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欣赏

作者: 阿录0502 | 来源:发表于2023-09-21 07:15 被阅读0次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唐·宋之问《渡汉江》

简析:

这是一首简单的五言诗,写诗人在年老返乡的途中,对阔别已久的家乡表现出的一种特殊情感,细致,真切,令人感慨。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宋之问是武后朝的大学士,他谄媚武则天的男宠张易之,武后失势之后,唐中宗将他贬到岭南的泷州。

岭南为偏远之地,去者十有八九难返,宋之问没待多久就偷偷地逃回了洛阳,途中路过汉江。

岭南确实是偏僻的不毛之地,连平常的书信也难以到达。一个“断”字,非常传神,看似用得并不经意,实则愈见功力。断的不仅是书信,还是亲人之间的感情纽带。

“经冬复历春”,季节变换,由冬转入次年春天,对于离家在外的思乡人,对于时间的变化尤为敏感、留意。

诗人只在岭南待了一年不到,便家事旧情难忘,准备潜返故乡。

在这方面,苏轼做得比他要强多了,苏轼被贬惠州,也是远至岭南,称“不辞长作岭南人”,何其潇洒、乐天。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宋之问的老家是河南虢州,也就是现在的河南灵宝,汉江是长江的支流,渡过汉江就到了河南的境内了。

即将到家之际,诗人的内心升起了一股颇为复杂的情感。

好不容易由偏远的岭南奔波回家,内心原本是归心似箭,是煎熬和焦急。但是,离家越近,他的心中反而越怕起来,怕熟悉的一切。

一方面是焦急,一方面是害怕,诗人的内心充满了矛盾,充满了忧虑,以至于不敢面对现实。

为什么怕呢?

或许是担心家人的消息,由于音信全断,很长时间不知家里面的情况,如今他们可好?

又或许是自己的仕途相关,偷偷潜回毕竟不是一个体面的事情,一旦被发现,家人是否会因此受到牵连呢……

小故事:

宋之问“因诗杀人”

宋之问有个外甥叫刘希夷,写了一首著名的《代悲白头翁》。

刘希夷是唐高宗时期的进士,善写闺中之词,很有才名。

《代悲白头翁》中有两句“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可谓绝唱。

据说,宋之问读后,感叹这样的句子自己无论如何也写不出,便叫来刘希夷,想将此句据为己有。

刘希夷当时生活落魄,毫无名声,而宋之问已经是名满京城的文坛领袖。虽然清贫,但是再三考虑之后,刘希夷还是拒绝了这个荒唐的请求。

于是宋之问做出了一个极其疯狂的决定——杀掉自己的外甥,然后将此句占为己有。

他命下人拖来一个千斤重的麻袋,将刘希夷槌杀。

这首《代悲白头翁》,后来便出现在了宋之问的《有所思》中。

当然这只是一个传说,到底有无其事,众说纷纭。

(摘自“古诗词赏析”)


相关文章

  • 王宏志――隶书正大气象

    古诗词曲欣赏及书法欣赏。

  • 古诗词欣赏

    《八至》(李冶) 至近至远东西,至深至浅清溪。 至高至明日月,至亲至疏夫妻。 《一字诗》(陈沆) 一帆一江一渔舟,...

  • 古诗词欣赏

    《春江花月夜》 张若虚 春江潮水连海平, 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 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 ...

  • 古诗词欣赏

    菩萨蛮·平林漠漠烟如织 唐代:李白 平林漠漠烟如织, 寒山一带伤心碧。 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玉阶空伫立,宿鸟...

  • 古诗词欣赏

    山居秋暝——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

  • 古诗词欣赏

    江城子·密州出猎 【宋】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 古诗词欣赏

    绮怀 [ 清·黄景仁 ] 几回花下坐吹箫,银汉红墙入望遥。 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 缠绵思尽抽残茧,宛转...

  • 古诗词欣赏

    1.苏轼《和董传留别》 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 厌伴老儒烹瓠叶,强随举子踏槐花。 囊空不办寻春马,眼乱行...

  • 古诗词欣赏

    《提龙阳县青草湖》有名《过洞庭湖》 元代,唐珙。 西风吹老洞庭波, 一夜湘君白发多。 醉后不知天在水, 满船星梦压...

  • 古诗词欣赏

    长相思·吴山青 宋·林逋 吴山青,越山青, 两岸青山相对迎, 谁知离别情? 君泪盈,妾泪盈, 罗带同心结未成, 江...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古诗词欣赏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tpov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