是:富在深山有远亲穷在闹市无人问,一个叫花子上门乞讨,看门狗会真地会扑上来。所以,如果真穷,出门打工或走亲访友,还是把自己捯饬得不那么穷才好。不服你试试,你基业初创,开了个小公司,坐落于拐弯抹角处的旮旯里,里里外外还显得寒碜穷酸,你说会有人上门跟你谈生意么?做生意首先对方得有钱对不?)
话语不信。(俗话说的说话不算数,雅语的言而无信,即此。孔子《论语·为政》》:“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意思是,一个人如果不讲信用,那么其最基本的品质也就谈不上了。譬如大车没有輗,小车没有軏,如何能行动呢?”信是一种人际关系。人们常用“一诺千金”来衡量信的价值,其实,何止千金,信值一个人的一辈子;信是人际联系的纽带,没有了信,谈不上基本的信赖和有效的合作。
接下来是《义山杂纂》之“愚昧”系列“
背面说人过。
好说人家密事。弃家耽酒。
图他酒食作证人。
三头二面趋奉人。
说六亲过恶与外人。
父母在,索要分析。
会聚,不识尊长位次。
有憾于人,望人恕。
有惠于人,望人报。
见人强语。
讲他人恶事。
闻善不记。
闻过作他人。
党妻儿骂人。
——下番解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