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金星的一段视频火了。
视频拍摄于2018年,是金星参加牛津中国论坛时的讲话。视频里金星谈到,艺术教育对人的影响是终身的。遇到好老师,学生将受益一生。
image而目前的情况是,很多老师的艺术素养并不高,艺术教学已沦为谋生工具,老师根本没有能力去培养学生。
那段视频不长,却一针见血地指出什么是真正的艺术教育。
艺术教育,是对人性的启蒙。如果艺术教育者自己都没有灵魂,又怎能指望他去培养出有灵魂的艺术家呢。
说到这,我想到了艺术家丰子恺和他的恩师李叔同的故事。
image丰子恺是民国时期著名的漫画家、教育家和作家。他的漫画贴近生活,生动有趣,隽永悠长。他的散文真实细腻温暖,充满浓浓的人情味。
丰子恺能走上艺术道路,与李叔同有直接关系。在散文集《率真集》里,丰子恺详细讲述了他与李叔同的师生情缘。
李叔同总是用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深深影响着学生。这种人性化的教育方式,正是今天的老师们最欠缺的品质。
01与李叔同的师生情缘
丰子恺一生视李叔同为恩师。
这“恩”从何来呢?
原来,丰子恺能踏上绘画之路,最终成为艺术家,李叔同功不可没。也可以说,没有李叔同,就没有后来的丰子恺。
1898年,丰子恺生于浙江嘉兴石门湾。
他从小聪慧过人,十六岁考入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
image在这所学校,他结识了自己一生的贵人——李叔同。
李叔同出生于津门巨富之家,早年间留学日本。回国后,他同时在杭州和南京两地任教,分别教授美术和音乐。
一天晚上,李叔同无意间看到丰子恺的习作后大为震惊。他教过很多学生,却从来没发现谁像丰子恺那么聪慧,进步如此之快。
随后,他把李叔同叫到跟前,推心置腹地和他长谈了一番,还给他了一些实用建议。
那晚李叔同的点拨,后来成为丰子恺一生的财富。正是那些话,让丰子恺下定决心,要把此生都献给绘画事业。
李叔同对丰子恺的影响,不止是艺术领域,在为人处世方面,他同样给丰子恺做出了表率。
李叔同从心底里尊重每一位学生。他上课时,一不摆架子,二不以权威压人。
课堂上,有的学生看闲书,有的做小动作,有的不小心放了个屁。
无论学生做什么,他从不生气,依旧是认认真真地讲课。下课后,他才用恭敬而谦逊的态度提醒学生们,以后要多注意。
作为学生,丰子恺最敬佩恩师两点:一凡事都很认真,二多才多艺。
李叔同做什么都很认真。这种认真,源于他对自己人生的笃定。
留学日本时,他剪了辫子,穿燕尾服,读《莎士比亚全集》。
回国后,他穿长袍马褂,脚踏布鞋,一副老师装扮。
学佛后,他剃光头,身着僧衣,每日研究佛法。无论做什么,他都认认真真。这种对自我负责的认真态度,也深深影响了丰子恺。
另外,李叔同还是中国近代少有的通才。
年轻时,他反串出演戏剧《茶花女》,为歌曲《送别》填词。中年时,他爱上了绘画和金石篆刻。到了晚年,他的书法自成一派,别具韵味。
李叔同出家为僧后,很多人都不理解,为他感到惋惜。
丰子恺却很理解恩师的选择。他知道,恩师皈依佛门不是消极避世,而是实现人生理想。
弘一法师修的是难度最大的南山律宗,他就是要让世人看看,学佛不是故弄玄虚,而是真修实干。
image1942年,弘一法师在泉州圆寂。当时,丰子恺正在逃难的路上。
得知恩师去世的消息后,他没有哭。他解释说,当他得知人终有一死时,他就已经在内心哀悼过恩师了。
丰子恺继承了恩师的做事风格。弘一法师圆寂后,他发愿要为恩师画一百幅画像,寄给各省信仰他的人以示纪念。后来,他真的做到了。
丰子恺和李叔同的师生情缘始于绘画。同时,李叔同平等、博爱、包容的教育观,也让丰子恺受用无穷。
02一生奉行爱的教育
丰子恺出生书香世家。
其父是清末举人,丰家还经营着一间染坊店,家境殷实。
丰子恺出生前,其母一连生了六个女儿。作为丰家的头一个男丁,丰子恺自然成了全家人的宝贝疙瘩。
看丰子恺的幼年经历,常常觉得,他就是现实世界里的“贾宝玉”。
他刚六岁时,父亲便开始亲自教他读书识字。祖母、母亲和姐姐们都极疼爱他,连染坊店里的伙计们,都不敢怠慢这位少东家。
一次,丰子恺和染坊店里某个伙计的儿子玩耍。两人嬉戏时,丰子恺不小心摔了一跤,顿时额头鲜血直流。
这可把那个男孩吓坏了,从此他对丰子恺越发好了,有什么好玩的,都会让给他先玩,两人的关系也更加亲密。
正是因为拥有幸福的童年,丰子恺一生都发自内心地热爱儿童、尊重儿童,欣赏儿童。
丰子恺和妻子徐力民一共生育了六个孩子,还收养了一个女孩。
image丰子恺打心底里羡慕小孩的天真烂漫。他觉得,人越长大越猥琐,守住童心,比什么都珍贵。
丰子恺自己就童心未泯。他的许多漫画,都是以孩童为题材创作的。
无论孩子们怎样淘气,在他眼里,都是生活情趣。
比如,儿子瞻瞻不小心摔碎泥人后,样,哭得撕心,像世界毁灭那样。
女儿阿宝会把自己的小鞋子脱下来,给凳子腿套上,还高兴地叫嚷:“阿宝两只脚,凳子四只脚。”
image在丰子恺的漫画作品中,我们能感受到浓浓的爱和慈悲。
这背后,离不开李叔同对他的影响。
当年,李叔同的一番话,让丰子恺最终成为艺术家。
多年后,丰子恺传承了恩师的教育理念,把自己的儿女们个个都培养成了栋梁之才。
艺术教育,是人性的启蒙。这才是艺术教育的精髓所在。
03艺术教育就是要恢复人的天真
近些年,社会上很流行艺术疗愈。
其实,早在大半个世纪前,丰子恺就已经有过相关的论述了。
作为艺术家,丰子恺兴趣广泛,对各种艺术形式都有深刻而独到见解。
他曾把艺术比作一个园林。
在这座园林里有十二处景色,每一处景色就是一门艺术。比如,书法、绘画、文学、音乐、摄影,雕塑等。
而他自己呢,就像是一个经验丰富的导游,带领大众一步一景地参观这座艺术之园。在这十二处景色中,他尤其偏爱书法,绘画和文学。
image丰子恺认为,艺术有三个作用。第一,让人心灵自由。第二,恢复人的天真本性。第三,让万物归于平等。
他一直强调,人是艺术作品的创作者,艺术作品是人思想的产物。因此,人和艺术作品之间是相互成就的关系。
艺术创作的基础是“真”。如果把艺术比作一个鼎,那“真、善、美”就是撑起这鼎的三个足。“真善生美,美生艺术”,真善美三者缺一,都不能创作出真正的艺术品。
艺术家本人,一定要真实真诚,不能有半点做作与矫饰。否则,绝创作不出优秀的艺术作品。
艺术源于生活,而非庙堂。艺术是为人服务的,优秀的艺术作品能唤醒人灵魂深处的真善美。所以,丰子恺主张,艺术作品要尽可能接地气,让普通人也能看得懂。
丰子恺,人如其画,淡雅隽永,深邃温暖。
巴金曾评价丰子恺:“一个与人无争、无所不爱、一颗纯洁无垢的孩子的心。”
日本作家谷崎润一郎说:“任何琐屑轻微的事物,一到丰子恺的笔端,就有一种风韵,不可思议。”
从小在充满爱的家庭氛围中长大,又有幸受到好老师的提携,养成了丰子恺慈悲的天性。面对世间万物,他总能以悲悯之心对待。
愿每个人都能从丰子恺的艺术作品中,品味出生活的恬淡与美好。
(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