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想法心理简友广场
迷思之一,教养都是为了孩子Ⅱ《家庭的觉醒》4

迷思之一,教养都是为了孩子Ⅱ《家庭的觉醒》4

作者: 生如夏花zhm | 来源:发表于2022-12-15 14:18 被阅读0次

我们家长经常说,“这都是为了孩子。”当我们持有这样的理念时,就会出现一些不正常的现象:

催生出欣欣向荣的育儿产业:教育家,心理学家,辅导员,精神科医生,作家,博客写手……哪一个不是靠家长的这种错误理念而发展的。家长很舍得为孩子花钱,比如买书,一买都是买好几本,全都是给孩子的。但作为父母都不看,孩子怎么可能会养成读书的习惯?父母阅读,孩子才会爱上阅读。教养的核心是父母,而不是孩子。

当你认为教养都是为了孩子时,就会认为我们为孩子做的事都是无私的,孩子应该感激我们。这样的想法很危险。它会让我们自以为是地站到正义的一边,会对孩子有更多的控制和期望。一旦孩子的表现没有达到所谓的标准,可能就会引发我们的恐惧焦虑失望。

书中提到一个现象“过火之灾”。比如孩子淡定从容,家长会认为过于懒散。孩子数学好语文差,家长会认为偏科。还有过于文静、过于冲动、过于散漫、过于无所谓、过于敏感、过于不专心……。把教育的重点全都放在孩子身上,你会发现孩子哪都是问题,这会导致孩子非常的痛苦。

孩子不能成为我们理想中的样子,或许是因为这和他们的内在天性相违背,也或许是根本不符合他们内心的愿望。我们的恐惧和失望会对孩子产生破坏性的影响。有些孩子会自卑,有些会有负罪感,还有些为了避免父母失望,不得不放弃自己内心的真实声音去取悦父母。这种放弃,更是会对孩子今后的人生产生深远的影响。

我们需要放下“教养都是为了孩子“这样的理念。

教养孩子,需要先教养我们自己。我们唯一能控制和影响的人,只有我们自己。只有当我们把注意力放到自己身上,而不是放在子女身上时,教养才最为有效。

身为父母,我们的情绪总是不经意间被孩子身上的的“问题“触发,其实这正是我们过去的痛苦被重新触动了。儿时不懂得处理而掩埋起来的痛苦感受,重新浮现。所以孩子是我们的一面镜子,映照出我们看不见的一面。孩子让我们看到,过去没有处理好的那些伤痛记忆,如今驱使我们有激烈的反应,以不理智的方式来对待他们的行为。我们应该感谢孩子。

作为家长,我们不要总关注孩子身上的“问题”,而是带头做出改变。全然接受孩子的行为是我们的行为的直接反映。比起“修理“孩子,我们更需要转向自己的内心,检查我们内心需要解决什么问题。

孩子的到来,是给了我们一个自我提升自我成长的宝贵机会。孩子的行为反映着我们自身,当我们以此来提升自我时,我们的孩子就可以从父母施加的负担中解放出来,我们也可以减轻负担。

自我提升宣言:

我全然接受:子女教养的关注点是提升自我,而不是我的孩子。
我认识到:改变的责任在我身上,而不是在孩子身上。
我意识到:我纠结的情绪,是内心冲突的反应。
面对每一次挑战,我会转而自问,“这反映了我的什么问题?”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迷思之一,教养都是为了孩子Ⅱ《家庭的觉醒》4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twfq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