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强化三级后拆书磨课技能,廊坊分舵设计了磨课小组计划,对标全国共拆小组,进行课程打磨,但是效果并不好。
一开始认为,全国共拆作为拆书帮月推产品,聚集全国三级拆书家能力。拆书水平肯定高于一般分舵。
但是经过3月共拆市场营销后,小组成员反映,对相关课题研发兴趣性不大,尤其在选题上,因为不专业,感到拆解时很吃力。疑惑这样磨课的价值。
阿拉丁探讨回复:
廊坊分舵在做的是从三级后拆书的商业闭环,这很重要,如果走通了是很多人期待的。
先解读全国共拆的定位。共拆是全国拆书家们共同打磨一个课程,旨在强化拆书帮影响力,同时能够让拆书家们在共拆中学会磨课。
它的选书本身不是流程化和精准的定位,更多是看与出版社的关系和推荐。
因此很多书的品质无法达到企业级课程,也就是说我们的共拆不足以支撑拆书家作为商拆产品去做市场推广,而仍然是拆书家练手成长的一个途径。
而且共拆更注重锻炼共拆小组的主席主持能力,如何带领大家磨课。
深度思考分析继续发问:
结合回答我反思了我们的初心,一开始组成磨课小组,就是锻炼三级拆书家三级后的成长能力,因为没有明确路径,缺乏指导,所以尝试对标共拆标准,但这不是最佳途径。我们分舵的核心问题,是需要三级后拆书家的成长商业路径。如何从一个拆书家变成一名商业讲师。
阿拉丁回复。
商业讲师,这里就要谈产品了。产品有黄金定位圈,即我喜欢、我擅长、有市场。作为拆书家向商业路径发展,其实就要在产品需求上下功夫,找到符合自己定位的圈层。绝不是百分百适用所有人。
什么叫市场需求,精细化、颗粒度特别好的问题,符合市场或者客户痛点的。
要强化客户思维,要解决什么问题?不是问拆书家自己,而是要问客户、问市场。
去网上调研、去身边的朋友调研、去目标客户中调研,看他们有什么痛,那些是急迫显性的,亟待解决的痛,然后你对照是否能解决。
最好的药不见得是一劳永逸但必须是一针见效。
找到市场,才能有产品,然后拆书家从做单品出发,先切入解决某个小问题,累计多解决几个小问题,最后组合成解决大问题,再组合成解决一个系统问题。
(这里补充到,个人认为可以用金字塔原理先定义自己要解决什么大问题,然后大问题下有什么小问题,把问题小到10-30分钟能解决的颗粒度最佳)
我并不是很建议,级别差距较大的拆书家共同磨课。因为会让低纬度的很累,高纬度的没有启发。磨课不见得人多就磨得好。走完三级后,拆研班出来,才基本把拆书法吃透。
商业讲师需要的是课程设计能力,那么你需要一系列的准备,比如如何提炼观点,传递价值,设计活动,强化学习者接纳。
基本上,是先锻炼写作输出能力,再锻炼活动设计能力,再进修认知学。
写作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反馈机制最快,能够提炼小颗粒度问题最佳的方式。有了写作输出,你在娘娘公众号上投稿足够多,能进入头部了,才能做到有效提炼书中的观点和方法。
结论:
拆书家成长是急不得的,不能贸然跨入其他层级。应该踏实的走完该走的路径,学懂吃透该学的知识。
三级9拆,必须牢固,拆研班必须合格,懂得新媒体写作,去觉察客户需求,提炼相应价值和观点,从小课开始,逐渐做大。
具体三级后成长路径:
开始尝试找需求、市场和自己喜欢的切入点。
学透拆研班
写作输出,去观察拆书帮公众号,学习新媒体写作,做到每月两篇的公众号投稿。
小颗粒度形成微课,一次解决一个痛点,立马见效。
活动设计,在微课基础上,学活动设计,进修教练技术。
考核学习效果,对照认知学,优化课程。
交流反馈:
该路径,是阿拉丁的建议,同时,该路径思路,与天津分舵舵主月宫(一年转行培训师)的成长路径极为类似。应该说是目前当下拆书家们走出来的传统成功思路。
分析为何走出来的少,大多拆书家仍有心急状态,认为3级后拿不到想要的成果。深耕和反馈的积极性不足。
不如市场上某些商业机构给的反馈高,要注意的是,高级培训师本身就是稀缺产物。
我们不见得非一步到高端,但是要有足够的耐心,从小颗粒度问题开始做,可以做市场,但是绝不能一口吃个胖子,想接大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