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也想过这些终极问题

作者: 墨岑 | 来源:发表于2022-01-05 22:48 被阅读0次

    关于死亡、自由、孤独、无意义感,你是否也如我一样思考过,但每一个话题都那么沉重,怎么想也想不明白,最后干脆放弃了,把头埋进沙子里,就当这些问题不存。

    但欧文.亚隆却说,每个人都必须面对这些终极问题,谁也逃不过。

    心理学上有很多泰斗级的人物,著作也浩如烟海,但我读的最多的就是欧文.亚隆,因为他对人类有最深沉的悲悯之心,还因为他始终坚持真诚是每一个心理治疗师的根本准则,更因为他能把艰深的理论讲得透彻又深入,文字功底好过太多小说家。然而,即使这样,《存在主义心理治疗》我也未敢轻易拿起,对这样一本专业又厚实的著作,始终心生畏惧。

    很多时候,读书像极了人生路上遇到的人,当你一切都准备好了,刚好Ta就在那里,那就是最完美的遇见。太早或太迟,恐怕都难以成就一段美好的关系。直到今天,直到我到了人生的这个阶段,经历了千山万水的心路历程,这本书就像于千万人之中静待我的出现,一切都刚刚好。

    在读《存在主义心理治疗》的时候,总是感叹,欧文.亚隆惊人的阅读量,古希腊神话、狄更斯、托尔斯泰、海明威、加缪、萨特……这里还可以列出很长的文学家、哲学家的名单,他们著作中的段落,亚隆都信手拈来,毫不费力就成为他的论据。此外,他在阐述自己观点之前的文献综述,更是穷举了心理学发展的重要人物和重要著作。我知道他从小爱读书,我也知道他博闻强记,但“吊书袋”吊得这么轻松自如,出神入化,着实让我怀疑自己是否和他同为人类。最重要的是,他就像打开了任督二脉,可以任意游走在这些人类伟大的思想和著作中,融会贯通,一道道的门皆能通向他的目标所在。

    奇怪的是,即使如此旁征博引,这本500多页的书,读起来却并不艰深晦涩,每每读起,总是难以释手,不知不觉间就看了好多。

    虽如此,但我却读得很慢,因为书中的话总能让我沉思。欧文.亚隆所有的著作都指向了人类的终极困境:死亡、自由、孤独、无意义感。所有的心理危机、心理问题、心理焦灼都逃不出这几大人生命题。

    一、 死亡

    我大概很早就考虑过死亡,在高中的时候,我就给自己写过祭文,但真正意识到自己会死这件事,大概是2021年。因为明显感到自己的衰老:脸上的斑斑点点开始增多,曾经不屑的遮瑕膏开始成为每日必备;吃饭再也不能肆无忌惮,吃多了就难受,饭后必须散步消食;背总是不自觉地驼下来,曾经板直的我逐渐消失;还有最不愿提及却总被爱我的人惦记的、越过越大的生日……

    中年危机,事业瓶颈,对日复一日地厌倦与恐慌,皆来自死亡焦虑,时间似乎成了脱缰的野马一骑绝尘。我从内心深处真正地意识到,我是会死的,我死了就再也不会存在。

    但亚隆说:虽然死亡可以从肉体上摧毁我们,但关于死亡的观念却能够拯救我们。我记得有一次听讲座,一个做了七年投行工作的老师转行做了职业教练,有人问她,做出这样选择的时候是否内心有恐惧。她说,我继续做下去才会恐惧,因为我知道我是会死的,我不想把我的生命浪费在我不喜欢的工作上。这大概是对“死亡的观念能拯救我们”最好的诠释。人终有一死,因此,对抗死亡最好的方式就是活好这仅有一次的人生,只有这样,当我们真的要死的时候,才不会后悔我这一生有太多遗憾没有实现。

    那么怎样才算“活好”?我们在世界上生存,总难免被世俗标准裹挟,有时我们知道自己不喜欢,但还是坚持着这样日复一日,有时我们甚至连自己不喜欢都不知道,就如机器一般在惯性运转。心智被蒙尘是我们不自知的原因,这觉知需要深入心底的探索,需要觉察每一个细微的信号,更需要勇敢地行动,还需要努力地坚持。这也是我爱上心理学的原因。心理学是倒逼着自己去面对内心最深的恐惧和焦虑,那个黑洞不觉察永远都在,会无形地指挥着你生活的每一个动作每一个决定,你惶恐不安、焦躁难耐、处理不好人际关系、总是对孩子发火……皆源于此。

    我发现,向内看的过程虽然痛苦,但也酣畅淋漓,在解开一个又一个“疙瘩”的时候,是疏通郁结的痛快。真实地面对内心的渴望,放下外在的伪装与假面,然后,你会发现很多事情开始不同了,尽管你的生活仍将继续,甚至表面上看起来和往常一样,但你明白,因为这份真实的探索,你走在了痛并快乐的路上,眼前的路开始变得多彩。

    是的,真实,真实地觉察,然后努力地实现,我想这是亚隆“活好”的精要,不为谁,只为自己,只为自己生命的绽放,只为这仅有一次的人生。

    二、 自由

    存在主义的自由,是哲学层面的自由,是对自己负责的自由,是责任。

    我们常常将自己不幸的处境归因于外界:“我赶上下岗潮”、“我赶上就业难”、“这两年的疫情让生意太难做,我只能失业在家”、“我嫁错了人”、“我的孩子怎么这么不听话”……这样的抱怨和指责可以列出无限长。

    我曾经也是如此被动地接受着外界给我的一切,好与不好,皆因自己的幸运与不幸,我努力过了,我尝试过了,但结果不好,只能如此,我抱怨,我消极。

    但维克多.弗兰克尔在《活出生命的意义》一书中,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我们究竟什么是真正的“为自己负责”。维克多.弗兰克尔是被亚隆在书中多次提及的奥地利心理学家。他在纳粹集中营中靠坚强的意志生活了三年,在这样罪恶的人间地狱,他始终坚守着为自己负责,不放弃生命,不放弃希望,为了亲人和自己的事业,默默地隐忍,并学会灵活的生存之道,最后,他熬到了胜利,创造了奇迹。他的亲身经历成为了他今后心理学的理论基础。在这样极端的环境下,人依然可以为自己负责,在这样逼仄的生存空间下,人依然有选择的自由。

    亚隆说:个体构建了自己和自己的世界,也因此为此负责,这个认识是令人惊恐的洞察。有一句话和亚隆的说法异曲同工:亲爱的,门外没有别人,只有你自己。

    我们为自己负责,这件事听上去并没有想象中那么令人欣喜,很多时候让人惶恐。因为我们太习惯让别人、让庞大的机构、让上帝为我们负责。换句话说,我们对自己负不了责。但,亚隆坚定地告诉我们,我们可以并必须为自己负责。因为,除了自己,没人应该为你的人生负责,你把对自己付不了的责任推给别人,也是一种选择,这种选择看上去你是无辜的,但却是你对自己“负责”的另一个种体现。

    人,只有明白,你的人生你决定,你的生命你负责的时候,才是成熟的。不好的婚姻可以离开,不好的工作可以放弃,不好的经济环境可以尽己所能改变自己的处境,不好的健康状况可以努力调整心态面对每一天。你永远都有选择,因为你是自由的。

    三、 孤独

    孤独是最具普适性的一个主题。

    亚隆将孤独分为人际孤独、心理孤独、存在孤独。人际孤独就是通常人们感受到的寂寞,意指与人分离。心理孤独是指人把自己内心分割成不同部分的过程。通常是一种防御机制。只要人压制自己的欲望和情感,把“应该如是”或“必须如是”作为自己的愿望,不相信自己的判断,埋没自己的潜力,都可以导致心理孤独。存在性孤独指的是个体和任何其他生命之间存在着的无法跨越的鸿沟,它指一种更基本的隔绝,个体和世界的隔绝。

    “人类的悲喜并不想通。”这大概是存在性孤独文学化的表达。死亡是人类最孤独的体验。没人能代替另一个人死亡,也没人能陪伴另一个人死亡。

    面对自由,也同样孤独,因为“意识到自己是自己生命的作者意味着不再相信有人可以创造和保护自己。自我创造的行为本身蕴含着深刻的孤独感。人开始意识到天地不仁。某种意义上,动物还会被看顾、被庇护,但是人受到自我意识的诅咒,不得不赤裸裸地面对存在。”

    还有成长的孤独。女儿的课文里有一篇《植物妈妈有办法》,开篇第一句“如果孩子已经长大,就得告别妈妈,四海为家。”这句话道尽了世间生命的历程。关于长大,我们都经历过,关于孩子的离开,当父母的总要面对。养育的成功意味着成功地分离,分离超过了应该发生的时间,是养育的失败,是为人父母的失败,尽管看着孩子的背影离开是那样的痛楚。而分离和成长的代价是孤独。

    弗洛姆在《逃避自由》中说:孩子在这个世界上诞生,逐渐意识到自己是孤独的,是与其他人彼此分离的存在。这个与个体分离的世界,相较于个体自身的存在来说,具有压倒性的力量,经常让人感到危险和受到威胁,从而产生无助感和焦虑。只要个体仍然是这个世界中无法分离的一部分,只要个体没有觉察自身行为的可能性与责任,个体就不需要害怕这个世界。当一个人成为独立的个体时,就要孤独地站立,面对这个世界所有的危险和强大的势力。

    我们都经历过,独自在外,面对这个世界的荒谬与丑陋,不能告诉父母,有时也无法告诉伴侣,独自流泪,然后独自坚强独自面对。

    听起来很悲凉,但好消息是,每个人都要面对这啮噬人心的孤独。每个人都孤独。

    四、无意义感

    无意义感,也绝非多么高深的理论,它普遍存在,因为这个世界本就荒诞。很多意义是权利者为了统治牵强附会出来的,很多意义是世俗道德强加于我们身上的。

    存在主义理念把世界看作是偶然的,也就是任何事情都可能是另一幅样子。人构成自身、自己的世界以及在这个世界中自身所处的情境。不存在“意义”。在宇宙中没有宏大的设计,没有指导生活的原则,除非个体自己创造这些原则。

    虽然“意义”的赋予并没有什么逻辑可言,但人活着需要“意义”。否则,人就失去了存在的动力。心理学研究早就证实,我们的感知神经系统会让我们立刻对无序的外界刺激、行为和心理数据组成完整的形态、结构和模式。如果我们的世界冷漠、没有规律,我们就会感到不安、烦躁和无助,于是会去寻找规律、解释和存在的意义。意义带来掌控感。

    前文中提到的维克多.弗兰克尔,正是因为在集中营里坚定地相信自己生命的意义就是“帮助他人寻找自己的意义”,这份强烈的使命感支撑着他,让他始终没放弃。这份意义是面对凛冽人生的法宝,因此他将自己的心理学研究锚定在了人生意义的追寻。

    “生命的意义”人人都需要,但什么才是“生命的意义”却因人而异。认真生活,自我实现,帮助他人……人生的意义由自己定义,也因此决定了这个件事是完全主观的,一个人认为有意义的事可能被另一个人嗤之以鼻,一个人年轻时追寻的意义随着年龄的增长会变得毫无意义,反倒是年轻时不以为意的事情变得有意义。意义的建构不断变化,因为它和人的生命体验紧密绑定。每个人的生命都是独特的,每个人的意义体系都不同。

    最后,这本书虽然是写给心理医生的教科书,但不从事心理治疗,一般的读者也同样受益。亚隆在实践指导部分,摒弃了心理治疗各个流派的理论和技术,始终在强调心理医生与病人同频共振的重要性,只要医生全然地接纳病人,在治疗过程中全情地投入其中,就会给病人最直接也是最有效的帮助。技术是初级阶段,也是细枝末节,道终究高于术。

    我想人与人之间也是如此。一段关系好不好,深入不深入,是否持久,彼此的真诚是动力马达,虚伪的开始必然虚伪地结束,功利地维持也必将功利地断裂。

    对终极问题的思考着实消耗脑细胞,很多时候伴随痛苦、挣扎和惶恐,但这仍然是值得经历的旅程,这过程似乎让人从混乱中厘清,看清生命的本质和主线,明白纷扰喧嚣的外界不过是表象,看清内心才是人之为人的根本。毕竟,我们在太多方面已被异化、物化、标准化。

    人总要找到自己,才能不枉此生。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你是否也想过这些终极问题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stlc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