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的公众号好很多,不过经常看的就那么几个,连岳就是其中一个。
每天一篇,不像懂懂日记那样洋洋洒洒近万字,而是短小精悍,很精致,观点很清晰。
每天早上开工之前,都会看完他的文字,吸取其中的养分。
11月2号的一篇文章《谢谢你逼我》。
里面写到金庸,15部传世名著写出来的过程:
以前是为了报纸销路,现在报纸也不办了,写小说是相当辛苦,相当痛苦的,尤其连载每天都要写一段不能停,如果你要出国旅行,不是先写好几段留下来,就须带到国外,晚上不睡觉拼命写,一大早快信寄回来,心里压力很大。
后来事业顺利了,报纸不再靠他写的武侠小说支撑了,这样的压力也就消失了,于是就自然而然的封笔了。
大多人可能都认为,金老爷子,才华横溢,不写书,不表达,就难受。其实,真相是,他也是被逼的,被读者逼的,被报纸的销量逼的,被生存逼的。
让我想起一个朋友的故事。
我一个发小,阿伟,在我们还在上高中的时候就离开了学校,去了上海,不是他想去,是没办法,家道中落,作为家里唯一的一个男人,需要他承担起养家糊口的重担,而在老家又挣不到太多钱,所以只能远走他乡,去大城市上海打工赚钱,然后把钱寄回老家。
去上海做什么呢?
洗车。
一个高中没毕业的人还能干什么呢。
零几年的时候上海正处在大发展阶段,到处都在拆迁盖房子,他给洗车老板打了6年工,那个店就换了3次地方,每次换地方,基本都得重新开始。
他记得那个老板有一个梦想,就是能够自己买一个商铺然后踏踏实实开一个洗车店,永远也不换地方。
后来,阿伟,攒了些钱,就出来自己开店了。
开了三年就搬了两次家。
家人说,算了别折腾了,回老家来吧,这里好赖稳定点。
当时阿伟正好谈了个上海的女朋友,舍不得离开,女方又要求阿伟买房子,才肯同意,否则免谈。
阿伟不甘心,索性一咬牙一跺脚,借遍了亲戚朋友的钱,买了一个300多平的商铺。
老婆保住了,店也不用再来回搬了,一举两得。
结果,十几年过去了,阿伟还是开了那一个300平的洗车店,每天还是会和洗车工们一起洗车,擦车。
可是此时的他,和当年的他,已经完全不同了,因为那个300平的商铺已经价值过千万,租出去一年也几百万的租金收入。
我说:你都这么有钱了,干嘛还要洗车呢?
他说:实在不会干别的,不干点活,闲着有难受。
阿伟自己没有上完学,这是他一辈子的遗憾,所以,他把自己的女儿送到国外留学,圆了自己的遗憾。
阿伟无疑,在我们同龄人中是成功的。
我问他:你是怎么一步步走到今天的。
他说的很简单也很无奈:被逼的。
有点开始羡慕阿伟了,谁来逼一逼我。
当没有外界压力的时候,自己逼自己一把,比如每天逼着自己读一页书。
玩命十一郎:很粗糙,很用心,很快乐,每天一页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