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2221180/966202bf8537d0d0.jpg)
人力资源管理师证书作为人力资源从业者唯一可考取的国家级职业资格证书,报考的火热劲儿从我开始工作到现在,十年不减。
虽然考取了这个证书一般不会升职,也不可能加薪,只是锦上添花的一本证书而已。但是对HR来说,它就像一本驾照,变成了每个从业者必须拥有的东西。而且在学习的过程中,你还会有不同的收获。
助理(三级)人力资源管理师、中级(二级)人力资源管理师非常容易考过,而高级(一级)人力资源管理师就有很大的难度,毕竟是这个行业最高等级的证书。
在杭州,目前政府对人力资源管理师证书非常重视,一方面,如果通过考试,高级证书可以领取3000元的补贴,中级证书可以领取1000元的补贴。另外,如果拥有高级人力资源管理师证书,退休后,每月可多领取非常可观的养老金。从这些方面来看,这个证书有很高的含金量,所以,培训费贵一点也是有道理的。
2016年11月高级(一级)人力资源管理师考试成绩已出,我理论(70分)、技能(76分)、公文筐(80分)成绩均不错,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复习经验,让计划参加高级人力资源管理师考试的同学们可以少走弯路,提高通过率。
1、好的培训机构很重要(未受培训机构委托,均是发自内心的话)
我是在杭州卓博教育报考的,当时主要考虑的是上课的地点比较近。真正开始上课了,发现这个培训机构能够不停的带给我们惊喜。我们一共有三个老师,三个老师各有特色,其中,周老师对高级人力资源管理师考试非常有研究,清楚的知道每个知识点考没考过,今年可能出什么类型的题目,而且总复习的押题范围命中率相当高;冯老师主讲绩效管理这一章,冯老师是实战派的,把这一章的脉络梳理的非常清楚,不太好懂的战略地图、平衡记分卡等工具也被他解读的很简单,重要的是冯老师的体系性很强,听他一天的课,绝对会让你绩效管理的知识提升好几个高度。我觉得这一天课程的价值,我付的学费都值了。还有一个夏老师是大学老师,属于学院派的,对公文筐套路的总结比较到位,按照这个套路,公文筐应该可以及格。
上了培训班会觉得600多页的教材是个纸老虎,没上培训班觉得这本教材是座大山,很难翻越。这就是上与不上的差别。
我们这个班学习的氛围特别浓厚,大家组建了微信群,晚上经常有同学冒出来鼓励大家认真复习,还经常在群里讨论问题。我还和班上好几个同学成了朋友,考试后,偶尔一起喝喝咖啡聊聊天。班上有好几个大咖,有高端猎头,有公司的高管,大家一起学习的时光也是一段美好的日子,特别是离开学校这么多年,有机会再次来到大学校园,坐在教室里听老师讲课,就当是暂时逃离这个纷繁的世俗给自己一份难得的清净吧!
2、这本600多页的厚书很有意思
是冯老师对绩效管理一章的解读,让我换了一种眼光去审视这本书:原来觉得这本书很理论,而且是很陈旧的理论,和目前企业的人力资源情况差距很大,以一种厌烦的心态在学习。后来听了冯老师的课,才觉得这本书的体系性很强,理论知识的高度也足够,于是静下心来,认真去品读每个细节,去和自己工作中实际遇到的各种情况进行对比、反思,倒也碰撞出了不少的火花,有了不少的心得体会。
世界的模样,取决于你凝视它的目光!用在这里刚刚好。
3、给自己定个明确的复习计划
其实对我来说早已过了需要用证书来证明自己能力的阶段,但是给自己一个短期的明确的目标,并能坚持不懈的努力三个月,也是对自己意志力的锻炼。所以,简单制定了一个复习计划:书看三遍,历年10套真题做两遍,并给自己明确了时间节点。考试前这个计划如期完成,考试高分通过,对得起每一个挑灯夜读的黄昏和伴着晨光早起的每一天。
把复习计划打印出来,贴在书桌上,这叫:目标可视化。把这件事情当一项分解的很清楚的任务不慌不忙但坚持不懈的去完成就好。
4、历年真题认真做两遍很必要
有的人历年真题做了,理论(全部选择题)还是没过。我觉得可能是方法问题,每套真题做完之后,要把自己做错的,以及虽然做对但是不确定的题目,都在书上找到,认真阅读相关的知识点,阅读知识点的时候尽量扩大范围(所以说是相关知识点),不能仅仅局限于这个题目。照此方法,其实做一套真题,就等于翻了一遍书,做十套真题,等于翻了十遍书,重要的知识点一定都复习到了。
从2016年11月份考试的理论试题来看,我感觉重复历年真题的概率约40-50%,所以,历年真题至少要做两遍,理论就没有问题。
关于理论部分,除了历年真题,没有必要再去做其它的题目了。
5、结合自己的经验答题
不管是技能部分的案例分析题还是公文筐部分,我觉得都可以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回答题目,公文筐每一道题目我给出的答案中,一定有一两条是让阅卷老师眼前一亮的,是很多考生都没有想到的点,但这是比较高的要求,取决于自己的岗位和工作经验,如果你是一个HR主管来考高级人力资源管理师,那回答问题的高度和角度和一个HRD应该是会有区别的,当然也可能HR主管得了高分,但应该是小概率事件。
因此,修炼内功很重要,肚子里有墨水,不愁笔下没文章。
肯花时间,肯把这个学习和考试当一回事儿,又有一定的复习和应试技巧,还有你要真的有料,就一定能顺利通关。预祝看完这篇文章的你,会是顺利通过的那一个。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