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爱,他就从他的由自恋引起的孤独中解脱出来,他开始体验关心他人以及同他人的统一,另外他还能感觉到爱唤起爱的力量。
——弗洛姆《爱的艺术》
-1-
中国人其实不缺严厉的爱,中国人接受严厉的爱太多了。经常能见到父母这么对孩子说话:“你要不好好学习,我就不要你了”。长以此往,孩子就形成了一个认识:“爱是有条件的,我必须达到了某个条件,才有资格被爱。”
因此,中国人成了世界上最勤劳的民族。在世界各地,你都能够看到中国人起早贪黑的身影。哪怕,我们已经拥有很多,已经很优秀了,在潜意识里,我们仍然觉得:“我不能停止努力,否则我就不值得被爱了。”
这种对于“有条件的爱”的认识,曾带给我们来很多的不安全感和很深的痛苦。有段时间我甚至不敢停下来,不论是学习还是工作,一旦达不到自己的要求,就陷入深深的自责和痛苦。
德国著名心理学家海灵格说过一句话:“谁痛苦,谁改变”。所以,为了不那么痛苦,在过去的很多年里,我一直在试图探寻爱的本质。
我想知道,真正的爱,究竟是有条件的,还是无条件的?
-2-
为此,我学佛,我访道,我到处去寻访大师和智者,希望求得一个关于“真相”的答案。可是,我发现了一个很有趣的现象。
有一部分教导,非常执着地强调:“爱的本质是无条件的。我们被爱,是因为我就是我,我们生来就是值得被爱的。有条件的爱是一种交易,它不是真爱。”
毋庸置疑,这样的理念对我具有很强的治愈作用。它带给我更多的值得感和自我价值感,疗愈了很多关于“我不够好,没有资格被爱”这一类的信念,让我感到内心深处某个空洞的地方,被填满了,被充实了,被接纳了。
然而,问题在于,这种观念虽然很治愈,但在现实生活中,却很难落地。在普世的哲学里,有条件的爱,才更具有指导行动的作用,更受我们的控制和努力的支配。
有条件的爱强调:“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你想要获得爱,就要先给出爱。你要想成功,就要先给别人提供价值。”
这种有条件的爱,引导我们看到了一条可以主动作为的路径。然而,它本质上又带有交易的性质。一旦遭遇失败,我们就很容易产生恐惧和不安全感。我们会想:“若是有一天,我没有能力提供价值了,我是不是就不再被爱了?”
-3-
这些年,两种思想和教导在我的头脑里碰撞、冲突,它们不兼容,事实上,它们完全的对立。我的大脑里仿佛有两个小人儿在打架,一会儿情感占上风、一会儿理智占上风。
我想知道,真爱到底是什么?
直到读了埃里希·弗罗姆《爱的艺术》这本书,我才意识到,爱,就和世间的任何事物一样,都是一体两面的。
爱本质上,有两种性质——无条件的母爱,和有条件的父爱。
“母爱是一种祝福,是和平,不需要去赢得它,也不用为此付出努力。但无条件的母爱有其缺陷的一面。这种爱不仅不需要用努力去换取,而且也根本无法赢得。如果有母爱,就有祝福;没有母爱,生活就会变得空虚——而我却没有能力去唤起这种母爱。”
父爱强调是听从,是给予和交换。父爱是有条件的,同样,有条件的好处是,我们可以通过努力去赢得。孩子们从有条件的爱中得到的启示是:“给比得更能使自己满足,更能使自己快乐,爱要比被爱更重要。通过爱,他就从他的由自恋引起的孤独中解脱出来,他开始体验关心他人以及同他人的统一,另外他还能感觉到爱唤起爱的力量。”
父爱使孩子对自身的力量和能力产生越来越大的自信心,最后能使孩子成为自己的主人,从而能够脱离父亲的权威。
弗洛姆将来自于父亲和母亲两种不同性质的爱,像一副动态的阴阳图一样,在我的眼前细细铺开,层层论述,并最终达到了一种既对立又统一的交融,这着实让我舒了一口气。
矛盾对立的两种爱共存在一幅图上,这其实才是人生最真实的描摹:无条件的爱往往可遇而不可求,有条件的爱却能够主动获取;无条件的爱让我们感到放松、安全与温暖,有条件的爱鼓励我们积极主动去行动、去创造。
它们是不同的,但又是缺一不可的。
弗洛姆说:“成熟的人既同母亲的良知,又同父亲的良知生活在一起,尽管两者看上去互为矛盾。如果一个人只发展父亲的良知,那他会变得严厉和没有人性;如果他只有母亲的良知,那他就有失去自我判断力的危险,就会阻碍自己和他人的发展。”
就像只有父亲和母亲的结合才能创造出新生命一样,就像阴阳和合才创造出了宇宙万有一样,两种性质的爱,都各有其优缺点,应该在一个成熟的人的身上同时呈现。
在不同的情境下,一个人可以选择不同的爱的性质去面对生活。
母爱让我们在任何时候,都可以充满安全感,充满信任,充满祝福地去接纳自己;而父爱让我们在生活中积极主动,承担责任,做出改变,去创造想要的生活。
网友评论