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时学习成绩挺好,但面临考试就会紧张不安。失眠,头疼,脸色难看,浑身冒汗,频频小便。甚至在考场上发呆,或者考试时手发抖字都写不成。这是考试焦虑所致,还是压力过大,往往会产生考试焦虑。
考试焦虑的孩子在生理和心理上均有异常表现。生理上的问题包括头疼,胃疼,常发烧等。有一些孩子平时成绩不错,但一到大考就失败,这和孩子的考试焦虑有关。一旦孩子过度焦虑,就一定会影响成绩。小学生考试焦虑是因为什么引起的呢?原因之一是班主任在孩子面前反复提及考试,强调考试的重要性,或者通知父母对孩子的学习加强监督,孩子被严肃的考试气氛包围,心理防线被冲破,变得焦虑不堪,除学校里老师施加的压力外,家庭压力也是孩子焦虑情绪的重要来源之一,如果妈妈在孩子考试前就处于临战的状态,三句话不离考试,陪孩子复习到夜里十点,或者反复要求孩子一定获得优秀的考试成绩。那么他的焦虑情绪就一定会传递给孩子,使孩子压力过大。
这个世界上所有孩子生来就会讨好母亲,为母亲牺牲,但凡母亲想要的,孩子总会努力争取,如果妈妈希望孩子成为优等生,每次考试都得到优秀的成绩,默写全对,算数永不出错,孩子便会满脑子想着学业问题,期盼满足妈妈的心愿,看到妈妈的笑脸,从而压力越来越大,而当100分成为孩子遥不可及的梦想,如何努力都得不到好的结果时,孩子对考试这件事就会产生恐惧,不自信和厌烦。
在这种情况下,想要消除孩子的焦虑,只能从解决妈妈的焦虑开始,深入分析妈妈焦虑的原因,通常有这样几种情况: 妈妈有虚荣心希望能在同事面前炫耀孩子的高智商,妈妈有歪曲的教育理念,始终信奉赢在起跑线上这句话,妈妈具有错误的价值取向。觉得学习成绩是验证孩子能力的唯一指标,妈妈要明白孩子的成长是需要父母耐心等待的,有好的教育心态,你的孩子将来就有持续发展的可能,笑在前面不等于笑到最后。
当你的孩子在小学阶段数学学习不如同桌,语文学习不如前排同学,英语学习不如后排的同学,怎么比都不如周围人时,妈妈应该保持冷静平和的态度,要知道一些孩子初期表现很正常,到初中阶段开始发育后才逐渐发力,有些甚至到研究生生阶段才脱颖而出。
我曾经接触到一个案例,这个孩子小时候是个典型的多动症儿童,六年级毕业时分数全班倒数第二,可到了大学后就成为公认的研究性人才,他的妈妈非常有耐心,看淡成绩,把孩子的自信心保护的非常好,每次开家长会老师都会留下这位妈妈批评孩子的成绩和课堂行为。而这位妈妈都会“袒护”自己的孩子,让老师多给孩子一些时间,让孩子慢慢成长,要想让孩子淡定的看待考试,安心学习,妈妈们一定要解决自己的焦虑问题。
正确的做法是避免在孩子面前过多的提考试这两个字和逼迫孩子长时间的复习,要让孩子以一颗平常心对待考试,告诉孩子考试是对老师教学的检验,并不是智商测试,不需要面临大敌,另外父母要帮助孩子建立正确的认知,告诉孩子,在学校里学习和考试是求知过程,要在这个过程中探索自己的兴趣所在,发现自己内心真正的需求,而不是一味的追求高分。在求知的过程中,发现自己是谁,愿意成为谁,这才是学校教育的价值,也是我们要传递给孩子的信念。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