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上个月,终于决定在工作所在城市买房。做了这个决定后,我认为有必要告知家里人,于是拨通了家里的座机。
是我妈接的电话,我说我们打算买房了,因此打电话跟家里说一声。我妈“哦”一声,短暂沉默之后,平静地应道:“知道了。”
一种每次和家里人通电话都会产生的无力感,让我的心慢慢沉下去。虽然不是当面交谈,我也能够想象得到,我妈脸上那如千年古井般毫无波澜的表情。我当然不会指望她主动探问——这么多年来她都从来不曾就任何一件事主动询问过我与之相关的点滴,我只好像以往的无数次那样,快速赶走空气中漂浮的微妙的尴尬,主动跟她说:“我们已经看中了一处二手房,三房两厅,总价105万,明天就签购房合同了……”
她只是唯唯应着,等我一口气说完,大家又陷入沉默,只有电话里偶尔传来的喘息声,提醒着我她还在电话那头听着。幸好很快,她像往常那样,说了一句:“我让你嫂子和你说吧。”然后迅速把电话听筒塞给因生二胎辞职在家带孩子的嫂子。
嫂子接过电话就噼里啪啦地问开了:“看中的房子是哪里的?格局怎么样?多少钱一方?小区环境怎么样……”我的心一暖,逐一回答了她的问题。接着嫂子又“盘问”了半天,最后说:“你们手头的钱够不够?要不要我们先挪点给你们……”
我的眼眶一热,眼泪差点决堤。为嫂子的贴心,为我妈一惯的不露声色。其实我需要的不是家人金钱上的援助,而是日常关怀之情的流露。而后者,恰恰是从小到大我和兄妹们最缺乏而又最渴求的!
02
2012年春天,小妹决定闪婚。当时她才满22岁,挑选的夫婿比她年长5岁,是个老城持重的外省人,他们从相识到私定终身,不到半年时间。
她在电话中告知父母此事,我妈说:“你跟你爸说。”我爸也同样言简意赅:“不行,我不同意。”“为什么?”小妹追问原因,父亲只是讷讷,始终未能说出一个能够说服人的缘由。
大概过了大半年之后,大妹才在闲聊中告诉我,说小妹宣布要结婚那天,父亲一个人默默坐在沙发上抽了整整两包烟,母亲则独自躲在房里垂泪良久。可是彼时小妹早已完婚数月了。
我听完只觉心痛不已,这对平凡的农民夫妻在那一天,面对小女儿如此草率的人生抉择,心中必定思绪翻涌、万般不乐意吧。可是我又是如此的无可奈何,因为我深知,就算内心翻起再大的惊涛骇浪,他们最终也会选择缄默不语,就像过去的几十年一样,将内心所有的波澜壮阔埋入心底那片广袤的沙漠,此后再不会将之诉诸于口。
后来,我把此事转述给小妹。她只是愤怒地质问我:“他们为什么从来不说?!为什么从来不提?!”
当年嫂子刚嫁入我家不久,也曾在私下向我抱怨过:“为什么你家的人有什么想法都不愿意说出来?大家都要忍着、藏着,让别人乱猜呢?”
呵呵,我也想知道答案啊。可惜,这一切彷佛成了我们家的未解之谜,也是我们几兄妹内心深处一直隐藏的痛。
03
从我记事起,父母在我眼中的形象,就一直是辛勤劳作的背影和默默审视子女的眼神。如今我和兄妹早已长大成人,但从小到大,父母从未在口头上表达过对我们的关怀和爱意,别说像“爸妈爱你”“爸妈想你了”这种直接露骨的话语,就连诸如“天凉了记得多穿点”“你最近瘦了要多吃点”这种间接的关怀之语也几乎从来没有过。
上学之后,我们兄妹几个的学习成绩一直不错,每个学期期末总能带回一大摞诸如“三好学生”“优秀班干部”等荣誉奖状,但父母从来没有直接夸过我们,就算面对左邻右舍潮水般的夸赞,父母仍然只是轻描淡写地回一句:“没什么了不得的。”可想而知我们兄妹几个是如何的失望了。
但要说父母对我们不尽心么?也不尽然。还记得小学时期,有好几次开学期间,为了凑够我们几兄妹的学费,父母只能厚着脸皮借遍亲戚好友,或者把还没养足的几头猪提前拉出去卖了。他们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奔波劳碌,换来我们兄妹几个从小到大虽不算富足但足够安稳从容的物质生活。
有一次我半夜突然高烧不退,爸爸背着我、妈妈在后面扶着我,两人半夜走崎岖不平的羊肠小道送我去镇上的诊所,由于连走带跑,即使意识几近模糊,我也能清晰听到父母粗重的喘气声,能感受到紧贴着我胸膛的父亲那颗急速跳动的心……
就是这些小小的细节,这些生活中的点滴印象,让我坚信:他们像全天下父母一样,对子女怀着天然的血缘之爱。
可是,他们闭口不言,从来不说。不说自己的付出与牺牲,不说对子女的关怀与爱意,不说子女的好和不足,不说对子女的期待和失望……他们的感情就像一座死火山,内里固然滚烫炽烈,却永无喷涌而出的希望。
04
我爱人的父亲——我的公公,是一个很强势的人,习惯在家里摆大家长的架子,而且为人有些吹毛求疵,喜欢当面挑子女后辈的“毛病”。
比如我刚嫁到他们家时,如果是我掌厨,那么就会经常在饭桌上收获他的批评,有时是哪道菜盐不够、哪道菜油水太少,有时他会直接说这盘菜做得不好吃。对于父母如此内敛的我而言,突然遭遇这么一个直接露骨表达不满的公公,一开始着实让我感到惊异和不知所措。
后来,逐渐融入这个家庭之后,我才发现,婆家的父母和娘家的父母简直像镜子的两面!
我公公和婆婆均是感情外露型的人,他们对人对事,总是直截了当地显现在他们的脸上和语言上。他们会为了子女一年到头赚不到什么钱而直接诘问:“没出息,这一年你都干啥去了?”也会为了子女在春节时硬塞给他们几百块钱而喜笑颜开,逢人就炫耀自己孩子的孝顺。
我第一年回他们家过春节时,给婆婆买了一件浅灰色的毛衣,款式普通、价钱便宜,由于高估了婆婆的身材,所以她穿起来显得有些大,但她脸上的笑容简直亮瞎我的眼,一连好几天都穿着这件毛衣串门,逢人便说“这是我儿媳妇给买的”。而同一款毛衣,我也给我妈买了一件红色的,她穿上刚刚好(毕竟是我亲妈,对她的身材有足够了解),但她当时也只是打开毛衣来比了下,说“还不错”,就收了起来——直到第二年春节回去探亲,我才第一次看到她穿。
上个月,一听说我们要买房,婆婆在电话中忙不迭地说:“你们首付够不够?不够的话我让你爸想办法……”我公公则一连几天,每天至少一个电话,和我们商量着,想把老家那套临街的自建房卖了,这样我们就可以少向银行贷几十万。后来我们拒绝了他的好意,毕竟那套房子是公婆一辈子的劳作换来的,是他们赖以养老的唯一的产业。为此公他还耿耿于怀好几天,特意打电话来说帮不上我们什么,他心里不太好受。当时听到一向强势的“一家之主”说出这样的话语,我的内心真的极度感动和震撼。
曾经不少亲朋好友为我嫁入这样一个并不富裕的农村家庭而感到不值,但他们又何尝知道,这个家庭浓浓的亲情氛围和人情味,是比家财万贯更让我感到温暖和幸福的因素啊。
05
正是由于原生家庭的巨大差异,我们几兄妹和我爱人的几兄妹,我们在性格、三观上也有着极大的不同。
有一种说法是:每个人都是原生家庭的产物。这句话说得比较绝对,但对比我的婆家和娘家,却又是如此准确无误地道出原生家庭对后代子女产生的巨大影响。
我和我的哥哥、2个妹妹,我们都是性情内敛、感情隐忍的人,我们都不惯当众表达内心的情感,性格沉稳有余、灵动不足,我们从来不会说笑话,也几乎体会不到一切喜剧的魅力。我哥哥如今已有2个孩子,但我从零星的观察中震惊的发现,他与孩子们的相处模式,与小时候我们父亲与我们的相处模式,是多么的相似!
我爱人有1个哥哥和1个妹妹,他们三兄妹都是心性简单、乐观豁达的人,每当他们三兄妹凑在一起,总有说不完的段子和停不下来的笑声。而且他们都一样是爱恨分明、情感直接的人,喜欢就会当场说出来,不喜欢的话脸上也明摆着不喜欢。他们从不担心明天的事情,总是更关注当下的快乐。
当年和我爱人谈恋爱时,他真的是各种幽默段子和肉麻的表白方式层出不穷,让我感觉任何话从他嘴里说出来都特别有意思。(当然刚开始我也会在心里直犯嘀咕:这人脸皮是铜墙铁壁做的吧?)后来我们在一起好几年了,我都从来没有当面和他说过“我爱你”这么直接的情话,不是不够情浓,而是纵使心中爱意深重,口中却恍若塞着千斤重石,无论如何也说不出口。一直到现在,我们的孩子都快三岁了,我爱人还以逗我开口说“爱”字为日常生活的乐事,可见有一对不善表达情感的父母,对后代的影响简直不能再大!
中国有句俗语:一种米养百种人。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每个人的性格本身也无好坏之分。并不是情感外露就一定比内敛隐忍好,只是有些感情(无论是亲情、友情、爱情),如果从来不曾说出口,那就有可能丧失让对方进入你内心世界的机会,让原本浓烈如酒的爱变得稀薄,让本该亲密无间的双方走向陌路。
所以,如果你问我:有一对不善表达情感的父母是一种怎样的体验?我只能说,作为他们的子女,我也许永远无法完全清除他们留在我骨血中的痕迹,就像太阳无法照亮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但至少我足够幸运,在成长的伤痛和无奈中逐渐懂得:人与人之间需要倾诉和倾听,如果你爱一个人,一定要让他亲耳听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