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本文参与永冬泩双月征文第二期【识】
与黄鹤楼隔江对峙的古建筑晴川阁,是武汉地区唯一临江而立的名胜古迹,它位于汉阳龟山东麓禹功矶上,红墙绿瓦,朱漆彩绘,屋面四角向外伸出,深出檐,高起翘,正面牌楼悬挂"晴川阁"金字巨匾。四百多年来,在一次次的风雨中屹立不倒,它与黄鹤楼、古琴台并称为武汉三大名胜,也原汁原味地再现了楚人依山就势筑台,台上建楼阁的雄奇风貌。
晴川阁的诞生,主要是由于唐代诗人崔颢“晴川历历汉阳树”的著名诗句。论历史,晴川阁比黄鹤楼年轻大约一千二百多年。明朝嘉靖汉阳太守范之箴在修葺禹稷行宫(原为禹王庙)时增建了晴川阁,此阁北临汉水,东濒长江,与武昌蛇山黄鹤楼隔江相望,有“楚天第一名楼”美称。一句名诗竟然引出了一座名楼,这在历史上也是少见的。后人写诗赞美这件事是“千秋笔墨成佳话,至今楼阁纪晴川”。
“凭栏高倚半江秋,楚国晴川第一楼”。这是清代诗人程封在《登晴川阁》一诗中对久负盛名的晴川古迹的描绘,称其“楚国第一楼”,也许在诗人心里,晴川阁比黄鹤楼更胜一筹吧。真正游览过晴川阁的人,面对浩浩长江,相望黄鹤楼阁,其情其景,两者较之,确实会产生迥然不同的感受。在晴川阁临江而立,万里长江的容颜一览无余,虽说黄鹤楼离长江也不远,可毕竟隔了1公里,视线上少了几分气魄。
年少时第一次到晴川阁是跟着父兄一起来的,那时候是晴川阁重修后第一次对外开放,我依稀记得门票是两毛。我们爬完黄鹤楼后,父亲让我们背着崔浩《黄鹤楼》的诗一路沿着雄伟的长江大桥走到了晴川阁,所以小小的我一直误以为诗里的晴川就是一个地名。后来我带着儿子再来,担心他和我一样误解晴川,就告诉他晴川阁的名字来源于崔浩的这首诗,这里是龟山,以前叫大别山。
这次趁端午节休息,和朋友又一次来到了晴川阁,这也不知道是我第几次来了,每次来都觉得这里非常清净,即便在节假日,来这里的人也很少。走进晴川阁,就能感受到很浓烈的文化气息,由于游客稀少,逛起来就感觉这个地方,不仅仅拥有着历史文化的厚重感,还有其他热门景点没有的清净舒适。
进大门,抬头便可望见正门上的四个大字“三楚胜境”。这似乎是在提醒我们,这里是荆楚最好的游览之地。进入大门后向左转,来到了一个石碑前,上面刻着刚健有力的“荆楚雄风”。据记载,这是清朝乾隆年间荆南观察使李拔书写的。尽管这块石碑满是沧伤,经历了将近三百年,碑角已被磨损,然而这四个大字依然是那样的清晰。
上过一排石梯后,可看见一个方形的红木门。慢慢走进门就看见右边几棵青翠的竹,里面竹木葱笼,瘦石嶙峋,静幽与雅致,令人向往,左边是几条石凳,中间便是进入“禹稷行宫”的侧门,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清朝同治三年时创作的六幅壁画,是纪念大禹治水的。
逛过一圈后,我们坐在阁楼上的靠椅上聊着天,吹着江风,向远处凝视,滚滚长江东去,因朋友是第一次来,她非常高兴地发现,这里竟然是看武汉长江大桥一个非常好的观景点。一虹飞跨南北,我们看到大桥如巨龙一般,将武昌、汉阳连接一起。轮船往来在浪涛之间。因天气晴好,我们凭栏远眺,仰望晴空无际,白云漂浮,俯听川流有声,可以清晰得见到江对岸的黄鹤楼巍然耸立。我们的耳畔似乎还能听到千年前的黄鹤之声,楼与阁夹江相望,江南江北相映生辉,磅礴而又大气,雄伟而又壮观。
我们坐的这个角度很好,可以看到龟山电视塔和晴川饭店两建筑一左一右,屹立于晴川阁的两边,互相成为对方视角中的一道风景。这两个建筑都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建成的,几乎见证了武汉近四十年的飞速发展。
晴川饭店,借鉴古代宝塔的造型特征,宛如层层重檐,神采飞奕,于1984年7月建成,它在武汉人心中有着极为特殊的地位,不仅仅是一间酒店,更是曾经的武汉第一高楼,是长江边的重要地标,这间酒店可以说是武汉市城市记忆的一部分,更是武汉改革开放与发展的亲历者、见证者。
而龟山电视塔,更是老一辈武汉人的骄傲。当年 “武汉之眼”、“亚洲桅杆”都是它的称号,80年代刚建成的时候,电视塔一时风光无限。 哪怕票价卖到5元一张,在外排队等塔的人也要拐几个弯,要知道当时黄鹤楼的门票也才一元,武汉人对龟山电视塔有着深厚的感情,因为那是整整一代人的美好记忆。只有它和长江大桥、黄鹤楼、晴川饭店一同出现在画面里,才算得上是一幅完整的江景图,完整的武汉。
就在这一刻我突然有点明白了,为何这样有历史底蕴久负盛名的晴川阁,却这样人迹罕至。晴川阁临长江而建,占地仅386平方米,高17.5米,小小的它常年掩映在绿树之中,与几个恢弘的建筑毗邻, 正好是现代与古典的结合,因为有它才令这座城市这样独一无二。
很多人说,中国的中心在武汉,而武汉的中心在晴川,因为这里的风景最能代表武汉,它跟周边的铁门关、洗马街、汉阳造、知音公园、琴台大剧院正好可以连成一条人文线。武汉人像爱护心脏一样珍惜着晴川阁,几乎没有对外宣扬过晴川阁,因为它的价值早就超过了这座建筑本身。
在武汉人心里,对晴川有着特别的情结。站在武昌江边望向对岸,看到一座龟山、一座电视塔与一栋高楼。就会告诉外地人,那边就是晴川历历汉阳树。眼下,武汉规划以龟山为圆心,3.5公里半径“画圈”打造历史之城,及长江文明之心,正是晴川所在之处。也许不用几年时间,晴川历历汉阳树,又会是另一番新景象了吧!
![](https://img.haomeiwen.com/i25821718/d24ce7639a601726.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25821718/03df49abfc7e6ab4.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25821718/121a4cb1c3ffb192.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