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午,新民晚报首席记者王蔚受邀走进我们学校,为全体教师做了题为“校园舆情危机研判与处置”的讲座。
新民晚报首席记者王蔚做讲座解析校园舆情危机,我却更关注他报道过的二代身份证的四个错误问题王蔚,主任记者,从事新闻工作20多年,曾荣获“2017上海教育年度新闻人物”记者报道奖,多篇作品获全国晚报新闻奖、华东九报新闻奖、全国五四新闻奖、上海新闻奖一等奖。
他的讲座围绕“自媒体看校园:危机无处不在”“传统媒体看校园:舆情更趋于多元化”“正视舆情危机的超级负能量”“应对舆情危机的紧急公开措施”“善用自媒体扑灭舆情危机火焰”和“策划性活动要谨慎稳妥讲政治”等六个方面展开,指出自媒体时代,学校已呈现高度的开放性,舆情处于高度易燃性,需要正视舆情危机,引导正确的舆论导向,把负面影响降到最低点,较快地恢复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说真的,讲座很好听,他用大量的真实案例,详尽地剖析了热点舆情事件发生的过程、处理的得失、产生的社会影响等,有证有据,通俗易懂。
但我却对他提到的二代身份证有四处错误很感兴趣。本来听成了是他找出来的错误,百度了才知道是他报道过的,《咬文嚼字》上也曾刊登过类似文章。
用词差错心生苍凉(本报记者王蔚)
没想到,一张小小的第二代身份证竟被汉语言专家挑出了四个值得商榷的语病。
一是“二代证”印有照片的一面有“公民身份”字样,而另一面则印有“居民身份证”五个大字。那么,持证人的身份到底是“公民”还是“居民”?须知,这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法律概念。
二是“公民身份号码”表达不妥,因为“身份”不具有数字性,只有“公民身份证”才能被编成一个个号码。
三是用“出生”来指某年某月某日,也属于不规范,“出生”包含了出生地与出生日等要素,若要指具体的生日就只能写明是“出生日”。
四是持有长期有效身份证的人,其“有效期限”标注为从某年某月某日到“长期”,“长期”是一个过程,不是临界点,没有“到长期”一说。
《咬文嚼字》主编郝铭鉴说,看到如此错误百出的用语用词用字混乱状况,真的内心十分苍凉。
除了上述颇为不堪的语病,二代身份证还被指存在着巨大的设计缺陷——将原本可以集中印在一面的居民身份信息(一代证就是这样),分别印在了正面和背面。有人算过一笔账:二代证复印时需要双面复印,按年人均复印身份证5次、每页平均0.4元估算,年人均多花复印费2元,再按照16岁以上人口约10亿人,约1/10的人有复印需求计算,全国每年多支出复印费两亿元。
可以说,设计者只要多一点专业素养,多一些严谨认真的态度,设计和决策只要多几道论证、审核和把关的程序,这些问题完全可以避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