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感情遭遇重大挫折,或者工作压力巨大,又或者感到自己的人生迷茫不知该向哪走,你会怎么办?
找个人聊聊。对,你很可能找自己的朋友或家人发泄一下。他们通常会说:“你男友就是人渣,分了一点不可惜,你会遇见更好的!”又或者:“你老板就是蠢货,这样的人就不该当领导!”再或者:“谁的人生不迷茫,大家都一样,过去这段时间就好!”你听了心里会好受一些,但对问题的解决并没什么帮助。
一个四十多岁的心理治疗师,是单亲职场妈妈,遭遇失恋,身体出现各种检查都说不清的病症,人生的状态跌到冰点。她的解决办法也是找个人聊聊,只不过这个人是心理治疗师。
《也许你该找个人聊聊》,是一位心理治疗师的回忆录,讲述了发生在诊室中的故事。作者洛莉·戈特利布曾是好莱坞的一名编剧。有段时间,为了搜集素材,洛莉常常跟随急诊医生到医院体验生活,她对这里发生的一切越来越感兴趣。当她看到一位残肢坏死的病人躺在病床上散发着恶臭时,她都快吐了,但病人却从容地握住她的手安慰她“没事”。就在那一个刻,她内心经历的震撼是在好莱坞的任何工作中都未曾体验过的。这彻底改变了洛莉的职业轨迹,她决定去学医,放弃自己喜欢的编剧工作,她希望“自己的世界里充满真实的生活和真实的人”,而不是把她亲眼所见的故事“塞进电视剧里”。
事实上,我们应该庆幸有这样一位曾经是好莱坞编剧的心理治疗师,因为这本书实在太吸引人,就像在读一部小说,但心理咨询的理论、技术和职业价值观都在故事中点滴渗透,就像一个用各种花色的丝线编织的毯子,我们看到了整副画卷,同时也能感受到这其中每根丝线的独特。
正是因为洛莉高超的写作技巧,这本书荣登《纽约时报》、《时代》、《人物》、《综艺》等媒体2019年度必读书榜单,是美国亚马逊当年度销售TOP10图书、哈佛商学院年度推荐图书,它的有声书版本也是当年Audible非虚构类有声书第一名。出版两年来,已经在全球授权了四十多个语言版本,总销量超过七十万册,并且正在拍摄电视连续剧。瞧,曾经的好莱坞编剧给好莱坞奉献了一个绝妙的好故事。
誉满全球的心理学泰斗、美国斯坦福大学精神病学终身荣誉教授欧文·亚隆评价这本书时说道:“我读心理治疗的书超过半个世纪了,但从来没见过这样的书:这么大胆、这么直白、这么多好故事,又这么深刻而引人入胜。”
在书中,我们会看到四个来访者的故事:一个四十多岁、事业成功、自以为是,认为身边所有人都是蠢货的好莱坞制片人约翰;一个三十多岁、刚刚新婚却被诊断出患有绝症、时日不多的大学女教师朱莉;一个六十九岁、离过三次婚,感觉孤独绝望,声称生活再不好转就要在七十岁生日当天自杀的老太太瑞塔;一个二十多岁、有原生家庭创伤和酗酒问题、在爱情中频频受挫的姑娘夏洛特。同时,书中还有第五个寻求帮助的人,那就是治疗师自己。
我们总觉得心理治疗师有所有问题的答案,就像神一样俯瞰在痛苦中挣扎的我们,我们期待着走进诊疗室得到具体答案,满意而归。但洛莉告诉你,心理治疗师不是神,不仅不是,而且并没有比普通人更加智慧和通灵,他们不可能只见你一两次就像算卦先生一样告诉你未来会怎样,更不可能让你减轻工作压力、找回男友、治愈绝症。
洛莉在给自己的来访者做咨询时,她具备优秀的职业素养和对人最大程度的慈悲之心,但,很多问题她也一样困惑。比如面对约翰丧子之痛,比如面对朱莉一再遭遇绝症的折磨,比如对瑞塔不肯放下曾经的过错始终生活在愧疚中,洛莉的无力感常常不请自来。同样,作为一个心理治疗师,她也一样无法为自己解开心结,男友的突然离开让她几近崩溃,在自己一遍又一遍强迫性重复在网络上搜索男友的动态时,她也和很多来访者一样拒绝向前看。“没有什么比从痛苦中解脱更令人向往了,也没有什么比丢开依赖更让人害怕。”
陷在痛苦中的人恰恰在依赖那些无法改变的过往、曾经的丧失和沉浸其中的自己。他们拒绝离开,尽管那是沮丧、失望、悲伤,但他们依然依赖,因为这才是熟悉的自己。
洛莉从治疗师和来访者的双重视角展现了心理治疗的过程,让我们发现:无论身份背景有多相异,人类面对的痛苦都是共通的——自由、责任、死亡和人生意义,这些正是欧文.亚隆提出的人生的终极问题。
洛莉的故事,那些来访者的故事,都在告诉我们一件事——痛苦无法逃避,只能承认。这是心理治疗无力的地方,但却是事实。正如心理治疗师李松蔚在序言中所说:“虽然无力,但不得不承认现实。沉溺于‘不痛苦’的幻想,否认痛苦,有时反而会带来更大的麻烦。”
当明白这个人生真相之后,面对不断出现的、此起彼伏的痛苦,心理治疗师对此有更清晰的认识,但她也需要让来访者明白这个道理。做到这一点的唯一办法只有坦诚相待。洛莉没有掩饰自己对来访者的情绪反应,展示出了恰当的共情。但来访者的故事中也一样隐藏着她面临的困境。表面上她是因为男友离开而心情抑郁,实则是对自己衰老的恐惧,担心错过这次恋情就错过了这辈子找到伴侣的“末班车”,这和69岁的瑞塔面对衰老带来的“这辈子完了”的恐惧如出一辙。洛莉在自己的治疗师温德尔面前,反反复复地说她的各种焦虑——男友的离开、一部已经签约再不写就要面临毁约赔偿的书稿、检查了所有科室却无法确诊的病情,不论温德尔怎样引导,她都不愿深入下去挖掘更深的恐惧,始终停留在具体的问题上,这就和约翰逃避别人也逃避自己向内心幽暗的角落探索一样。在面对自己不明原因的病情时的慌乱和担忧,正是和时日不多的朱莉面对的是同一个母题——对死亡的恐惧。
痛苦在诊疗室里被一层层地剥开,或许需要很长时间,但总有一个人在这里陪伴你走向黑暗,内心无言的恐惧、无声的哭泣被看见、被关照、被安慰。正如李松蔚所言:讲述的意义就是讲述本身。当痛苦可以被言说,人们才能获得最基本的勇气,去看,去感知,去信任。交谈让我们接纳自己,接纳自己的痛苦,也接纳我们用来逃避痛苦的徒劳无功的尝试。
但讲述的过程也充满了玄机。
洛莉为《大西洋月刊》撰写“亲爱的治疗师”专栏备受读者欢迎,她的TED 演讲是2019 年播放率最高的十大演讲之一。因为她的专栏,她常常收到很多读者来信,在演讲中,洛莉讲了一个女性读者的来信:她的丈夫和她的亲密越来越少,她发现丈夫经常深夜在另一个房间给一个女同事打电话,她上网搜索了这个女同事,她非常漂亮。这位女士感到很痛苦,她父亲在她很小的时候出轨,弃她们母女而去,她在没有父爱的家庭中长大。如果维持婚姻,她将再也无法相信丈夫,如果离婚,她不希望自己的孩子也在单亲家庭中长大。她该怎么办?
洛莉作为一个心理治疗师,她深知读者或来访者在叙述自己的故事时,是一个经过过滤与加工的故事,因为同样一件事,不同的当事人说出来可能是完全两件事。
于是,她读了一位男士的来信:两年来,这位先生和妻子的关系越来越糟糕,他觉得妻子非常讨厌自己。两年前,他父亲去世了,他和父亲的关系非常亲密,他十分悲痛,但妻子的父亲在她很小的时候就离开她了,因此她无法共情丈夫的悲伤。这位男士的一位女性同事也在几个月前失去了父亲,他们能彼此理解与安慰,因此两人常常通电话,但他希望他的妻子也能像这位女同事一样和自己聊聊。
这位男士也许恰巧就是这位女士的丈夫。不同的人,用自己的视角在叙述同一件事,最终就像两个故事。你在讲述怎样的故事,你就在相信自己有怎样的人生。
面对一直徘徊不前、拒绝改变的来访者,洛莉会说:“我们终有一死。”嗯?这和改变现状有什么关系?因为我们都会死,因此,为什么不把你编辑的人生故事变成你想要的样子,毕竟,人生就是一个主观的体验,没人能替代你书写你的故事,但作为自己故事的主角,你可以选择精彩还是黯淡。
书中的每个人在意识到自己的痛苦并不可耻时,他们开始重新编辑自己的人生故事。约翰直面丧子之痛,允许自己怀念儿子,也允许自己和妻子一起讨论儿子,他终于卸下沉重的包袱向前走了。朱莉在人生的最后阶段,积极准备自己的身后事,接受死亡,接受这不公平的命运,带着爱离开。瑞塔给四个儿女写了信,表达自己的愧疚,不指望原谅,但却是对自己的救赎。夏洛特决定不再酗酒,也不再和渣男乱搞,开启自己的人生正轨。
当你被某个问题困住时,想一想朱莉的话“我们终有一死”,然后拿出自己的编辑工具,去书写自己的人生大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