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师与培训师区别在哪里?石老师抛出的问题引发了我深深的思考,模糊中好像找到来讲吾堂的意义。我粗浅地认为:
①讲师:讲师存在的价值是传递有价值的思想并获得观众的认可,这种思想可以是一个知识(譬如颜老师的《商务礼仪三两事》)、可以是一项技能(譬如任静老师的梦想秘籍或岳彬老师的《大脑中的秘密》)、可以是一种理念(譬如悦冉老师的《犯错的勇气》);
②培训师:培训师存在的价值在讲师的基础上,引发学员行动的渴望,并采取具体的行动,最终给学员的工作或生活带来正向的改变。
从这个角度来说,培训师会非常关注学员,强调分享的内容与学员的关联性(回答学员“我为什么要听你讲”的问题),关注学员能量场的变化,将学员从低能量场带到高能量场,并适合植入我们想要带给学员的(回答学员“你讲的东西能给我什么价值”的问题)。因此,一场高质量的培训是怎么构成的呢?我觉得一场完整培训课程的设计围绕三个元素而定,观众、内容、技巧,关注观众的需求,强调内容的价值,保证技巧的有效。
从这个角度来看,我的元芳反馈结果是好还是不好?作为理性的福建特产,我的思考框架是内容和技巧构成的(内容为主,技巧辅助),内容维度由主题突出、结构完整、故事生动、详实数据构成,技巧维度由观众连接、有效展示、声音肢体、有用道具构成。但是!!!忽略了观众的维度,换句话说,我没有和观众在一起。
那么,我到底忽略了观众维度什么内容?我也没想明白,不过对比石岩老师的点评后,我发现自己的反馈过于匠气,很难引发观众的共鸣。然而,每次石老师的点评,我观察到每一个学员聚精会神地听。我到底缺了什么内容?我也不是很清楚,模模糊糊有点感觉,回去再好好看看石老师的点评视频。讲师与培训师的区别是什么?这个问题以及问题背后的思考可以陪伴我2018年剩下的时间,希望在2019年开启前找到答案。
最后,回到元芳这个角色。元芳的时间是每人两分钟,现场32位观众,从时间成本的角度,相当于占用所有人64分钟,那么我的每次两分钟反馈到底能给观众多少价值呢?首先,我的反馈与观众的关联性何在;其次,我的反馈能否得到学员的认可;最后,我的反馈能否引发学员行动的渴望或启发。Anyway,让我与观众同在,我们是一伙的。
每个角色都是在充当一面镜子,照出其他小伙伴身上的亮点和有待提升的点;同时,也能反映自己亮点和不足。谁亦是谁眼中的风景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