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想法摄影
需求理论模型:金字塔→帆船

需求理论模型:金字塔→帆船

作者: 恒之馨空间 | 来源:发表于2024-05-20 18:41 被阅读0次

    今天这本书原名叫作《自我超越:马斯洛需要金字塔的新层次》,它是围绕着马斯洛提出的那个著名的“需求层次论”,从人本主义心理学的视角来阐释理想的人生应该是怎样的,以及我们能够怎么去实现它。这里说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就是一种尤其强调人的正面品质和价值的心理学理论和研究方法。

    一、需求层次论:远不止金字塔模型

    马斯洛提出的那个“金字塔模型”金字塔模型,最底下一层是“生理需要”,往上第二层是“安全需要”,第三、第四层分别是“归属与爱的需要”和“尊重需要”,最顶上一层是“自我实现的需要”。这个需求金字塔模型早就烂大街了,甚至还有七层、八层版本的模型。总之大家都很熟悉了,这还有啥好讲的呢?

    其实金字塔模型是不完全准确的。虽然大家都管它叫“马斯洛需求金字塔”,但是它并不符合马斯洛的原意。事实上,马斯洛本人从来都没有用过金字塔模型来象征或者是阐述需求层次论。

    因为从马斯洛对于人性、需求以及动机的研究来看,“金字塔模型”实在是一种太过简化的表述,而且这也不是马斯洛关注的重点。

    01 需求金字塔模型的出处

    那你可能要问了:这个需求金字塔模型是怎么来的呢?这其实要追溯到上世纪60年代的美国。当时,组织行为学刚刚兴起,这门学科,说白了就是把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应用到管理领域,来帮助老板们更好地理解员工的心理活动和行为,从而采取更恰当、有效的激励措施,来提高生产力。

    当时有一个教组织行为学的顾问就发现,“需求层次论”这个概念不错,应该对于老板们管理员工很有帮助,但是这个理论又抽象又复杂,怎么才能让老板们理解它呢?于是这位顾问就把马斯洛复杂的理论体系简化成了一个很简单的金字塔模型。

    这种学术理论和概念在传播的时候被简化的现象其实是很普遍的。举个例子:

    大家都听说过“情商”这个词。其实“情商”这个概念,在心理学的研究领域是不存在的,它不是一个学术名词。甚至“情商”这个概念在学术上是错误的,因为它所指代的东西并不像“智商”那样,是一个固定不变的商数。智商是用智力除以年龄除出来的,所以是个商数,它在理论上来说应该是固定不变的,但情商则完全不是这样。

    情商,在学术界当中跟它最贴近的概念是“社会化与情绪学习(Social and emotional learning)”,这个概念在学术领域很早就存在了,而且有很多学者都对它做过大量研究,但是这个概念从来都没有火出圈过。

    因为你想,这个概念连名字都这么复杂,它要怎么传播?你会跟别人说:“我觉得你这个人,社会化与情绪学习能力很强啊!”你会这么说吗?别人肯定会想:“你啥意思?说人话!”对吧?所以这个概念就传播不出去,直到有一个科普作家用了“情商”这个词来简化和替代性地介绍了这个概念,它才传播开来,最后风靡全世界。

    同样,需求层次论遇到的也是相似的情况。前面我们提到的那个组织行为学顾问就想:需求层次论很好,但是太复杂了,能不能用什么大家都熟悉的模型来套这个理论,让它变得更容易被理解和传播呢?

    正好,大家都知道,管理学里面本来就特别流行“金字塔原理”,而且这种金字塔结构也非常符合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和社会结构,所以需求层次论就这样被嫁接上了金字塔结构,一直被沿用到现在。

    02 金字塔模型不是需求层次论最佳表现形式

    那你说,如果金字塔模型能够特别凝练地表达出需求层次论这个概念的话,我们沿用这个模型就可以了,为什么还要纠结于它到底是不是马斯洛的本意呢?问题就是,金字塔可能不是一个能表达需求层次论的最佳模型。

    有人在深度研究马斯洛的理论之后认为,金字塔模型,或者说金字塔这个隐喻,并不符合马斯洛所推崇的人本主义和存在主义(一种哲学流派,以人为中心,尊重人的个性和自由。

    存在主义认为宇宙和人的存在本身都没有意义,但人可以在原有存在的基础上自我塑造、自我成就,活得精彩,从而拥有意义)的本意,这个人就是我们今天讲的这本书《自我超越》的作者考夫曼。

    考夫曼是积极心理学领域非常著名的一个代表人物,曾经被评为“改变我们看待世界方式的五十位突破性的科学家”之一,同时他还是马斯洛的一位忠实的追随者。他细致地研究了马斯洛在晚年留下的手稿——马斯洛其实只活到六十二岁,非常可惜,他在1970年死于突发性心脏病。他逝世之后留下了大量没有发表的手稿和研究成果,其中就包括他对于需求层次论的优化和补充。

    所以,考夫曼通过整理马斯洛的手稿,补完并且优化了需求层次论。他推翻了市面上流行的金字塔模型,在这本书里,考夫曼提出了一个全新的模型来展示需求层次论,让它更符合现实,也对于如何看待人生的意义、如何过上向往的生活有更多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二、新的需求层次论模型:帆船模型

    01 人生是一次航海

    这个模型是一艘帆船的模样,它的隐喻是每个个体其实都是一艘帆船,航行在人生这片海洋里。人的一辈子其实就是在人生之海上扬帆远航的过程,途中我们可能遇到其他船只,跟它们互动,或者跟它们结伴航行。但是归根结底,我们每个人都得做好自己的掌舵人。

    作者提出的这个把人生比喻成航行的隐喻,其实是非常符合人本主义的观点的。马斯洛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之一,另外一位人本主义心理治疗的创始人卡尔·罗杰斯的观点跟马斯洛非常相似。罗杰斯有这么一句话,是这样说的:

    “美好生活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种状态;是一个方向,而不是一个归宿。”

    这里所说的“美好生活”,跟我们通常简单地理想化的美好生活是不一样的,它既不像童话里说的那样“公主和王子从此以后都幸福地生活在一起了”,也不像苏东坡对儿子发愿的那样“无灾无难到公卿”。

    “美好生活”不是指要获得一个幸福的归宿,或者一直都处在幸福、顺遂的状态里边,能幸运地去避开所有的痛苦和困境。

    人本主义和存在主义所讲的美好生活,是要通过接纳和拥抱人生的不确定性、拥抱未知才能够获得的。它并不是给胆怯者准备的,它需要这个掌舵人毫无保留地投身到人生这场航行当中去,体验在生活的洪流当中乘风破浪的这种流动的过程。

    风浪会过去,阳光会过去,成功、失败都会过去,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有没有在向着美好的方向航行。

    02 船身:安全保障

    当我们理解了“人生如航行”的这个隐喻之后,接下来就要聚焦到帆船上面了。帆船代表的是我们每一个生命个体,也就是需求层次论的每一个载体。

    这艘帆船我们可以拆成两部分来看,分别是“船身”和“船帆”。船身叫作“安全保障”,是我们每一个个体存在的基础——大家可以想象一下,一艘船在海上航行,如果它船身都不牢固,这儿漏水了、那儿坏了,那它航行起来肯定是困难重重,很艰难,很危险,甚至有可能会沉没。

    那我们的“船身”究竟是由哪些部件构成的呢?这里就要关联到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了。作者考夫曼告诉我们,船身是由三种需求构成的,分别是“安全需求”“情感联结需求”,还有“自尊需求”。我来跟大家逐一讲解这三种需求。

    1)安全需求

    这也是之前需求金字塔模型里边的第二层,但是相比金字塔模型里的那个安全需求,帆船模型里的安全需求涵盖的信息会更多一些,因为它把原先金字塔模型里最下面那一层,也就是生理需求那一层也囊括进来了。

    新的帆船模型当中没有提到生理需要,那是因为心理学研究已经表明,人的心理和生理是相互影响、密不可分的,它们最终追求的都是一种安全、稳定的外部环境。这种生理和心理上的安全感、稳定感,就是帆船模型这个船身的第一层基础。

    不过,生理安全和心理安全也有不同的地方。生理上的需求是否得到了充分的满足,这很容易有一个现实的判定和边界:饥饿的人吃饱了就满足了,缺觉的人睡足了也就满足了。

    但心理上的安全需求就不一样了,比如有的朋友可能会说:我就是在金钱方面没有安全感,虽然我有一定的积蓄,但我还是觉得钱不够,总是想赚更多的钱,这样在物质方面我才能有更多的安全感。那该怎么办呢?

    首先你可以观察和反思一下自己是否存在“过度补偿”的心理。比方说,是否因为小时候家里穷,缺吃少穿,或者因为穷被别人嘲笑、被人看不起,长大之后就对挣钱有了一种过度补偿的心理。就像强迫症一样,觉得只有挣很多很多钱才能够补偿我童年缺失的安全感。

    怎么才叫过度补偿呢?

    电视剧《人民的名义》里有个角色赵德汉,他贪污了两个多亿,被抓到的时候就说:因为小时候家里穷,穷怕了,所以忍不住想贪钱,但其实贪来的钱又不敢用,一个子儿都没花。这就是过度补偿。所以,我们首先要能够觉察和判断,才能够不受潜意识的驱动和左右。

    总之,当第一层的需求已经被充分满足,甚至过度满足了之后,我们应该有意识地向更上一层发展,这也是帆船隐喻很精妙的地方:

    你不能总是反反复复地去打牢船身的第一块木板,如果你不停地在这块木板上钉来钉去,它可能坚固是坚固了,但它就不再是一个帆船了,不可能载着你去远航,倒更像是一口棺材,到死都得捆缚住你。
    2)情感联结需求

    船身的第二个部分,情感联结的需求。其实对应的就是原本需求金字塔模型里边的第三层——归属与爱的需求。这部分需求其实已经被很多心理学研究和实验证明了。举一个心理学家哈利·哈洛做的恒河猴的“母爱剥夺”实验:

    哈洛把刚出生的小猴子从母猴身边抱走,给它做了两个假的代理妈妈:一个是铁丝做的,上面绑了个奶瓶;另一个是绒布做的,上面没有奶瓶,但是比较温暖,更接近母亲的怀抱的感觉。结果就发现,小猴子除了喝奶的时候会去找那只铁丝妈妈之外,其他时间都会跟绒布妈妈待在一起。

    哈洛的实验对马斯洛的影响非常大,因为马斯洛的博士论文课题就是跟着哈洛做的,哈洛是他的博士生导师。通过这个实验,马斯洛就说,这证明了情感需求是不能简单地被划归到安全需求里的。

    因为如果情感需求属于安全需求的话,那为什么铁丝母猴会遭到小猴的冷落呢?这就说明,

    在最基本的安全需要被满足之后,接下来还需要被满足的就是这种情感依赖的需要。

    恒河猴的实验结果对于同为灵长类动物的人类来说,是非常有启发的。不仅孩子需要与父母进行亲密互动还有情感的联结,对于成年人来说,也需要适当的情感联结和社会交往。这是需求帆船模型的船身上,搭建在安全需求之上的第二块木板。

    但这里我想强调的是,这种社交必须是有益的。所谓有益,包含两个层面:

    第一,这段关系有没有让你收获心灵的滋养?它应该是能给你的情绪充电的,而不是耗电的,这样才是有益的。

    第二,这段关系是不是对等的?比方说,对方需要你的时候,你可以随叫随到;但是当你需要对方的时候,对方会不会为你腾出时间?

    很多人会觉得自己朋友少,觉得自己是所谓的“缺乏人脉”,就选择采用迎合,甚至讨好别人的方式来社交。他们不想得罪任何人,结果让自己陷入了很多特别消耗的人际关系当中。

    明明自己已经觉得很累了,但他还是会安慰自己说:“多个朋友多条路,说不定以后需要人家帮忙呢……”其实这基本上就是个幻想,讨好式社交的人根本不敢给别人添麻烦,害怕被别人拒绝,就算是有需要,也很难向别人开口求助。结果就是,因为他过于轻视自己,往往导致别人也在不知不觉中轻视了他。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想要去讨好别人、觉得不能错过任何一条人脉的错觉,其实跟讲安全需求的时候提到的,对物质的过度追求是一样的道理:因为童年的时候朋友少或者被别人欺负,所以成年之后就产生了一种过度补偿的心理,希望把所有人都变成自己的朋友。

    事实上,这是不可能做到的。而对于一个满足了情感联结需求的人来说,他在人际关系当中既能做出合理的奉献,又能做到合理的自私,这样才是健康的状态。

    还想指出的一点就是,为什么情感联结需求是在安全需求的上面一层。这是因为,一个人只有保障了自己的安全需求之后,才有可能获得好的情感联结。举个例子,有的人可能觉得他们自己的婚姻状况已经很不好了,这种情感联结已经变得一塌糊涂了,但是他们就是不敢离婚。

    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自己缺少谋生的技能,如果离婚的话连自己的安全需求都满足不了。在这种情况下,想要跳过安全需求直接去解决情感联结需求的问题,是很难做到的。合理的做法是先掌握基本的谋生技能,有能力满足自己的安全需求,这样情感联结需求的问题才有可能被更好地解决。

    3)自尊需求

    再往上一层,就到了自尊需求,它对应的是原本需求金字塔里边的第四层——尊重需求。

    自尊需求为什么会被马斯洛认为是人的基本需求之一呢?因为假如有人问你:人的基本需求是什么?我们一般很容易想到生理需求、安全需求,还有人作为社会性动物的情感需求。但自尊需求好像是一个比较高级的需求,应该不算是人的基本需求吧?

    所谓的基本需求,指的是我们会由于缺乏或者说匮乏,而自发产生那种想要满足它们的驱动力的这样一种需求。

    比方说,弗洛伊德认为,人最原始的驱动力是“性驱力”和“攻击驱力”。这里所说的“驱力”就是在需求还没有被充分满足的时候,机体所产生的一种朝向满足物的强烈的驱动力量。

    早期和弗洛伊德共事过、后来又分道扬镳的阿德勒则认为,人最原始的驱动力来自对权力的渴望。所以,追求优越、克服自卑感是人生的主导动机——如果你读过阿德勒的《自卑与超越》的话,就会对他的观点有所了解。

    马斯洛对于阿德勒和弗洛伊德的观点都非常赞赏,但总体上来说,他更认同的是阿德勒的观点。为了证明他的观点,马斯洛就也拿猴子来做研究了。

    在研究猴子的社会行为时,马斯洛发现,猴子的很多社会行为其实都是建立在权力驱力上的。比如说,一个猴子想当猴王,从表面上看,它好像是由性驱力和攻击驱力驱使的:它是为了和其他母猴交配,同时为了把其他公猴都胖揍一顿。

    但事实上,猴王不会天天都干这些事情,更多的时候,它享受的是那种由权力带来的支配感。这种支配感帮它构筑了一种内在的自信心和优越感,并且这些感觉并不需要通过性行为或者攻击行为就能够获得。所以马斯洛后来就发表了这篇关于“猴子的支配感”的研究。不久之后,他就把“支配感”这个术语替换成了“自尊”这个词。

    自尊包含着自信和高度的自我评价,马斯洛认为,它是除了最基本的安全需求和情感需求之外,存在于我们需求层次当中的第三层需要。

    说到自尊,大家就会有这样一个问题:到底是什么样的自尊才是“恰如其分的自尊”呢?因为这个尺度好像很难拿捏,自尊一不小心就会变成自恋和自大了,有时候我们甚至还很难区别自己到底是自尊还是自恋。那作者接下来就告诉我们:

    如何来区分自尊和自恋?

    首先我们来看自恋。我们通常说的自恋,其实包含着“浮夸型自恋”和“脆弱型自恋”两种。浮夸型自恋就是我们通常意义上理解的那个自恋,就是指一个人特别自负,高估自己的能力,有很强的优越感,觉得自己应该获得特权。这种自恋往往会外化出来,转化成对别人的贬低,通过贬低别人来让自己获得优越感。PUA(精神操控)的实施者往往都是浮夸型自恋的人。

    另外一种表现形式,叫“脆弱型自恋”。这种自恋的特征是对于被别人冷落特别敏感,对于自己有很强的羞耻感,导致他们喜欢逃避别人的关注。所以这种自恋的表现是这个人特别喜欢PUA自己。这种自恋很可能是来自这个人童年的时候,他的父母经常给他提一些特别严格的要求,老是指责他,结果他就把这种苛责内化到自己的人格里,转化为对自己的习惯性的PUA。

    这个脆弱型自恋到底自恋在哪儿啊?听上去它一点都不自恋。解释一下,其实自恋型的人,本质上都是认为自己应该获得更多的资源和权力。

    只不过浮夸型自恋的人,他们是觉得:因为我比别人都优秀,所以我应该获得更多的支配权;而脆弱型自恋的人,他们是觉得:因为我比较脆弱,我都已经这么敏感了,所以你们应该多照顾一下我的感受,多让渡一些支配权给我。

    一些患有抑郁症的青少年,他们对于父母应该如何去理解他们、照顾他们的感受有很高的要求,就是属于脆弱型自恋。

    那有没有一种健康的、良性的自恋或者说自尊呢?通过上面分析的两种自恋模式,我们就能知道,恰如其分的自尊应该是正好处于这两者之间的。拥有这种自尊的人认为,他们是有价值的、有能力的,会努力追求同他人建立亲密的、有意义的联结。但是他们未必会把自己看得高人一等,并借此就去PUA别人;也不会觉得自己比别人都脆弱,因此就要求被特殊对待。

    那如何训练自己来获得健康的自尊呢?

    书中提到说,需要培养自己的两种能力。

    第一种能力是自我价值感——你有没有觉得自己是个有价值的人?如果你的自我价值感不足的话,你可以多尝试那些你做了之后就能够明显感觉到自我价值感在提升的事情。能提升自我价值感的事情不分大小,任何学习上、工作上的家庭劳动、人际关系、兴趣爱好,乃至生活当中细琐的小事,只要它能够给你持续的自我价值感的积累,都是值得做的。

    第二种要培养的能力就是掌控力——你认为自己有能力完成你的目标吗?你认为你有能力处理好工作、学习、人际关系,还有生活事务吗?你觉得对于生活有掌控感吗?接诊过一些抑郁的青少年,他们什么事都不想干,但还是会愿意去养一些花草或者宠物。跟他们的父母说,这是一件很值得鼓励的事情,因为这件事情里既包含着我们在第二层所说的情感联结的需求,同时,养植物、养小动物也是一个能够获得掌控感的开始。

    03 船帆部分:成长

    讲到这儿,我们就把需求层次论新的帆船模型当中船身的三个部分都讲完了。船身这三个部分,我们整体管它叫作安全保障。

    考夫曼讲:“如果你听到这里觉得,这就是我的人生目标和需求,那也完全没有关系,有人就想安守这条小船,就在岸边、浅滩和近海好好地生活,享受相对风平浪静和可预期的人生。但如果你觉得这还不够,或者你的船身这三个方面本来就很牢固,并不处于匮乏状态,那你就很可能还有更高的需求和人生愿望,这就涉及了能真正带你去远航的船帆的部分了。”

    船帆这部分,考夫曼把它叫作成长。它也有三个部分,你可以把它想象成船上装的三个风帆。它们具体指的是,对探索的需求、对爱的需求,还有对目标的需求。这三种需求之所以被叫作风帆,因为它们就跟帆船上的帆一样,会决定我们每个人在人生的海洋上将去往何处。

    你可能会问:在原本的需求金字塔里,尊重需求再往上一层不应该是自我实现的需求吗?为什么在这个帆船模型里没有看到自我实现呢?其实,我们这一整个船帆里边包含的探索、爱和目标需求,三者加在一起就构成了自我实现。

    因为在马斯洛刚提出自我实现的时候,它还是一个比较笼统、模糊的概念,后来马斯洛又做了大量的研究来阐述到底什么是自我实现。我们看到的很多其他版本的需求金字塔里边,可能拆分出来七层甚至八层的金字塔结构,其中包括认知需求、审美需求等等,这些多出来的需求其实也是从自我实现里边拆出来的。

    这本书的作者考夫曼,在汇总了马斯洛晚年的研究成果之后,结合自己的理解,把自我实现拆解成了探索、爱和目标这三个层次的需求。

    1)探索需求

    这层需求之所以在船帆当中是最底层,是因为不管上面的爱的需求还是目标需求,它们都是要在探索需求被满足的基础上才能够被触达的。

    书里是怎么定义探索需求呢?考夫曼说,探索需求就是人类对于追寻并且理解那些新奇的、富有挑战而又不确定的信息和体验的渴望,它是一种不可再细分的基本需要。

    这里有一个词很关键:不可再细分。对于研究者来说,“不可细分”这个词的分量很重,比方说,物理学里,人们就曾努力地去寻找不可再细分的基本粒子。在精神和心灵世界里边,我们没办法确定探索需求是不是真的没办法细分,但是这种表达说明了考夫曼认为,探索需求是非常独特而重要的。

    对育儿有一些知识和经验的家长也许会在小孩子身上看到这种探索的天性:一个小孩子在那儿“梆梆梆”地敲桌子,或者他把玩具从桌子上推下去,你给他拿上来他又推下去……这些看上去调皮捣蛋、让人费解的事情,都是因为小孩子正在探索这个世界的规律。

    尤其是当他觉得身处一个安全的环境,觉得父母的支持是很可靠的时候,他船身上的那些需求被满足了,这时候就会更加全神贯注地去探索周围的世界。

    不过,虽然我们在孩童时期探索欲很强,但一旦成年之后,开始承担生活的压力和各种责任之后,我们的探索欲往往会大打折扣。

    与此同时,我们也会开始变得焦虑、不幸福,各种心理问题就开始出现了。其实,按照需求层次论来看,解决焦虑问题的一个很好的方法就是去激发探索欲。

    马斯洛就指出,应对焦虑的一个办法就是让我们最深切的恐惧变得熟悉、可预知、可处理、可控制。换句话说,探索行为让我们的经验更丰富,认知更高阶,让人生的很多不确定性都变得更加能被理解、能被接纳,也更有预见性。这些都能够增强我们的抗压能力,从而也提升我们的幸福感。

    成年人如何激发探索欲呢?

    书中给出了五条建议,提炼成两类方法介绍给大家。

    第一类方法是进行社交探索。

    这种社交跟我们前面在船身那部分说的基于情感联结的社交完全不一样,它的重点是在于“探索”。就是说,我们要培养对于别人的好奇心——我有兴趣去了解另外一个人,有兴趣去了解很多不同的人。

    举例来说,就是如果情感联结是你和家人、朋友、爱人聊聊天,那社交探索就是你出门旅行时,和出租车司机聊聊天,和旅店老板聊聊天,和同路的旅伴、当地的老乡聊聊天……

    前者(情感联结)是帮你建立和满足情感上的需求,而对于后者(社交探索),你未必有什么情感需求,也不是要建立长久的亲密关系,但是这种社交当中的探索和好奇能够帮助我们获得很多信息和经验,拓宽我们的认知和视野,带来的是现实的或者是心灵的成长。古人说的“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其实就是这样一个探索的过程。

    探索的第二类方法是去冒险。

    这里所说的冒险,并不是指“冒巨大的风险”,或者找危险刺激的事情去做,让肾上腺素飙升。冒险指的是一种“经验开放”的心态,就是在生活当中保持开放,常怀着一种想要试试看,想要做点什么不同的事,看看会发生什么的这样一种单纯的好奇心。

    举例来说,外出吃饭的时候,你是会总去常去的餐厅点自己喜欢的菜,还是会去试试不同的餐厅尝尝新菜?通勤路上,你是总习惯走最近的、最节约时间的那条路,还是会偶尔想要换换路线,看看不一样的风景?或是采取不同的出行方式,试试坐公交、地铁,甚至骑行一段,感受一下不同的体验?

    你选择读什么书或者看什么电影的时候,是总在自己喜欢的大类里边选择,获得一种基本可预期的享受,还是乐意去试试新的不同的类型?这就是经验封闭性和经验开放性的区别。

    当然,还有比点菜、出行更大胆一些的尝试,比方说尝试去写作、去做一个感兴趣的副业、去参加某个比赛、去陌生的地方深度旅行等等。不论是社交探索还是冒险寻求,它们都是基于我们前面所说的经验开放性这个特点的。

    经验开放性是人本主义心理学里非常重要、非常核心的一个概念,马斯洛就说:“自我实现的顶点是创造性,而创造性的关键驱动因素之一就是经验开放性。”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我们对所有可能的个人体验都抱有开放的态度,接受矛盾的信息,对于认知上的闭合不强求,包容可能存在的模糊性,不把自己固有的认知判断强加给这个世界。

    最终,经验开放性帮我们实现的是一种持续更新的自我认知,马斯洛认为,这种状态是抵达自我实现者的一个核心特征。

    2)爱的需求

    讲完了探索需求,接下来我们来讲船帆的第二层:爱的需求。听到这儿你可能会有个疑问:咱们在前面船身的第二层不就已经讲过了情感联结需求吗?它跟这里提到的爱是一回事吗?

    在这里我解释一下,船身第二层所讲的情感需求,指的是对“别人爱我”的需求。这是一种由于匮乏而引发的爱,比方说,我们前面提到的恒河猴实验:小猴子因为缺少母爱,为了弥补这种匮乏,所以就需要抱着绒布母猴;而人作为社会性动物,需要情感联结,所以我们会去寻求人际关系。

    心理学家把这种因匮乏而需要的爱叫作D爱,D代表的就是需求(Desire)的意思。但是船帆的第二层所说的爱,它指的是“为另一个存在而爱”,“存在”这个词在英文里边是Being,往往指的就是另外一个人。也就是说,它并不是为了填补自身的匮乏,而是一种去爱别人、给予爱的能力。大家能明白它们之间的区别吗?就有点类似那句特别火的话,叫作“我爱你,与你无关”。

    举个例子。有的妈妈非常爱孩子,为孩子付出了很多,同时也渴望孩子爱她,渴望永远在孩子的生活当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如果孩子长大后不常回来看她,她会很难过、很失落。这样的爱还是属于情感联结层面的,它虽然也有很多对别人的付出和奉献,但是这种奉献的重点是求联结、求回报的。

    而船帆这一层的爱,它在一位母亲身上可能是这样表现的:她也爱孩子,在孩子年幼的时候,她也付出了很多。当孩子长大之后,她仍然爱他,但也很高兴他有自己的生活,无论他是否常回来,这都不妨碍她心里很爱孩子。

    爱而不纠缠。这样的爱不是来自匮乏,不是要用另外一个人的爱和情感来填补自己,它更深刻,也更容易赢得另外一个人的爱——虽然赢得对方的爱并不是他本来的目的。

    这是一种更高级的爱,心理学里边把这种爱叫作B爱,B代表的就是我们前面说的存在(Being)的意思。

    弗洛姆在《爱的艺术》这本书里也曾经描述过这种“存在之爱”,他说的是“成熟的爱是一种积极的而非消极的过程,是一种态度而非一种感受。”存在的爱是一种对于别人的倾向,这种爱的感觉本身就是一种愉悦,是一种回报。

    同样,这种爱也不仅仅是对人的,对于事物我们也可以有一种发自内心的爱。比方说,真正喜欢音乐的孩子,他不是被谁逼迫着去练琴的,也不是非得要成为名家,他就是喜欢去做这件事情,并不求在玩音乐这件事上非得得到什么现实的回报。

    在爱这件事情上,别人是无法替代当事人来做决策的。我们经常看到一些家长拦着想搞音乐的孩子,不准他们去搞音乐;同时又有另外一些家长,每天逼着不想练琴的孩子必须练琴,这都是非常拧巴的事情。

    3)目标需求

    那在存在之爱的上边,也就是船帆的顶层——目标需求。这其实很好理解,它指的就是原本需求金字塔里边最顶层的那个自我实现所代表的主要含义。

    最想强调的一点是,帆船模型其实帮我们更加明确了,我们所谓的自我实现的目标,它到底是怎么来的——它应该是我们在第一层经验开放性的基础上做了充分的探索,然后在第二层我们找到了自己的存在之爱,最后我们在第三层把它转化为一个自我实现的目标。

    因为很多时候,光通过对一个目标的表面描述,我们是很难判断这个目标究竟是属于自我实现,还是基于什么别的原因。

    举个例子:我想挣很多很多钱。这算是一个自我实现的目标吗?

    这就要分情况来讨论了。如果一个人是为了实现自我价值挣钱,比方说历史上跑到美洲的那些清教徒,他们把挣钱看作是在为上帝积累财富,所以挣钱是建立在他们宗教信仰基础上的自我实现,那这就是一个自我实现的目标。

    但如果这个人只是嘴上说:我想挣很多很多钱,但实际上他挣钱挣得很痛苦,或者他是想挣钱买个大房子、买一辆豪车,挣钱其实只是获得这些东西的手段,那就不能算作自我实现的目标了,可能更像是在满足安全需求。还有些人想多挣钱,只是因为他的原生家庭比较缺钱,成年后对挣钱有一种过度补偿的心理,这就更不能算是自我实现了。

    书里有一句话非常一针见血地教我们如何判断一个目标到底是不是自我实现的目标,是这样说的:

    “……问问自己:我致力于这些活动,是因为它们源于最好的自我,会让我在进行这些活动时体验到喜悦和自由,还是因为外在的压力或内心的罪恶感和焦虑感,操控我、逼迫我进行这些与目的相关的活动?”

    三、为什么帆船模型更合理?

    就把帆船模型的六个层次都讲完了。估计大家都会有这样两个疑问:

    第一个,我明白了有这六个层次,但是我不理解的是为什么要把它变成一个帆船模型呢?这还是跟金字塔一样,是一层一层往上堆的,只不过是分出了船身和船帆这两个部分!

    那金字塔模型又有何不可呢?你如果说帆船的寓意是我们航行在人生的海洋里,我理解了,那我们把金字塔变成一个水上漂的金字塔,或者就借用一个水上漂着的冰山模型不就完事了吗?为什么还要费这么大功夫把它拆成船身和船帆这两个部分呢?

    第二个疑问可能是,刚才讲的船帆那部分,什么探索、爱、目标,这些听上去好像都很美好,但是它们也会有坑人的时候。比方说,你在进行社交探索时,遇到一个不靠谱的朋友忽悠你去投资比特币,那怎么办?你去做冒险探索、搞副业,结果投入了很多精力但一事无成,那又怎么办?你跟心仪的异性说“我爱你,与你无关”,结果成了万年“备胎”,那又该怎么办?

    接下来,用帆船模型来回答这两个问题,这也是这个模型必须是帆船的原因,也是这个隐喻里最精妙的地方。

    01 标出了“匮乏域”与“存在域”的区别

    前面说的D爱(渴望被爱)和B爱(主动去爱)的区别吗?前者是基于匮乏而引起的爱,后者是基于存在的爱。

    这两个概念其实可以拓展到船身和船帆本身。船身这个部分,包括安全需求、情感联结需求、自尊需求,马斯洛把它们都叫作匮乏性需求,简称“D需求”。这些需求产生的原因是当我们缺少它们的时候,就会觉得不安全,觉得缺乏基础的保障,会本能地想要去填补它!

    如果我们觉得自身安全受到了威胁,或者是觉得自己没有得到足够的尊重,我们都会本能地想要去反抗。

    同时,如果缺少了基础的情感连接,我们也会觉得空虚、寂寞,想要求安慰。这些是人的基本需求,就像船身是一艘船的基本结构,是长时间远航所依赖的基本保障。

    如果这些需求得不到很好的满足,就会像船身不牢固,会不停地漏水一样,是很难向远方航行的,而且你会花大量的时间去填补这些需求,就像一边航行一边修船一样,这就是一种内耗,让你没有多余的精力去思考该往哪儿航行。

    但我们前面说的船帆这部分,包括探索需求、爱的需求、目标需求,马斯洛把它们叫作成长性需求,或者是存在性需求,简称“B需求”。这些需求听起来很高大上,但对大多数人来说,它们是需要船身作为基础的——你不可能仅仅扯几块帆布就去远航。

    比如说,想搞音乐的年轻人,如果自己不能搭建出来一些基本够用的船身基础,那也是很难持久地去真正追求探索与爱、目标与自我实现这些需求的。诗仙李白的才华无与伦比,但他早年也是靠着花他老爸的钱,后来靠入赘来支撑他的理想风帆的,而且越到后半生越显露出力不从心的遗憾。

    如果一个人平时只关注如何满足匮乏性需求的话,马斯洛把这种生活方式叫作活在匮乏域,或者活在D领域;但如果一个人更多地愿意去思考如何满足存在性需求的话,这种生活方式被叫作活在存在域,或者活在B领域。

    马斯洛是给予活在存在域的人更高的肯定的。马斯洛和考夫曼都认为,当人早年生活中可能存在的匮乏性需求被满足了之后,他最好就不要再不断地继续修建自己的船身了,那样的话,他真的有可能就把船牢牢地固定在了地面上,把船修成了房子,修成了金字塔,最后他哪儿也去不了了。

    就像有的人说的,买了大房子,结果也成了房子的奴隶。有些企业家奋斗的早期可能是为了补偿过去在金钱和安全方面的匮乏感,但是当钱挣得差不多了的时候,能走向B领域的人会重新思考他的使命和责任,也就是他“用剩余的人生去做什么”这件事。

    人基本满足了船身的三部分需求之后,就可以去思考“什么样的选择能带给我更大的整合,让我变得更完整?”而不要总是思考“我如何才能保护好自己?”“如何让自己感到更安全并且更有保障?”这是马斯洛和考夫曼都推荐的人生指南。

    02 指出了“活在存在域”是幸福感的来源

    为什么马斯洛极力推荐人活在B领域呢?他的观点和经验是,匮乏性需求,只要适当地、基本地被满足就行了,过度地满足匮乏性需求并不会让你变得更幸福,反而它可能会让你变得更空虚和迷茫。

    心理学家曾经追踪过一些中了彩票大奖的幸运儿在中奖之后的生活是怎样的。他们当中很多人本来生活是有点艰难的,一直活在匮乏域,匮乏性需求都还没得到满足。结果突然就中了几百万、几千万美金。中奖之后,他们就觉得自己财富自由了。

    其中很多人就开始疯狂地满足自己的匮乏性需求。比方说,通过买豪宅、买豪车来满足自己的安全需求;跟不同的异性约会、谈恋爱,花很多钱给他们买各种奢侈品,通过这种方式来满足自己情感联结的需求,但其实根本没有付出真爱;叫上一群狐朋狗友,出入各种高档场所来满足自己自尊的需求……结果把所有的钱都挥霍一空,最终一朝回到解放前,甚至日子过得还不如从前。

    那么生活在存在域就一定能保证幸福吗?答案是不一定。在匮乏域里边,我们所追求的东西是确定的,大家发现没?它们实现的路径非常明确且清晰。每个人都很清楚能够通过哪些方式来满足自己的匮乏性需求,比方说买别墅、买豪车,天天喝一杯某连锁品牌的咖啡,吃个下午茶,想买什么就买什么……这些路径都非常确定。

    但相反,船帆所代表的存在域,它里面的东西是不确定的。我们究竟该探索什么、爱什么,以什么为目标,用什么定义自己的人生价值?这些都是非常因人而异的,很多人甚至都不知道自己对于这些问题的答案,也就是不知道自己这条船要航行到什么地方去。

    所以,既然找不到这个方向,不如就死命地加固自己的船身,把船身加固成一个海上碉堡,希望所有人都羡慕。但其实他自己内心可能是很迷茫的,明明匮乏域已经得到了比较好的满足,但又不愿意,或者不敢去迎接存在域里的不确定性。

    这就回答了我们前面提到的第二个问题:生活在存在域、去扬帆远航肯定是充满不确定性的,并且这条路上会有危险和陷阱,但也会有你从来没见过的风景。

    更重要的是,通过探索存在域,你会得到你在匮乏域里永远都得不到的奖赏,那就是真爱和你的人生目标及使命,只有这些能够帮助你通往自我实现,这也是人生真正的意义感和充实的幸福感的来源。

    关于幸福感,就像我们前面说的,幸福并不是一个结果、一个终点,并不是公主和王子历尽千难万险之后最终生活在一起了,就永远幸福下去了。

    幸福是一个过程,是一种态度,是过充实和有意义的生活本身。

    生活在存在域也能让你发现,人生其实是有非常多元的选择的,我们可以去探索世界,可以去体验真正的爱,可以去热爱一项事业,去找到自己的使命,而不仅仅是在匮乏域里边死磕我们的船身。

    而且,对于一个匮乏性需求已经被满足得很好的人来说,当你航行到存在域的时候,并不会像是电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里的主人公那样,觉得四周都是茫茫大海,还要面对一个大老虎,自己孤立无援、心惊胆战,害怕随时被大老虎吃掉,或者随时会沉船。

    因为你已经很好地满足过自己船身的那部分需求了,所以你能够确定,至少自己的船身是牢固的、可依靠的,这份确定感能让你在迎接存在域里的不确定性的时候,内心更加笃定。

    所以,“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这句话可不仅是文艺青年的情怀,从人本主义心理学来看,它更是一个人从匮乏域进入存在域,去满足更高级的个人需求的一种觉醒。

    四、怎样才是“活在存在域”?

    01 “活在存在域”的真实案例

    说了这么多理论的东西,我再来讲一个从匮乏域进入存在域的真实的例子。她是我的一个朋友,是一个三十来岁的女性,之前一直从事的是互联网行业。她在职场上非常能干,去年就已经有月入五万元这样的收入水平了。这个工作也是她非常擅长的,并且跟她学的专业也很对口,但她就是觉得这份工作无法给到她意义感。

    可能有朋友会觉得:月入五万,这还矫情什么呀?你不干我来干……其实我这个朋友她内心的冲突,就是存在域和匮乏域的冲突。她觉得自己的匮乏性需求已经基本被满足了——有一定的积蓄,有关系很不错的朋友,自己也能够体验到自信和自尊,在匮乏域的需求已经被基本满足的基础上,她就本能地开始关注存在域里的这些需求了。

    当然,存在域里有很多不确定性。所以她也是一步一步来的,先去满足她的探索需求,想看看能不能通过转岗或者跳槽来满足自己的存在域需求。后来发现不能,还是找不到自我价值感。于是她尝试了更加大胆的探索,她直接辞掉了月入五万的工作,一边靠着做老本行里的副业来维持生活,一边做各种尝试,来看自己到底应该进入哪个行业,分析自己的优势和爱好是什么,做哪些事情会让她觉得特别有价值感。

    她花了大半年的时间接触了很多行业,做了大量的探索。后来,她的朋友的朋友带她接触了服装行业。通过学习服装销售、服装搭配的相关技巧,她才发现,自己对于卖衣服、搭配衣服帮助大家变美这件事原来有这么大的热情!她找到了自己真正热爱的事情,满足了爱的需求。她觉得,如果自己能开一家服装店,根据自己所学的审美知识去卖衣服、卖穿搭,帮助跟她一样的女性变得更美,这件事情好像是她自己的使命。如果能实现它,那自己这辈子就过得值了。她就好像在这个迷茫的世界里终于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位置一样,为此再辛苦、再累,她都觉得特别幸福。在这个时候,她其实已经开始满足她的目标需求了。

    确定了目标之后,我这个朋友的行动力就变得特别强。她不仅自己做服装搭配的短视频账号,还经常到衣服批发档口去了解行情,还尝试先从做微商开始接触服装生意。最后,为了更加了解实体店里的销售流程及顾客心理,她甚至还直接应聘到一个服装品牌连锁店里当了店员。

    听到这儿,你可能会想:一个原本在互联网行业做了六七年的行业专家,月入五万,现在跳槽去当服装店里的店员,每个月的主业、副业,七七八八的收入都加起来可能也只有原先收入的三分之一,这究竟是图什么呀?原来的工作多好啊,这不是瞎折腾吗?

    我觉得简单来说,图的就是自我实现;图的就是,我这艘帆船想航行去我想去的地方。因为我的匮乏域已经被满足了,所以不需要增加它了,我想进入存在域,活出我自己人生特有的意义,这样才不枉此生。

    你说我这个朋友的家人们会支持她吗?很显然,从传统角度来说,家里人肯定希望她继续干那个月薪五万的工作,而不是去当服装导购员。但是她现在刚刚三十多岁,如果继续干着原来的工作,待在自己的匮乏域的话,五年之后,她会不会遇到自己的职业天花板?会不会有中年危机?会不会到那个时候又想:“我要是早点进入存在域就好了”。这些都很难说。

    另一方面,她今后从事服装行业的话,会不会顺利?会不会有很多坎坷?这也都不好说。但我可以确定的是,她不会后悔选择这条路,再苦再难都会坚持下去。相反,如果不选择这条路的话,她五年后、十年后、二十年后,甚至一辈子都一定会觉得遗憾,因为她始终会琢磨:我的人生意义到底在哪里呢?

    在这里,我并不是鼓励大家抛弃安稳的工作,非得出去闯荡一番。但我是非常鼓励大家通过自己能负担得起的方式尝试进入存在域,尤其是,你可以想想自己是否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可能过去五年、十年、二十年里都一直被束缚在匮乏域里,是不是都在为了满足匮乏性需求而做妥协和忍让?试着把关注点从匮乏转移到自己的存在本身这件事情上,探索并且感受自己存在的意义,这对于解决现实生活当中很多的困境都会有启发。

    当然,如果你觉得自己的匮乏性需求还没有得到满足的话,我也建议你先审视一下自己的安全需求、情感联结需求、自尊需求到底是哪一个还没有被满足,尽可能地去满足它,在把船身加固好之后,再尝试航行进入存在域。

    02 “进入存在域”的方法:感受“高峰体验”

    可能有书友会问:我确实也尝试过去满足探索需求。但我觉得,好像很多事情我都有兴趣尝试,我很纠结,不知道它们哪个能帮我达成自我实现。这该怎么办呢?

    对此,马斯洛给出了一个评估的方式,他认为:一个处在自我实现当中的人,是能够频繁地产生一种叫作高峰体验的感受的。什么叫高峰体验呢?指的就是在做某些事情的时候,你觉得自己的人生价值得到了充分的实现。自己好像是感受到了来自这份事业的召唤,它就像是“我”被赋予的使命一样,“我”这个人之所以出生就是来做这件事的。这是一种对自己存在意义的强烈的感知。

    就像我前面提到的那个朋友,她最终决定做服装行业,就是因为感受到了一种强烈的职业认同,感受到了自己对于美的需要、在审美方面的追求在这里都获得了很大的呼应,觉得自己生来就应该是做这件事情的。所以,即便在她当店员的时候,也会产生一种“我终于和我的人生使命合二为一了”这样一种不断受到鼓舞的状态,这就是高峰体验,这会让她和其他的服装导购有截然不同的工作目的和体验。

    其实这种高峰体验,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也经常能感受到,它不一定只跟人的事业或者是目标需求相关。很多时候,当存在域的需求被满足的时候,我们都能产生高峰体验。

    比方说,对于一些人来说,当爱的需求被满足的时候,比如一个人和他的挚爱在一起的时候,他会在心里想:在茫茫人海里,我终于找到了那个值得我这样爱的人,我感觉我的人生圆满了。这种圆满的感觉跟这个世界是阴阳协调的那种圆满感是统一的,这就是一种高峰体验。

    再有,当我们的探索需求被满足的时候,比方说,我们去爬泰山,想在泰山顶上看日出。当我们终于爬到山顶,看到太阳从云层后边跳出来,瞬间光芒万丈的时候,所有人都开始兴奋地欢呼。这个时候内心感受到的一种天人合一的感觉,就好像强烈地感受到:我是这个宇宙的一分子,这是一个多么宏伟而又美妙的世界,我很荣幸成为其中的一员,这也是一种高峰体验。

    当我们存在域的需求得到满足的时候,我们会频繁地产生这种高峰体验,它可能让我们在内心抑制不住地想要欢呼,可能让我们喜极而泣,也可能让我们默默地感受圆满。这些高峰体验是我们人生幸福感的最重要的来源之一。

    五、比自我实现更高的境界:自我超越

    讲到这里,我们就把需求层次论当中最关键的部分讲完了。但是这本书的作者考夫曼在整理马斯洛的手稿的时候还发现,其实自我实现并不是马斯洛认为的人生意义的最高表现形式。他认为,在自我实现之上还有更高的一层境界,这层境界——终于说到了我们这本书的书名了,就叫作自我超越。

    01 什么是自我超越?

    什么叫自我超越呢?听字面的意思好像就是超越自我,让自己变得越来越好?但考夫曼说,马斯洛所说的自我超越并不是超越自我,而是一种压根就无我的状态。如果用前面的帆船模型来说,处在自我实现的境界的时候,我们还是被局限于“帆船”这样一个结构里的。但是在自我超越的境界里,“帆船”本身已经不存在了,自我超越者已经不再考虑自己的匮乏性需求或者存在性需求了,他的境界已经提升到为了更多人的福祉而去做某件事情,自己的需求早就被置之度外了。

    比方说,大家都知道的,中国航天事业的奠基人钱学森,年轻的时候就已经是享誉全球的火箭专家了,三十六岁成为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终身教授,享有优厚的待遇。我们从需求层次论的角度来看,作为一名科学家,钱学森早就达到了自我实现的境界,因为当时美国是全球的科技中心,尤其是二战之后,全世界的科学家和知识分子都在往美国跑,希望能在那里获得自我实现,像钱学森那样得到学术界的认可和推崇。

    但钱学森却是反着来的,新中国建国之后,他甘愿放弃在美国拥有的一切,回到祖国从头开始搞科研。这就已经不单单是自我实现了,因为自我实现最终的受益者仍然是自我,钱学森是为了让所有的中国人都能过上更幸福、更有尊严的生活。这就是一种无我的自我超越者的境界,它是一种自我实现得到充分满足之后的更高追求,也是人类所能达到的人生最高追求的层次。

    自我超越也是马斯洛对于更好的人类社会的一种构想。马斯洛是在1969年,也就是他去世的前一年,在一篇叫作《Z理论》的论文里描述了他对自我超越的构想。所谓的Z理论指的是一种激发人们以自我超越为人生最终目标的理论,跟它相对应的是Y理论和X理论。其中,Y理论就是激发人们去满足存在性目标、进行自我实现的理论;而X理论是激发人们满足匮乏性需求的理论。

    这三种理论后来也被应用到组织行为学当中——X理论认为,管理员工应该从管理匮乏性需求入手,比如制定各种规章制度、绩效考评,制定重重规则来约束员工;Y理论则认为,管理员工应该从管理存在性需求入手,比方说帮他们规划职业成长方向、激发他们的自驱力等等;而Z理论则是在前两者的基础上,激发员工自我超越的奉献精神。

    02 马斯洛为什么要研究自我超越?

    听我说了这么多关于自我超越的概念,你可能会觉得:能做到自我超越的人,那不就是“活雷锋”吗?问题是,现在有多少人能做到这样呢?这会不会有点不切实际?

    还真被你说对了,马斯洛最出名的研究就是所谓的“完人研究”。他就是想去收集和归纳那些最优秀的人类样本,或者是说所谓的“完人”,他们都拥有怎样的性格品质和心理状态——这里所说的“最优秀的人类”并不一定指那些富豪、政治家或者传统意义上的成功人士,它指的是那些满足了匮乏域,并且已经生活在存在域的人。他们能够很好地做到自我实现,经常会有高峰体验,还有成为自我超越者的潜质。

    比方说,马斯洛认为,《菊与刀》的作者、人类学家鲁思·本尼迪克特,还有格式塔心理学派的创始人之一韦特海默,都是接近完人的存在。他们也是马斯洛生活当中很亲密的朋友,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我相信马斯洛的判断是基于很多真实的信息和体验的。

    相比之下,马斯洛认为,他的导师,就是我们前面提到的恒河猴实验的发起人哈利·哈洛就不算是个完人。因为马斯洛觉得,导师对用于实验的这些猴子非常粗暴,一点都没有爱心。马斯洛认为可能的原因是哈洛在童年的时候,匮乏域里的情感需求没有得到很好的满足,以至于他在成年之后情感比较淡漠、麻木,所以对于小动物也完全没有同情心。哈洛的有些实验确实是非常残酷的,后来也引发了很多伦理上的争议,所以他的恒河猴实验室在运行几年之后就被叫停了。

    那马斯洛做完人研究和自我超越研究的意义和初衷又是什么呢?这其实跟他所处的那个时代有很大关系。马斯洛出生于1908年,逝世于1970年。他出生在美国,他人生的时光其实经历了一战、二战和冷战。但这样一个一辈子都受到战争阴云笼罩的心理学家,他内心依然坚信,人类的心中本身是有神圣、光辉的一面的,是有神性在里面的,只是需要适当的方式把它激发出来,而人本主义心理学就是这种方式。

    马斯洛的一生也是一个不断进行自我实现、努力去抵达自我超越的过程。他想把人本主义的价值体系普及给每个人,教导大家要去做到自我实现。因为你想,如果每个人都接受、内化、践行了这种自我实现的价值观,并且以服务全人类这样的自我超越的境界作为终极目标的话,那全人类不就不会再生活在战争的阴云之下了吗?人们将会迎来更好的明天。

    所以,研究并且普及人本主义心理学,对于马斯洛来说,就是他认为自己来到这个世界被赋予的使命,这就是他自我实现的目标。而且越是到晚年,马斯洛越是有一种时间紧迫感,觉得要在有生之年尽可能多地去推进自己的研究。为此,他把很多诸如讲座、授课之类的工作都推掉了,因为担心自己的工作进度会受到影响。也正是基于马斯洛个人的自我实现和自我超越,我们才能接触到他的需求层次论,并且通过这本书的拓展给我们带来启发和思考。

    六、总结: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理想人生指南

    讲到这儿,我们就基本介绍完了这本由大咖介绍大师的经典著作了。它不仅深度重构了马斯洛人本主义思想的精华,还结合了近二十年积极心理学等多个领域的研究,你可以把它当作是一本靠谱的人生指南。我还是想强调,并不是每个人都必须以自我实现、自我超越为目标,但你完全可以参考这本指南,在你所选择的层级上更自在、更一致地生活。

    马斯洛研究的“完人”虽然是一个非常高的标准,但马斯洛也说,能够部分地达到自我实现或者自我超越,也就是在生活中有很大一部分比例的时间都活在存在域的人并不少见,他们在人群当中大约占1%的比例。我想,随着我们社会物质财富的增加,也随着现在的父母具备更多的养育知识,能够给予孩子更安全、更有爱的童年,未来能够不被匮乏域束缚,从而进入存在域生活的人的比例将会有所增加。这些人不被过往的匮乏所追赶、驱动,不必总是依靠物质、金钱,依靠别人的爱和看见、尊重和认可来过活,他们将是真正自由的人。

    总之,能够带着热爱去自由地生活,这本身就是对这些勇敢的“航行者”最高的奖赏。

    如果你觉得这本书让你有收获、有启发,欢迎你点击屏幕右上角的分享按钮,把它分享给更多的人,让大家都有勇气扬起船帆,向着自我实现乃至自我超越的人生目标航行。谢谢大家。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需求理论模型:金字塔→帆船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tdof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