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书画书

作者: 默怡 | 来源:发表于2024-02-04 14:10 被阅读0次

郑重声明:本文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信手捻花,好似故人来。
——一题记

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照进书屋的时候,我站在诺大的木制书橱前,小心翼翼地把一本本图书分类整理,然后把每一本书放入那一方仅属于它们的角落。

这是一年中我最享受的时刻:宁静,闲适而又井然有序。

拿起一本杂志,指尖轻轻捻动书页,感受着那种仅属于旧书的淡淡墨香,不知不觉中,一张已经泛黄了的便签悄然飘落在木地板上。

俯身拾起便签,泛黄的纸张上依稀可见“友谊长存”四个大字,刹那间,过往的回忆逐渐浮现在我眼前:乘着带着潮气和花香的微风,我的思绪回到了那从前与书为友的日子里……

初逢故友:以寓言为友

从小,父亲的书橱便对我充满着吸引力。

在那咿呀学语的日子里,我每天最大的乐趣便是“阅读”那书橱里的一本本图书。

可不识字的我哪里会真正的阅读啊!于是,我所谓的“阅读”便是翻出一本本书,然后囫囵吞枣般好奇地研究书上的图画。

每天下班回家的父亲看到遍地狼藉的图书总是十分气愤,但也只能无可奈何地把一本本书重新整理归位,同时告诫我:“书籍是我们的朋友,你这样乱扔乱放是不对的!”我也只是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第二天便又“重操旧业”,全然把父亲的告诫抛之脑后。

几次劝诫无果后,父亲看我如此喜爱书籍,便给我带来了一本图画版的《伊索寓言》。

那是第一本真正属于我的书籍,在那以后的很长一段日子里,每天最能让我满足的便是和那一个个寓言故事为伴。一个个简短而又富有哲理的故事,带给我的是人生最初的启迪。

那段与书为友的日子,也许就是我和书籍友谊的起点吧·……

再识友人:与诗歌相伴

步入小学后,我的图书朋友从一个个寓言换成了一首首诗歌。

初读诗歌,只发觉晦涩难懂,彼时已经学会拼音的我看着那注音版的《唐诗三百首》,一个字一个字地慢慢拼读着:可奇怪的是,一个个我认识的汉字,组成的却是我不理解的诗句。

于是我问爸爸:“‘少时不识月’是什么意思呀?”

爸爸说:“意思是诗人在和你一样大的时候还不认识天上的月亮。”

“那‘呼作白玉盘’呢?”

父亲指着窗外的月亮:“你看,那月亮像不像一个白色的大圆盘?”

隔阂在一瞬间被打通,我第一次拥有了和千百年前的诗人共鸣的感受,这种恍然大悟的感觉实在是太奇妙了!于是,自那以后的夜晚,在昏黄的台灯下,父子二人总会探索每首诗歌背后的意境:从天上的皎月到地上的湖水,从远处的群山到近处的楼阁,书本上的图画渐渐少了,我脑海中的画面却越来越多了。

与诗歌相伴,丰富了我的想象,也让我看到了更大的世界。一诗一词间,渐渐地,我和书籍的友谊不断加深……

结为好友:品古典文学

步入初中后,随着知识储备日益丰富,独立的阅读与思考便成了我和书籍交往的重要途经。

语文老师讲解了诗歌背后的意境和意象,也教会了我们体悟诗人的思想感情,于是再读那些曾经和父亲一同读过的诗歌,细细品味,便又会在画面之上,蒙上一层不一样的情感体验。

于是乎,在阴雨绵绵的秋季,抑或是白雪皑皑的冬季,我泡上一杯热茶,拿出一本《唐诗宋词》,慵懒地倚在窗边,手指捻动书页,便能回到那繁华的长安街头,感受“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那自由洒脱、笑面人生的豪情壮志;翻过一个篇章,便又能感受夜半时分,躺在姑苏城外摇曳的小舟中,聆听“夜半钟声到客船”的凄冷孤苦之意;微风轻轻抚动书页,回过神来,又能体悟“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那“岳家军”保家卫国的英雄气概。与书为友,在字里行间感受人情冷暖。

在诗歌以外的地方,我还发现了另一种更为迷人的书籍:那便是中华古典小说。于是,在夏日的午后,在城市的夜色下又常常能看到一个痴迷小说而废寝忘食的身影:那是我在为水泊梁山的绿林好汉们“替天行道”而感到畅快淋漓,为斗战胜佛降妖除魔而发出接连赞叹,为贾府的兴盛衰败而感到惋惜……与阅读相伴,在小说的海洋里遨游,一个个精彩动人的故事,都在讲述着为人处世的道理。

也就是在那一段痴迷阅读的流金岁月里,潜移默化中,书籍成了我最真挚的朋友。

友谊长存:享阅读人生

“爸!最新一期的《读者》到了吗?”一进家门,我便激动地问。

“看把你急的!这不就买来了吗?”父亲笑着说。

我兴奋地跑进房间,拿起书桌上的杂志便如饥似渴般阅读了起来。

一篇小说读毕,墙上的挂钟准时响起,提醒着我时间的流逝。

“唉!‘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啊!”看着桌上堆积如山的作业,我叹了一口气,已经步入高中的我,在学业的压力下只得依依惜别了杂志中的挚友。

看到我垂头丧气的模样,父亲走了进来,笑着说:“别灰心,真正的挚友是不会轻易离开你的,暂时的离别难道不是为了更好的相逢吗?”

我恍然大悟,拿出一张便签纸,写下“友谊长存”四个字,贴在杂志的封面。希望我与书籍的友谊,在这本杂志的见证下能够天长地久!

一年后的今天,我站在书橱前,看着那一排排收集了不知多少期的《读者》,便又能想起那《秋娘》里一生勤劳孤苦的老妇人,想起那《听洪素手弹琴》里那洪素手干净悠扬的琴声,想起那《酿酒师》里陈春醪先生最终人酒和一的大成之境……

一篇篇故事,一个个情节,一位位人物都是如此熟悉,“信手捻花,好似故人来”,如同多年未见的挚友,相会的那一刻,总有一种温暖涌上心头。

以书为友,让我收获了人生的第一份启蒙;以书为友,拓宽了我的眼界;以书为友,让我领略了一个个故事里的人情世故······书籍,这位陪伴我成长的挚友,教会了我太多,太多……

当朝阳照在身上的那一刻,我知道,在未来逐梦成长的人生旅途上,我的挚友:书籍和阅读,定将助力我向着海阔天空扬帆起航!

相关文章

  • 书画之乡话浦江

    2017年2月

  • 《琴棋书画》·书

    凤舞龙飞笔底功,雕琢细腻贯长虹, 魂出墨砚行坚韧,腕动挥毫楷韵丰。 曼妙草狂灵秀气,添香篆锦润圆融, 修身半载勤研...

  • 书,为心话

    书的心画,这个好词儿常常被书画家们所垄断。 其实,是把这神一般的概括给用窄了。书为心画,也可以写成书为心话。是书、...

  • [诗 书 画]一一刘道武自画像

    〈 书 画 缘 〉 书画道上一老翁, ...

  • 回忆

    【我自幼喜爱书画】 我自幼酷爱书画。从小爱看小人书特别是彩色小人书,临小人书画画。我母亲做的一手好针线活儿,记得我...

  • 什么样的书法家作品具有收藏增值能力

    近年来,天价书画拍卖带动了书画艺术的发展,无论是达官显贵,还是平民百姓纷纷瞅准书画收藏市场,然书画市场鱼龙混杂,书...

  • 书就是用来班门弄斧的:祝勇的世界

    在祝勇的微博上有这么一句话:“书就是用来班门弄斧的——《故宫的风花雪月》签赠故宫书画部李湜老师。” 故宫博...

  • 怎么样进入书画行业

    发现身边有很多朋友想学书画,入行书画,他们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不知道怎么入手,看不懂。 我作为多年书画从业者,从...

  • 把最美的书画作品送给最可爱的人一一陕西省新闻书画家协会和部队官兵

    2018年7月30日,陕西省新闻书画家协会走进93897部队,举行“书画进军营_翰墨润官兵”书画笔会活动,书...

  • 2018-01-28

    追寻先贤人生足迹 仰望天下第一才子 张书范 张美中致敬苏东坡书画艺术巡展 书画家简介 张书范:北...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话书画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teta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