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科技的发展与进步,社会生活都有极大的提高。人们对下一代的培养、教育,都竭尽所能、力争实现自己的期盼。然而由于各种原因,有些人却事与愿违,达不到希望的价值。
无论是穷富家庭的儿童,都是家长的掌上明珠。关怀倍致、爱惜盛隆,从小到大都娇生惯养、待遇特殊。家中优质的物品都独自享受,养成吃独食、自私利己的思想意识。
家长过份注重以儿童为中心,儿童说啥是啥,要啥给啥,否则就不满意,发飙耍闹。形成唯我独尊、任性妄为的性格。
儿童要什么给什么,轻意得到满足、享受、还造成浪费。形成不知道感恩、体贴他人,无忍耐吃苦的思想意识。
儿童生活赖散、起居、学习无规律,缺乏上进心、好奇心。做人做事都心猿意马,得过且过、有始无终。
家长越是祈求央告儿童,他越是扭捏做态。不知道明辨是非、没有责任心和敢于承担的信心与勇气。家长教育威信丧失,对儿童说的话和要求,儿童一概都不当会事。
家长包办代替儿童做事,剥夺他的独立性。三、四周岁还喂饭、不会自己穿衣服。五、六周岁不做家务事,不懂劳动的愉快和帮助家长减轻负担。失去勤劳、善良、有同情心、能干上进的心理。
儿童大惊小怪,怕摔、怕病痛、胆小怕事、怕一切东西。娇嫩、胆小、儒弱、无能,丧失自信、养成依赖心理,离不开家长。形成在家横行霸道,外面胆小如鼠的性格缺陷。
家长害怕儿童哭闹相要挟,溺爱、哄骗、妥协,迁就、放纵儿童。使其性格自私、无情、任性,缺乏自制能力。
家长当面袒护儿童,使其无是非观念。随时有保护伞、避难所,形成溺爱、放纵其不懂事、犯错误不知自觉。
宠儿多不幸,娇子难成才。爱儿童就要教会他学做人、学处事,知分享、懂感恩。否则就会不懂世事,娇惯、坑害了他们。
2019年12月31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