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不拆不成器读书
只有快乐、幸福才可以激发出孩子的美德

只有快乐、幸福才可以激发出孩子的美德

作者: 黑色郁金香_小r | 来源:发表于2021-04-11 22:16 被阅读0次

生活中,我们是不是经常这样吓唬我们的的孩子,你再不努力,不好好学习,以后就只能去捡破烂了。

再比如:孩子英语考试,50个单词,错了10个,看到卷子的我们会怒发冲冠,然后让孩子把错的单词罚写10遍,20遍……

遇到这类事情,我们之前的处理方式是正确的吗?这样处理后,我们的孩子就真的可以好好学习,听话照做了吗?

其实并不是的,这样可能对孩子还会造成更大的,更不好的影响。会给孩子一些不好的暗示,会让孩子的幸福感越来越远,对未来的学习更恐惧。

《教育与美好生活》是英国哲学家罗素关于早期儿童教育的一本书。书中字里行间充满着辩证的色彩。这本书虽是理论性的,但读起来丝毫不觉得无趣,反而有种令人豁然开朗的感觉。又让人感觉如饮甘露,如沐春风的感觉。作者对任何一种理论、观点的分析都未全盘否定或肯定,而是抽丝剥茧般地细致分析,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001、教育的目的&品质

教育最根本的指向在哪里,教育到底要带给孩子什么?

教育应当激发学生对生活本身的兴趣,对事物本身的兴趣。——《教育与美好生活》

教育如果能够尽可能地激发孩子这种“本身的兴趣”,便有了“以一当十”的风范,孩子就能获得了一往无前的勇气。

某些品质是特定的人群所期望的,另一些品质则是人们普遍期望的。——《教育与美好生活》

作为家长的我们往往不希望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所以, 我们总是在经意与不经意之间要求孩子达到教育的所有目标。三四岁的孩子因为各种特长班的普及,早早地就被父母送到了各种特长班,考级场。有多少满脸哀怨的儿童,就有多少惟恐孩子在某一方面落后的家长。“求全心理”已成为家长的一种无法摆脱得“隐痛”。

理想人格基础的品质:活力、勇气、敏锐和智力。——《教育与美好生活》

那么什么样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罗素认为,最好的教育是挖掘人的潜能的教育。通过对孩子的身体、感情和智力上的“恰当的处理”,可以使这些品质得到普遍的培养。但这种处理不是强制性的,而是一种“自由教育”——在必要的权威与纪律的伴随下,尽可能多地给予儿童个人发展的自由,并按照自由的精神来行使权威与运用纪律。

002、教育过程中的奖惩

书中有个故事令人深思,契科夫的叔叔教小猫捉老鼠,小猫不会捉老鼠,对老鼠不理不睬,于是叔叔打了小猫一顿。第二天、第三天、第四天……天天如此。最后小猫见了老鼠就直冒虚汗,颤抖不已,逃之夭夭。小猫是正常的一只猫。而我们每个人,都和这只小猫是一样的,一味的惩罚只能使教育效果适得其反。

这似乎是一个简单的原则:惩罚的内容应该是你希望犯错的人厌恶的东西,而不是你希望他喜欢的东西。——《教育与美好生活》

儿童不是通过痛苦的经历,而是通过幸福和健康的体验去掌握美德的。——《教育与美好生活》

这真是一个无比伟大的提醒,在我们的教育中,不是更习惯于通过训斥与惩罚来让孩子记住美德吗?比如罚写作业,罚站等等,想起来我们是多么的愚蠢,我们越是希望孩子们能热爱的东西,我们越要把它们作为惩罚的手段。我们为什么就没有想到,这样的行为反而会使孩子离这些东西越来越远呢?

当惩罚充斥着我们的教育,甚至成为教育的主要表现方式的时候,孩子们会离“幸福和健康的体验”越来越远,而我们教育的内在的成功也就离“幸福与健康”越来越远了。让孩子拥有幸福和健康的体验,是我们教育所要关注的核心。

所以,孩子不是通过痛苦的经历,而是通过幸福和健康的体验去掌握美德的。

003、总结

因此,我们应该深信教育的力量,努力发挥真正教育的力量,让教育变得有乐趣,有智慧,有生命力。只有在这种教育下培养出的孩子,他们的内心才会充满着“生命、希望和喜悦”,只有这样的孩子,才会懂得享受美好的生活。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只有快乐、幸福才可以激发出孩子的美德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ubzk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