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八十年代的时候,我生活的大院儿里,有一对夫妻很被孩子们熟悉。叔叔在这所大学里当数学老师,长得欢眉大眼,对院儿里孩子们和蔼可亲不说,还常组织他们玩,简直就是一个大号的伙伴,特别受孩子们欢迎。阿姨文雅拘谨,在一个国营大厂当工程师,有点高冷的样子,不太跟孩子们搭话。
叔叔似乎特别热爱长跑,从七十年代开始,几乎每天晚上都要出来跑上好长时间,除了在学校的大操场,还在校园的各个地方跑,而且一年四季几乎不间断,除了夏天特别热的时候和下大雨、刮狂风,他的每天一跑几乎成了大院儿“标配”,要是哪天晚上他没出现,大家就会觉得哪里不对劲。
学校每年都会有教工运动会,这位叔叔不但年年都是他那个年龄组的1500米冠军,而且成绩超过了所有比他年龄小的组的1500米冠军。每逢这时候孩子们就跑去给他助威,他开始跑的时候会对他们挥手致谢,他领奖的时候孩子们一片欢呼。
教育系统办过一次马拉松比赛,数学叔叔竟得了冠军,一时引起一些小轰动,他的名气已经溢到了校外。
他长跑生涯的最高光时刻是一次市级范围的马拉松比赛,虽然也都是业余选手,但厉害的就多了,他本来是不可能得冠军的,能在前十名就不得了。不过在最后一、两公里他就像是得了什么神助,有目击者说他似乎突然双脚离地,好似在低空飞翔,最后超过一切人得了冠军。
七十年代末还没到后来的改革沸腾年代,大家上班都有点松松垮垮,阿姨的单位也不例外,但阿姨却是例外。那时候广播电台开始有了英语讲座,某些外国的教材也开始在国内流传,比如“英语900句”,不但有书还有磁带,不过这时还远没有到后来的英语热阶段,周围真热衷学的人并不多。不过阿姨属于极少数疯狂学英语的人,孩子们在大院儿里看到她的时候,她总是在腰里别着当时很稀罕的随身听,戴着耳机听“英语900句”,嘴里还念念有词。据她孩子说,妈妈在家也总是学英语,还通过一个朋友介绍,跟一个北大的英语教授学习。
八十年代中期中国对外交流大大增加,阿姨的单位突然有了一个到美国进修一年的名额,前提是英语要好,要能够去了就能听课和交流。基本没什么悬念,这名额落在了阿姨头上,整个厂里接近中年的技术人员中,她的英语突出地好,不但能读和写,而且几乎是所有人短板的听、说也很不错。
阿姨进修回国后,成了单位的业务骨干,几年后被任命为主管技术的副厂长,后来还当了集团公司的副总裁。
叔叔、阿姨当初相识是在六十年代,谈对象是叔叔系里的老大姐牵的线,见过几次觉得差不多也就结婚了。结婚后才发现两人之间很缺乏了解,没什么共同语言,生活习惯和脾气也不怎么合拍。但这时候阿姨已经怀孕,两人自然也就没了什么其他想法,加上工作和无数的生活琐事,他们也就这么柴米油盐地过了下去,但从十年后就互相冷淡得几乎不怎么说话。
叔叔其实原本对跑步并没什么特别的兴趣,之所以每天晚上出来跑,是因为想尽量少地跟老婆同处在一个屋檐下。于是就有了校园每日一跑这事,开始他就是想自己呆着而已,而后就真的爱上了跑,一天不跑都难受,一跑就把种种家庭生活的不快忘记了。数学叔叔就这么跑啊跑,把自己跑成了马拉松冠军。
阿姨当年拼命学英语,与其说是有某种个人发展的先见之明,不如说是为了有个能占着时间与精力的事情,可以名正言顺地不跟丈夫说话和呆在一起。某次在同事那里看到“英语900句”,觉得把自己投入在英语学习里挺不错,真学起来后越学越有兴趣,后来一切就都顺着走下去了。
他们在两个孩子都成年和结婚时都没离婚,一些知道他们情况的亲戚和朋友都以为,他们肯定就这样了,毕竟大半辈子都过下来了吗!
不期他们在近七十岁的时候突然离了婚,住着的大房子给了阿姨,叔叔搬去了另一套小房子。离婚前他们跟孩子们说了一下,他们既觉得没思想准备,又觉得似乎已经准备了很多年,但还是问是不是非得离?他们都没解释,只是很淡然地笑笑,他们也就没多问,接下来只是帮父母重新安排生活。
两年后,叔叔再婚了,跟一个五十多岁的阿姨,似乎是旅游团认识的,很聊得来,相处很舒服,就走到了一起。阿姨一个人生活,家务主要由小时工做,她每天给自己安排了丰富的生活内容,自得其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