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0年,少帅张学良从自家的东三省陆军讲武堂顺利毕业,毕业之后被分配到东北军第三混成旅,就任第二团团长,这年他刚好20岁。平常人要想从一名大头兵一步步做到团长,那是要在战场上真刀实枪,九死一生的拼上个几年。张学良刚毕业就被任命团长,这事儿只能说明一点,那就是张家父子做事已经很低调了。
身为团长的少帅,平日里主要工作就是陪在父亲张作霖的身边,负责老爸的日常安全和处理与奉天治安相关的事情。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是个闲散差事,老帅张作霖也觉得儿子应该趁着刚毕业,学的东西没忘的时候多一些实战经验。于是就安排他和老叔张作相一起去吉林、黑龙江的老林子里剿匪。
在剿匪的过程中,身为少帅的张学良是肯定不会冲锋陷阵的,就是他自己想,别人也不敢让他去。1921年,正在剿匪的事宜顺利进行的时候,张作霖突然把儿子召回了奉天,其原因是张大帅刚刚接到了日本方面的邀请。此时,日本军方正在筹备每年一次的关西大演习,也就是所谓的秋操。日本政府想借此机会邀请刚刚涉及东北军政的少帅张学良访问日本并观摩秋操,其中目的也很明显,一则,极力拉近日本与张氏父子的关系,以为日本今后在东北获得更大利益打好基础。二则,通过关西军演向张氏父子展示一下日本强大的军力,以起到恩威并施的效果。老奸巨猾的张作霖一眼就看穿了日本人的小心思,但此时他也有自己的想法,一个是,借着出访日本的机会,实地了解一下日本军事力量的现状,并认清日军与东北军在现阶段的实力差距。二个是,让儿子张学良出国开阔一下眼界,对当时号称亚洲第一 军事强国的日本有一个直观详细的认知。
因此,老帅张作霖欣然接受了日本政府的此次邀请,经过一番筹备之后,由张学良和时任奉天警备总司令的张作相为首的东北军政代表团正式出访日本。而此时的日本皇室也正处于权力交接的阶段,日本的大正天皇,体弱多病,常年卧病在床,所以由刚刚出访欧洲回国的裕仁皇太子摄政,他就是之后发动侵华战争的昭和天皇。就这样,两个在不久的将来各自改变自己国家命运的年轻人,在这个时间不期而遇了。
张学良一行人到达日本后,受到了极高的外交礼遇。在访问期间人们突然发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少帅张学良与日本皇太子裕仁两个人长得极其相似。最早发现这个问题的是日本的贞明皇后也就是裕仁他亲妈,再一次日本皇室成员接见代表团的时候,贞明皇后一直盯着张学良看,并向身边随从问道:“站在代表团中间的那个年轻是谁?“当皇后得知是少帅张学良时,无不感慨道:“他与裕仁的相貌几乎一模一样,我都差点弄错,把他当成了裕仁。”而日本作家、写作过《中日战争》一书的臼井胜美也说:“事实上,看看年轻时候张学良的照片,与当时的皇太子真是像得不得了。影片中有张学良阅兵的镜头,实在跟昭和天皇太像了!”
1990年,张学良在接受日本记者专访时曾回忆过当时的情景,他说:“那时晋见了皇后,会见之后在外边签名时,我听说皇后曾望着我这边问道‘那第三个人是谁?’后来我才知道皇后问我是谁的理由,因为我与当时的皇太子裕仁太像了!”更巧合的是这两人不但长得像,而且还有其它相似之处:比如,两个人都是1901年生人,裕仁四月,张学良六月。两个人还都是左撇子,不同的是张学良的是天生的左撇子而裕仁是因为小时候右手有病,不得不使用左手。两个人在后来也几乎同时留起了样式相同的胡子,唯一有所差别的是裕仁是个天生的近视眼,戴眼镜。
东北代表团一行人,在参观完日本的兵工厂和飞机制造厂之后,由关东军总司令、陆军大将本庄繁的陪同下观摩秋操军演,在到达军演现场的时候,日本军乐队的指挥老远看到少帅走过来,还以为是自家皇太子陛下大驾光临了,立即让军乐队演奏日本国歌《君之代》。国歌一响起,张学良一行人倒没觉出有什么问题,但在一旁陪同的本庄繁和其他日本军官这时却是一头雾水,心说:今天这里又没天皇和皇太子,演奏哪门子的《君之代》呀?不是说好是《步兵的本领》吗?直到张学良走进了,乐队指挥才发现认错人了,但是国歌也不能演奏一半就停了,这不吉利!没办法只好硬着头皮演奏完。对于和裕仁长得像这件事上,我个人认为张学良本人是不认同的,你想,他作为民国四大公子之首,玉树临风、风流倜傥的玉面少帅怎么会觉得自己和一个病病殃殃的日本皇太子长得一样呐。
归国后,张学良通过这次日本访问期间的所见所闻,向张作霖提议,要师夷之长以制夷,发展海陆空一体的现代化军队,张作霖很快采纳了他的建议,不久奉天空军就由日本教官训练,同时也购置了大量的日本飞机,并选派年轻军官赴日留学。不知道,之后张学良有没有向父亲提及他和裕仁长得像这码子事,如果说过,想必当时老帅张作霖一定是哈哈大笑说:“妈了巴子的,老子没记得年轻的时候睡过日本女人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