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味儿

作者: 念念叨叨还有词 | 来源:发表于2018-02-07 14:47 被阅读0次

      小时候在农村, 过了腊月二十,年味儿就散开了。

      记忆中父亲每天早起去赶集,回来在大门口就高喊:“孩儿,妮儿,快出来接我呀,看我买什么啦!”平时赖床惯了的我们总是一个激灵,窜出被窝,胡乱穿一下衣服就往外跑,总和刚踏进屋的父亲撞个满怀。弟弟看到长长的鞭炮高兴得往怀里抱,嘴里却念叨着:“才一挂,不够放啊!”爸爸就笑着把一挂炮拆开,剪成几段:“看,变成这么多了,够放好几回了吧!”我把头直接伸进了父亲购物的提篮里,去看个究竟。父亲总是不会让我失望:红红的对联只有花纹没有字,可以自己写;长长的鞭炮下藏着圆锥体、圆柱体等各种新奇的爆竹;五颜六色的糖果,各种口味的瓜子等。父亲的提篮就像一个百宝箱,虽没有什么太值钱的玩具,却带着必须的惊喜吸引着我们每一个赖床的早晨。

      还依稀记得那首童谣:“二十三,扫锅边,二十六,割块肉,二十七,蒸馒头,二十八,贴花花,二十九,买壶酒,大年三十包饺子,正月初一弯腰作揖……”,我们唱着歌盼着新年的来到。父亲的集总要赶到三十儿早上,每年三十儿早上,也就有了他和母亲恒久不变的对话:

      “该买的都买了,最后一天能有啥呀,净是瞎跑!”

      “懒汉懒汉你别急,三十儿还有个没脸的集。”父亲的这句俗语是专门等着回应母亲的。说着,他又拎着提篮赶集去了。

      那时没有空调和冰箱,三十儿晚上的厨房里格外拥挤。有蒸好的馒头,有包好的饺子,有调好的饺子馅儿,有各种洗好的蔬菜,厨房门外面还挂着一溜儿杀好的鱼和鸡。吃过晚饭一家围着大铁火炉看春晚,还要熬福,可我们小孩兴奋劲儿一过,看晚会也没了精神头。父亲就开始了他惯用的技俩,在炉子上又是炒花生,又是烤红薯,我们三个馋猫一下子就精神百倍。就这么在跺着脚,哈着手,不时搓搓胳膊腿的寒冷中,等待十二点的钟声响起,弟弟立马跟父亲去门口放上一挂鞭炮,寂静的夜顿时热闹起来,父亲说:“放鞭炮把旧年的厄运吓跑,迎接新年的到来。”我们捂着耳朵,想象着明天如爆竹般绚烂的生活,好心情随着电光鞭响飘得高远。

      初一早上如现在的孩子过圣诞节一样,昨天穿的旧衣服通通不见了,满眼花花绿绿的新衣穿上,就开始走家串户挣压岁钱了。

      记忆中的过年不奢侈,甚至显得寒酸,可父母用他们特有的农人的质朴调剂着生活,让我们觉得过年是无上美好的事,是我们这些小孩子欢呼雀跃能回味一年的骄傲。

      慢慢长大后,生活越来越好,过年却越来越没意思,只剩下了酒桌、寒暄和堵车。今天开车回老家,照例的堵,街边的喇叭里传来一段话:“糖果便宜了,照本卖了,进货进多了……”我来了精神,这也许是营销话语,但在我看来更是农村的质朴。

      那个遥远的年味儿又散开了。

     

相关文章

  • 年味儿啊,年味儿!

    作者:张利红 (1)年味儿——相思豆 过了腊八 年味儿 像一粒粒 饱满欲滴的 相思豆 哗啦啦 从不远处 活泼泼地滚...

  • 年味儿,家味儿

    年初一,好热闹,放鞭炮,吃水饺,早早起把年拜。 早上,我们一大家人去串门拜年,孩子们欢天喜地地跟着,看着,玩着;看...

  • 酒味儿,年味儿

    本文荣获华山论剑西凤酒征文优秀奖 1999年除夕夜,村子里陆陆续续响起了鞭炮声,远处,还可以依稀看见城里的烟花,短...

  • 年味儿

  • 年味儿

    2,东直门桥上,走着一位神气的中年大叔,一身新,这没啥,重点是这身新衣是大红底,也没啥,关键是红底上绣着两条金龙,...

  • 年味儿

    过年过的就是年前的准备工作:洗、扫、刷,煮、炸、蒸,买买买!!! 2018年2月12日 星期一 晴 1 今天看一个...

  • 年味儿

    近来街上人流不断,不太宽阔的街道也开始频繁堵车,人们纷纷走上街头采购年货。年货之一就有馒头,我们都叫“馍”,馍在北...

  • 年味儿

    年味儿 小时候常常问自己,年是什么?是穿新衣、戴新帽,还是声声的爆竹亦或是孩子们的...

  • 年味儿

    时光如梭,岁月如歌。瑞犬闹春,辞旧迎新。 总是在不觉中又迎来了新的一年,传说中的“年”是一种怪兽,总是伤害...

  • 年味儿

    近几年来,各类媒体都推崇“食尚”新风气,主张年夜饭下馆子或是定制年夜饭,确实挺有新意。年关将至,也有不少朋友在...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年味儿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swoz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