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老年人年龄的增长,年龄越高,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自理能力逐渐降低,对被照顾的需求越高,老年人对日常生活类服务有普遍需求。生活没有自理能力的老年人,是老年人中最脆弱的群体,他们占老年人总体的15.1%,其中80岁及以上老年人中这一比例高达45%。调查显示,在生活自理能力有缺损的老年人中,靠子女照料日常生活的占51%,依靠配偶照料的占26.5%,靠保姆照料的占7.3%。
养老护理员是按照国家劳动社保部制定的养老护理员职业标准,"对老年人生活进行照料、护理的服务人员",分为初级、中级、高级和技师四个级别,不同级别有不同的工作要求,需经过专业培训才能参加考试取证和上岗。
据教育部统计,近年来,教育部积极推进职业院校扩大养老护理人才培养。2017年,医药卫生类毕业生41.8万人,公共服务和管理类毕业生4.4万人。在护理养老服务和管理中医养生保健医学营养、临床医学等专业方面共新增了10家现代学徒制的试点,并建设了职业教育康复治疗技术专业、职业教育老年服务和管理专业的教学数据库。
养老机构工作人员持证率低于50%,且初级养老护理员占持证人员的70%以上,养老从业人员呈现社会地位低、收入待遇低、学历水平低和流动性高、职业风险高、年龄偏高的“三低三高”现象。除少数经济较发达城市,绝大多数城市没有为护理员上五险一金,致使多数护理员有“临时”思想,缺乏职业归属感。然而我国已经进入老龄社会,让老年人老有所养、生活幸福、健康长寿是全社会的共同愿望。养老,正成为越来越多中国家庭面临的问题。有机构推算,目前对养老护理员的缺口近千万人。但与此同时,养老护理员难招难留却成为养老机构存在的普遍现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